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史部>> 地理类

地理类

中吴纪闻-卷第四

繁体中文】  作者:(宋)龚明之   发布:2016年05月3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太公避地处
  常熟海隅山有石室十所,昔太公避紂居之。孟子谓「太公避紂居东海之滨」者,此也。常熟去东海止六七十里,故谓之海滨。杨备郎中尝作诗纪其事。
  范忠宣公
  范纯仁,字尧夫,為人宽厚长者。文正尝使至乡,还至京口,见石曼卿数丧未举,尽以麦舟与之。苏黄门称其為佛地位中人,观此亦可以见矣。元右初,自庆帅召為给事中,遂执政柄。未几,拜右僕射,凛然有父风烈。為宰相一年,出知潁昌府。既而复入相,坐元右党,散官安置。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复欲召為相,寻即下世。遗表有云:「盖赏先天下而忧,期不负圣人之学,此先臣所以教子,而微臣所以事君。」后御笔题其墓碑云「世济忠直之碑」。子正平,字子夷;正思,字子默;学行亦為士林所称。
  滕章敏公结客
  滕章敏公,慷慨豪迈,不拘小节。少嗜酒,浮湛里市,与郑獬毅夫為忘形友,议论风釆,照映一世。尝与毅夫及杨绘元素同试京师,自谓必魁天下,与二公约,若其言不验,当厚致其罚。已而郑居榜首,杨次之,公在第三,二公责所约之金,答曰:「一人解,一人会,吾安得不居第三?」俱一笑而散。公平生不妄交游,尝作《结客诗》云:「结客结英豪,休同儿女曹。黄金装箭鏃,猛兽画旗旄。北阁芒星落[56],中原王气高,终令贺兰贼,不著赭黄袍。」其立志可见矣。
  思贤堂
  郡斋后旧有思贤堂,以祠韦、白,刘三太守,后更名「三贤」。绍兴末,洪内相景严為郡,益以唐王常侍仲舒、本朝范文正之像,复号為思贤堂,今参政范公作记。(郡庠亦有三贤堂,绘文正范公,并安定胡先生,及光禄朱公像於其中。)
  顾学正
  顾襄,字公甫,為太学上舍生,名声籍甚,士流皆推之。登熙寧九年第[57],调润州丹徒尉。召还,為太学正。元丰五年,卒於京师,时二亲犹在。郑达夫太宰与公甫為同舍生,以诗挽之云:「可惜病相如,谁寻封禪书?(公病渴而卒。)双亲千里外,一叶九秋餘。风露翻归旐,尘埃锁故庐。虎丘山下路,会葬有乡车。」「广文官舍冷如冰,几叹朝衫脱未能。忽买春田埋玉地,犹悬絳帐读书灯。佳名空缀仙都石,妙偈争传海寺僧。一幅粉旌春水漫,惜君谁不涕奔腾。」
  郑希尹
  郑景平,字希尹,居带城桥。為人刚正不诡随,蒞官有廉声。尝為大理,每有疑狱,中夜焚香露拜,蘄得其情,以故人无冤死者。既而请老家居,朝廷以其精力有餘,落职致仕,守鄱阳。到官未半岁,拂袖而归。先君与公厚善,因问其故,答曰:「天子命景平為郡守,当以抚字為职,乃不得行其志,今日须金钱百两,明日须银几千两,枯骨头上打不出也,景平后世要人身在。」其志竟不可夺也。时朱勔用事,势可炙手,士大夫俛节从之者甚多,惟公终始无阿附意。子姻,字天和。
  执爨诗
  程光禄自幼颖悟,年五六岁时,戏剧灶下,家奴蔓之曰:「汝能狭劣尔,岂解為文章邪?」公怒曰:「吾岂不能!」家奴曰:「试為我吟一烧火诗。」即应声曰:「吹火鶯唇敛,投柴玉腕斜。回看烟裹面,恰似雾中花。」甫冠登第。
