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志号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秘书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我国纪特邮票底边上印有志号,有人把它比喻为邮票的“身份证”。
中外邮票原本都没有志号,在邮票上编印志号,是我国邮政部门的独创, 也是新中国邮票区别于旧时邮票的特征之一。
志号在新中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上就印上了志号,包含两层意思,“志”是有发行情况的记录,起票种定位作用;数字为“号”,主要是记发行年份及顺序套号、枚号等。新中国邮票志号的标法特点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老“纪”“特”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67年4月。例如,1949年10月8日,新中国发行第一套纪念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1),在邮票的底边上,印有志号“纪1.4一1(1)”。“纪1”表示是纪念邮票的第一套“4一1”表示全套邮票4枚,这是第一枚。“(1)”表示这枚邮票是纪念邮票总数第一枚,其余类推。
特种邮票与纪念邮票一样,都印有志号,只是字头为“特”。这一阶段终止时,纪念邮票发行到“纪124”,特种邮票发行到“特75”。
第二阶段,无志号邮票时期 ,从1967年4月至1970年。这期间发行的文革邮票81套志号消了,集邮者称为“无志号”邮票。
第三阶段,编号邮票时期,从1970年至1973年止,共发行95套邮票。编号的方法是从(1)起,如全套4枚,就在邮票下边编印(1)一(4),这种标法无法区别邮票的种类,也看不出全套邮票有几枚。
第四阶段,称为“J”、“T”邮票时期,从1974年至1991年底止,这期间的邮票志号把票种汉字改成了拼字母。“纪”为“J”,“特”为“T”。便于和外界交流。
第五阶段,改为“编年法”。从1992年第一套邮票起至今,志号标法为年份,本年套数,右依次为全套枚数。第几图,票种。如少林寺邮票“塔林”,志号“1995-14(4一2)J”,表示这是1995年发行的第14套,全套4枚,“塔林”为第2图,纪念票种。
邮票上印志号,大大方便了邮票民收集和管理,近些年,一些国家也有在邮票上印志号的,但都没有中国的志号完整,使用时间长。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