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盛世收藏

盛世收藏

浅谈对观赏石及其发展方向之我见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我是一名奇石爱好者,也可以说成是收藏者,对这奇石、观赏石文化做一些探讨,首先不管什么奇石、玉石、观赏石,皆属于石文化,而无法将其分开,我在今年的《石友》杂志上看见北京的贾精一老先生说的要将玉石文化和奇石文化及观赏石文化分开,在此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一、不管玉石也好,奇石也好,观赏石也罢,都是大自然的产物,都是经过地壳的运动及一些自然事件、物理化学作用{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岩浆活动、断裂活动、陨石雨以及地表的河流、风沙、冰雪、滴水和海潮等}都可将普通的岩石变成奇石。借《奇石品鉴与投资》刘道荣说的话,奇石是一部浩瀚的天书,记载了大自然的沧桑变故、社会是的波澜沉浮,从中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些普通的岩石演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奇石,也可以说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艺术品。
    二、玉石文化:玉石不能像贾精一先生说的那样,只注重石质和颜色好看,玉石也有像画面石和象形石之类的观赏玉,也都是天然的自然玉,虽然在古代有玉不雕不成器的说法,而和田观赏玉的发现、收藏,可追溯到汉代。和田观赏玉收藏人唐传林撰写的《和田美玉,天然图画》中说:“公元119年,西汉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在于阗一带登崇山峻林,在天河边拾得几块玉质奇石{今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分支处}献给汉武帝,结果令满朝上下为之感叹。据悉,已故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沈钧儒老先生酷爱收藏,在他的藏品中有一枚和田玉质奇石,他甚为珍爱,如今这枚奇石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馆藏珍品陈列。从这些资料里显示,可以说和田玉早在古代就得到人们的喜爱了。现在有些人对和田观赏玉不够认识,没有站在艺术的角度去看待和田观赏玉,本人曾经在和田玉观赏石网站创办人郑宜瑾购买了一块和田玉观赏玉,那上面的画面使我联想到了战国时期的赤壁大战,这块和田观赏玉的画面就是一幅火烧赤壁的画面,难道还只能说玉石文化只注重玉的石质和颜色好看吗?如果大家能去看看他的藏品,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说法了。咱们再说说他的藏品,有一块鸳鸯的观赏玉,就非常的逼真,就好像一对鸳鸯在你的身边一样,咱们再说说他的一块象形的观赏玉,是一块玉蟾,惟妙惟肖。还有本人早在大前年收购的一块和田观赏玉,也是象形观赏玉,就像是一只手,当时在现场就想好了一个名字叫"金手指",后来又想了一个名字,叫"仙人指路"。所以不管什么石,都要站在各个角度去看它和认识它。
    甚至还有人说和田观赏玉太小,在此我再说明一下,不管什么石,皆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而非人类可以控制的了的。三、奇石文化和观赏石文化:我得合在一起说了,而贾精一老先生说的奇石文化是指石头的美、奇、稀可供人们观赏,而观赏石是突出人们的观赏性,只要美、奇、稀就行,这是一样的,都得得到人们的观赏才行。不管动手不动手都行,但还要自然石,这就有些互相矛盾了,我的看法是:奇石和观赏石是一样的,不说远的,咱就说说这中国观赏石协会吧,为什么要叫观赏石协会?各地也还有叫奇石协会的,但大部分都叫观赏石协会,也就是观赏石的协会,从这也就可以看得出来,奇石也就是观赏石,观赏石也就是奇石,就像自己说的那样,只要美、奇、稀,可供人们的观赏和突出人们的观赏性。奇石、观赏石都是大自然的艺术是大自然的一种美、一种自然美,所以就不能动手,现在的观赏石就在朝着一种自然美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要原汁原味的自然石。最后再说一下这奇石、玉石、观赏石是不可分开的,都属同宗同祖,皆属石文化。观赏石的发展方向,早在古代就有"山无石不奇,园无石不秀,江无石不清,居无石不雅"之说就说明这观赏石进入家庭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现在这个盛世的观赏石,也早已进入到市场和办公场所了,现在的观赏石资源在枯竭,而喜爱观赏使得人们在日益不断的扩大,也必将促使观赏石称为收藏的发展之方向。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