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版式”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秘书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在集邮圈里有个专用术语,叫做“版式”。刘广实、邵林主编的《集邮词典》中,对其作出如下的界定:“集邮研究术语。指印刷各种邮品的工艺,材料以及操作过程表现在成品上的特征。版式研究是通过对邮品的分版、分型、分纸、分色、分齿、复组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了解具体邮品的印版、纸张、油墨以及打孔等情况。版式研究是传统集邮的重要内容,并有助于辨识伪品。”
其中,所谓“分版”,与印刷票品的“版别”即平版、凹版等印刷工艺不是一回事。它是指对同图、同面值的票品,往往根据其版模的不同特征和版铭的不同标识进一步区分出不同品种来;有时还可以借助于刷色、齿孔、纸质、背胶等方面的不同作为辅助参考,从而确定该种票品在其印刷工艺上曾出现过哪些微小的调整或变化。例如新中国邮票中之“纪1”的原版、再版;伦敦版孙中山像邮票中之“空心半钮”与“空心全钮”及其2分、8分票之原版与改版等等。
所谓“分型”是指利用同一个母模制出不同印版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子模特征,因此,同一图案、同一面值、同一“版”的票品也会出现差异,即分出不同的“型”来。有时整个邮局全张都是同一型的,亦有在一个邮局全张上存在着不同型的邮票,如“双圈”1分邮票之A、B、C型。
而“分纸”、“分齿”是比较好理解的,就不赘言了。在此,对“分色”再多说几句:研究分色一定要用全新品相的邮品,而不能用使用过的旧票。最近,见到一篇介绍“长城图印花锐票错色票”的文章,其中介绍了1解两色票:将1角红色印成两色;其中直3连印成洋红、紫红两例也不相同,显然这是当时用任何印刷技术都无法完成的,如今也绝不会再找到与其完全一样的另一枚。因此,只能从其使用或保存的不当条件中去找原因,例如,当时可能是用“泡花碱”贴上去的,或可能是接触过某种使邮品易变色的化学物质等。总之,不能用旧票研究刷色,除非“目录”上已经载明。
至于“复组”,则是根据以上各项内容,将已分撕开的票品按照原印版(或张)上邮票的位置重新组合起来,例如按照“黑便士”票左右下角的英文字母顺序将已剪开的240枚票重新拼成一个邮局全张,或者将不同的邮局全张合成一个印刷全张等。这就是“复组”。
研究票品的不同版式是传统集邮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传统、印花、邮政用品等类别的竞赛性展品中,如能适当地展示出这方面的内容,必将受到评审员和集邮者的好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巧除邮票上的油渍、污垢
- 下一篇:小心!护邮用品不护邮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