  王元之画像
  虎丘御书阁下,有王黄州画像。东坡过苏日见之,自谓想其遗风餘烈,愿為执鞭而不可得,因為之作赞。今犹书其上。
  双莲堂
  双莲堂在木兰堂东,旧芙蓉堂是也。至和初,光禄吕大卿济叔,以双莲花开,故易此名。杨备郎中有诗云:「双莲倒影面波光,翠盖风摇红粉香。中有画船鸣鼓吹,瞥然惊起两鸳鸯。」政和中,盛密学季文作守,亦產双莲,范无外赋《木兰花》词云:「美兰堂昼永,晏情暑,晚迎凉。控水槛风帘,千花竞拥,一朵偏双。银塘,尽倾醉眼,讶湘娥、倦倚两霓裳。依约凝情鑑里,立头宫面高粧。莲房,露脸盈盈,无语处,恨何长。有翡翠怜红,鸳鸯妒影,俱断柔肠。凄凉,芰荷暮雨,褪娇红、换紫结秋房。堪把丹青对写,凤池归去携将。」
  孙若虚滑稽
  孙实,字若虚。早年英声籍甚,性好滑稽。郡庠有同舍生牛其姓者,因作《牛秀才赋》嘲之云:「腰带头垂,尚有田单之火;幞头脚上,犹闻寗戚之歌。」又作《书》、《语》集句,讥一老生云:「孜孜為善鸡鸣起,先王之道斯為美。四十五十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时乐圃先生為教授,知之,命其父训敕。孙由此发愤游太学,不数岁登第而归。尝入朝為寺丞,后守台州卒。
  慧感夫人
  慧感夫人,旧谓之圣姑,或以為大士化身,灵异甚著。祝安上通守是邦,事之尤谨,每有水旱,惟安上祷祈立验。后以剡荐就除台守,既至钱唐,詰旦欲绝江,梦一白衣妇人告之曰:「来日有风涛之险。」既觉,颇异之,卒不渡。至午,颶风倏起,果覆舟数十,独安上得免。一夕,盗入祠中,窃取其幡。平旦庙史入视之,见一人以幡缠其身,环走殿中,因执以问,答曰:「某实盗也,夜半幸脱,已踰城至家矣。今不知潜制於此,神之威灵使然,敢不伏辜。」建炎间,贼虏将至城下,有一居民平昔谨於奉事,梦中告之曰:「城将陷矣,速為之所[58]。谨勿以此告人,佛氏所谓劫数之说,不可逃也。」不数日,兵果至。其它神验不一。后加封慧感显右善利夫人,今参政范公作记。
  元少保
  元絳,字厚之,居第在带城桥。登天圣五年进士甲科,初任金陵幕官,寻即进用,屡為藩郡帅。时有传儂智高餘党寇二广者,遂以公知广州,而所传乃妄,因改知越州。公谢上表云:「忽闻羽檄之音,谓有龙编之警。横水明光之甲,得自虚声;云中赤白之囊,倡為危事。」「横水明光之甲」,乃唐时误传寇至,事见李德裕《献替记》。人服其工。公在金陵时,王荆公之父益為通守,与公厚甚。荆公既相,神宗一日欲谨选翰林学士,公久在外,老於从官,荆公对曰:「有真翰林学士,但恐陛下不能用尔。况已作龙图阁学士,难下迁知制誥。」遂自外迁翰林学士,中外大惊。既就列,有称职之誉。公最长於四六,多取古今传记佳语為之。神宗友爱嘉、岐二王,不许出阁,二王固辞,后因改封,先召公谓之曰:「可於麻词中勿令更辞。」公遂草制,其略云:「列第环宫,弥耸开元之盛;侧门通禁,共承长乐之顏。」神宗甚爱之,自是二王不复辞。未几,参大政。元丰中,罢政知潁州。时以藩邸升為顺昌军节度。公作谢表云:「燾土立社,是开王者之风;乘龙御天,厥应圣人之作。案图虽旧,锡命惟新。」又曰:「兴言骏命之庆基,宜升中军之望府[59]。谓文武之德顺而圣,唐虞之道明而昌。合為嘉名,以侈旧服。」士大夫皆传诵之。后以太子少保致仕,归吴中。