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经典品读

经典品读

《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之十六

繁体中文】  作者:霍明琨   发布:2016年08月3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之绝对与相对:忙里要偷闲,闹中要取静——把握生命的节奏今天,走在街头,到处能看见神色匆匆、忙忙碌碌的人群。

“忙着呢”,“忙死了”,几乎成为习以为常的口头禅。

一个人如果是“大忙人”,那就表明这个人有无数重要的事情做,这个人的时间值钱,这个人的身份、地位重要。

可如果说一个人是“大闲人”就坏了,手头攥着大把的时间不知道怎么打发,游手好闲晃晃荡荡,没有理想没有追求,这个人简直就是一块行尸走肉。

如此说来“忙”当然比“闲”好。

但是在《菜根谭》的智慧中,万事没有过于绝对的标准: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一个人整天游手好闲,一切杂念就会在暗中悄悄出现;反过来整天奔波忙碌不堪,又会使人丧失纯真的本性。

所以大凡一个有才德的君子,不应该让身心过度疲劳,也不可以沉迷在声色犬马的享乐中。

有一个成语叫“杞人忧天”, 杞人整天担心天是不是会塌下来,忧心忡忡,竟然得了病。

这个人就是太闲了,才会胡思乱想一些模糊遥远的事情。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最重要的不是去看远方模糊的东西,而是做好手边清楚的事。

不必去想任何无关的危险和遥远的东西,在手掌心里吐口唾沫,让自己忙起来,血液就会开始循环,思想就会开始变得专注而敏锐。

让自己一直忙着,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一种药,也是最好的一种。

”这就是“忙”的好处。

但是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已经不仅是忙,而是太忙了。

我们小的时候学过很多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像海面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这些名言成了好几代人的人生箴言和座右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就开始和时间赛跑,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总觉得有那么多该做的事都没有做。

有一篇讨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章,说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追赶资本主义行走三百年的历程,只争朝夕,能不忙吗?所以每天承受着超过身心的负荷,奔波、奔忙、甚至是奔命。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事,拼了好多年,终于拿到了学位、评上了职称、买上了房子、孩子也上了大学、自己也当了院长主任。

有一天孩子央求他和我出去走走吧,他答应了,走在满是鲜花青草芬芳的操场上,真没想到生活还能这么美好。

孩子说跑跑步吧?好啊,跑了一圈下来,再也找不到他父亲了。

躺在草丛中,心脏猝死。

《菜根谭》说: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自然界的岁月本来很长,可是那些奔波忙碌的人却自己觉得时间很短促;自然界的天地本来很宽广辽阔,可是那些心胸狭窄的人却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春花秋月本来是供人欣赏调剂身心的,可是那些奔波劳碌的人却认为是一种多余无益的东西。

想一想,我们有多久没有抬头看一看头顶的蓝天白云、清风明月;有多久没有用心感受身边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曾几何时,人们摒弃了原本不多的悠闲和散慢时光,开始追寻生命中的另一种悸动?据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其中71.1%的人称,“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

在越来越“快”的魔咒之中,人们开始怀念“慢”。

20多年以前,罗马就有人抗议狼吞虎咽的快餐,以“慢餐”命名自己的组织,提倡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慢慢品味食物的美味。

后来又提出了“慢城市”。

2007年,意大利设立“国际慢调生活日”。

而美国记者卡尔·奥诺雷创建的“找回你失去的时间”运动,号召人们扔掉闹钟和手表,找回那些被工作挤占掉的业余时间,寻求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充分享受自由,享受高科技文明的便利,而不是做时间和技术的奴隶。

中国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其实广袤天地已经告诉我们该怎样把握生命的节奏。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

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我们每天看到的天地好像是一动也不动,其实大自然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未停止。

早晨旭日东升,夜晚明月西沉,日月昼夜都在旋转,宇宙在不断地活动,而日月的光明却永恒不变。

所以君子平时就应该效法大自然的变化,闲暇时心中就要有紧迫感作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能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悠闲的乐趣。

在“慢调生活运动”的网站上有句话,“慢调生活并不是让每件事缓慢如牛,而希冀于让人们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里。

那是一种平衡,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节奏,如果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速度,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丰富”。

一个体悟生活的智者,应该忙闲得宜,使自己的人生张弛有度、从容不迫。

《菜根谭》说: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中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

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不管怎样繁忙,也要抽出一点空闲时间舒展身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闲暇无事时把将来要做的事做以调整,养成这种习惯,就有了调剂身心的工夫。

要想在喧嚣的环境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就必须在心情平静时事先有个主见。

不然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随事盲目而行,结果把事情弄得很糟。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

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

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弹指一挥间,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一晃就是五个春秋过去了。

忽然有一天,左边那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这座山的和尚不以为意:“他大概睡过头了。

”哪知第二天,左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

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

过了一个月,右山的和尚,终于按耐不住了。

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探望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

因为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

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老友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看。

”于是,他带着右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

虽然我们现在年轻力壮,尚能自己挑水喝,倘若有一天我们都年迈走不动时,我们还能指望别人给我们挑水喝吗?所以,即使我有时很忙,也没有间断过我的挖井计划,能挖多少算多少。

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不用担心年老挑不动水,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所以《菜根谭》说“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忙处偷闲、闹中取静,这是一种平衡身心、修身养性的艺术。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