公既还乡,与程光禄诸公為九老会,日以诗酒自娱,年七十餘卒,有《玉堂集》三十卷。初,公知荆南,尝梦至仙府,与三人连书名,旁有告之曰:「君三人,盖兄弟也。」觉而思之,不知所谓。既入翰林為学士,韩持国维、杨元素绘在院。一日因书奏列名,三人偏傍皆从「糸」,始悟梦中「兄弟」之意。既而持国、元素皆补外,公亦尹京兆。后三年,复与元素还职,而邓文约綰相继為直院,则三人之名又皆从「糸」,盖始终皆同。以此知升沉进退,决非偶然者。许大夫选尝作《四翰林》诗纪其事,公和云:「联名适似三株树,传玩惊看五朵云。」此亦一时之异也。
  仲殊
  仲殊,字师利,承天寺僧也。初為士人,尝与乡荐,其妻以药毒之,遂弃家為僧。工於长短句,东坡先生与之往来甚厚。时时食蜜解其药,人号曰「蜜殊」。有《宝月集》行於世。慧聚寺诗僧孚草堂,以其喜作艳词,尝以诗箴之云:「大道久凌迟,正风还陊隳。无人整颓纲,目乱空伤悲。卓有出世士,蔚為人天师。文章通造化,动与王公知。囊括十洲香,名翼四海驰。肆意放山水,洒脱无羈縻。云轻三事衲,缾锡天下之。诗曲相间作,百纸顷刻為。藻思洪泉泻,翰墨清且奇。惜哉大手笔,胡為幽柔词?愿师持此才,奋起革浇漓。騖彼东山嵩,图祖进丰碑。再续辅教编,高步凌丹墀。它日僧史上,万世為蓍龟。迦叶闻琴舞,终被习气随。伊予浮薄人,赠言增丑怩。倘能循我言,佛日重光离。」老孚之言虽苦口,殊竟莫之改。一日造郡中,接坐之间,见庭下有一妇人投牒立於雨中。守命殊咏之,口就一词云:「浓润侵衣,暗香飘砌,雨中花色添憔悴。凤鞋溼透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眉上新愁,手中文字,因何不倩鳞鸿寄?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后殊自经於枇杷树下,轻薄子更之曰:「枇杷树下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
  如村
  胡嶧,字仲达,五柳之子。文与行皆能继其父,与方子通為忘年交。后以年格推恩调安远尉,非其志也,乃取老杜「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之句,自号「如村老人」。治圃筑室,遗外声利,自放於闲适,而终不出仕。有文集二十卷,号《如村冗稾》,唯室先生及参政周公葵皆為作序。子伯能,登进士第。
  郑毅夫吴江桥诗
  郑獬,字毅夫。尝作吴江桥诗寄刘孜叔懋,云:「三百阑干锁画桥,行人波上踏灵鼇。插天螮蝀玉腰阔,跨海鲸鯢金背高。路直凿开元气白,影寒压破大江豪。此中自与银河接,不必仙差八月涛。」刘时為吴江尉,亦有和篇,皆刻之石。郑诗题云《寄同年叔懋祕校》,刘於诗前具位,加「榜下」二字於其上,乃原父之弟也。
  张几道挽诗
  张仅,字几道,居万寿寺桥。与顾棠叔思,皆為王荆公门下士,荆公修《三经义》,二公与焉。几道登第,未几捐馆,方子通作挽诗云:「吴郡声名顾与张,龙门当日共升堂。青衫始见登华省,丹旐俄闻入故乡。含泪孤儿生面垢,断肠慈母满头霜。嗟君十载人间事,不及南柯一梦长。」至今诵其诗者為之出涕,吴人目子通為「方挽词」。几道官至著作郎。
  范文正不取烧炼方
  范文正少养於朱氏,朱,南京人。文正幼年肄业京学,同舍有病者,亲為调药以疗。病亟,属文正曰:「吾无以报子,平生有一术,游远方未尝穷乏者,用此术也,今以遗子。」因授药一囊,方书一小册。文正不得已留之,未尝取视。后二十餘年,得其子还之,封记如故。
  夜航船
  夜航船,唯浙西有之,然其名旧矣。古乐府有《夜航船》之曲。皮日休答陆龟蒙诗云:「明朝有物充君信,(木审)酒三瓶寄夜航。」
  俗语
  吴人称「来」為「釐」,始於陆德明。「詒我来牟」、「弃甲复来」,皆音「釐」,盖德明吴人也。又吴人言「罢」,则以「休」继之,始於吴王。昔吴王语孙武曰「将军罢休」,亦吴语也。
  方子通诗误入荆公集
  方子通一日謁荆公,未见,作诗云:「春江渺渺抱墙流,烟草茸茸一片愁。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荆公亲书方册间,因误载《临川集》,后人不知此诗乃子通作也。
  卢发运
  公讳秉,擢皇右元年进士第。元丰中,為发运使。其父太中公退老,公每岁上计,得请归乡。后帅涇原,恳辞归养,特赐手詔慰勉[60],时以為荣。
  大云翁
  林宓,字德祖,旦之子。擢进士第,為常州教授。在职六年,学者益信服。大观二年大比试,决科者四十餘人,於是赐詔曰:「阅前日宾兴之数,较其试中多寡,惟常州為最。苟依常格推恩,非古人进贤受上赏之意。」特改宣德郎。郡守因以「进贤」揭坊名於学之南,郡人荣之。后除河北路提举学事,任满,除开封府左司录。居数月,浩然有归志,优詔如所请。公既勇退,屏置朝服,足不践州县。旧隐在大云坊,因自号「大云翁」。卒年六十六,葬博士坞。平生好古嗜学,有《大云集》一百卷、《神宗皇帝圣训录》一十卷。
  花客诗
  张敏叔尝以牡丹為贵客,梅為清客,菊為寿客,瑞香為佳客,丁香為素客,兰為幽客,莲為净客,酴醿為雅客,桂為仙客,蔷薇為野客,茉莉為远客,芍药為近客,各赋一诗,吴中至今传播。
  中吴
  平江本吴国,在秦属会稽郡。东汉分会稽置吴郡。陈為吴州。隋為苏州,大业末,复為吴郡。唐武德中,复為苏州;乾寧中,钱氏据钱塘,苏、湖之南,悉其奄有。后唐為中吴军节度。皇朝兴国中,置平江军节度,又复為苏州[61];州尝為徽宗潜藩,遂陞為府。
  祖姑教子登科
  予之祖姑,适知泉州德化县李处道。祖姑甚有文,读书通大义,赋诗书字皆过人。其子援登进士第,乃祖姑所亲教也。晚而事佛,诵《莲经》皆千过,尝问法於圆照禪师,师名之曰守安。年几七十而卒。既得疾,即屏药饵,书《佛顶呪》焚之,灰為丸,并以然灯法授援,曰:「我死置灰丸怀中,然灯如法也。」因起坐诵大士名号,久之而化。既小殮,视其手指屈结,皆成印相,佛徒叹服,以為不可及。张文潜学士為墓志,首记其事。
  范祕丞
  范世京,字延祖,龙图公之子。登皇右五年进士第,调应天府柘城簿、和州歷阳令。时龙图公出守四明,公亟走膝下,曰:「人子者事亲之日少,而事君之日多,岂忍旷年失定省邪?」既而龙图公捐馆,扶丧归乡,垢面跣足,昼夜哀号不绝,行道之人,莫不嗟惻。服除,知秀州海盐县,劝民孝友睦姻及耕桑之事,治声动浙右。熙寧初,朝廷锐意改作,召公管勾湖北广惠仓。至京师,论不合,乃辞归旧治。海旁之民,闻公复来,驩呼鼓抃。已而有疾,乞以本官归田里,乃卒,詔授祕书丞致仕,享年四十一。公居乡,与乐圃先生甚厚。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徐朝议
  徐师閔,字圣徒,仕至朝议大夫。退老于家,日治园亭,以文酒自娱乐。时太子少保元公絳、正议大夫程公师孟、朝议大夫閭丘公孝终,亦以安车归老,因相与继会昌洛中故事,作九老会。章岵為郡守,大置酒合乐,会诸老於广化寺。又有朝请大夫王珫、承议郎通判苏是与焉。公赋诗為倡,诸公皆属而和之,以為吴门盛事。元公少保和篇云:「五日佳辰郡政闲,延宾谈笑豁幽关。閶门歌舞尊罍上,林屋烟霞指顾间。德应华星临潁尾,年均皓髮下商顏。名花美酒疎鐘永,坐见斜暉隐半山。」方子通亦有和篇云:「使君萧洒上宾闲,金地无人昼敞关[62]。风静簫声来世外,日长仙境在人间。诗成郢客争挥翰,曲罢吴姬一破顏。此际东南无此会[63],高名千古映湖山。」章守以五日开宴,故二诗皆及之。
  顏夫子
  顏长民,登元丰二年进士第。三子:釆、為、孚,亦相继擢高科。釆字君用,终提举常平;為字仲谦,终严陵守;孚字端中,崇、观间有声於太学。士行甚美,每试必居前列,皆目之為顏夫子,人欲识其面而不可得。既登第,滕枢密康许嫁以女,寻即下世。
  信义县
  崑山在萧梁时,分娄置县号信义,属信义郡。大同初,分信义置崑山焉[64]。华亭,旧亦為苏之属邑,或云尝割崑山之境以县华亭,今华亭亦有崑山,时人尝以片玉比机、云兄弟,而以此為北崑山。县旧有城,《古图经》云,在县东三百步,今谓之东城者是也。近岁耕者於荐严寺田中,得城砖甚多,及箭鏃以铜為之,识者疑其為春秋时物。今县之西二十里许,有邨曰信义,如娄县之存旧名也,俗遂讹為「镇义」。汴人龚猗,仕至殿中侍御史,居於是邨之南,因插银杏枝活,时人异之,目為遇仙云。
  李无悔
  李无悔,名行中,本霅川人,徒居淞江。高尚不仕,独以诗酒自娱。晚治园亭,号「醉眠」。东坡先生与之游从,尝以诗赠之。无悔有《读顏鲁公碑》诗云:「平生肝胆卫长城,至死图回色不惊。世俗不知忠义大,百年空有好书名。」又《赋佳人嗅梅图》云:「蚕眉鸦鬢缕金衣[65],折得梅花第几枝。嗅尽餘香不回面,思量何事立多时。」其诗意尚深远,大率类此。
  蟹
  吴之出蟹旧矣。《吴越春秋》云:「蟹稻无遗种。」又陆鲁望集有《蟹志》,云:「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曰蟹断[66]。」又曰:「稻之登也,率执一穗,以朝其魁,然后纵其所之,今吴人谓之轮芒。」
  大本钱王后身
  圆照在灵巖时,有一蓝缕道人,自号「同水客」,往造其室中,守门者莫能遏。既而圆照屏侍者与语,有窃听之者,闻圆照末后一语云:「汝今几甲子矣?」答云:「八万四千恒河沙数甲子。」圆照云:「八万四千恒河沙数甲子以前,又作麼生?」道人拂袖而出,云:「钱大钱大,又待瞒人也。」当时疑圆照為吴越后身,道人為洞宾。
  郟正夫失鹤诗
  正夫童时作《失鹤诗》云:「久锁冲天鹤,金笼忽自开。无心恋池沼,有意出尘埃。鼓翼离幽砌,凌云上紫臺。应陪鸞凤侣,仙岛任徘徊。」其志已不凡矣。
  黄姑织女
  崑山县东三十六里,地名黄姑。古老相传云:尝有织女牵牛星降于此地,织女以金篦划河,河水涌溢,牵牛因不得渡。今庙之西,有水名百沸河。乡人异之,為之立祠。按《荆楚岁时记》,黄姑者,河鼓也。牵牛谓之河鼓,后人讹其声為黄姑。潘子直云:「亦犹桑落之语,转呼為索郎耳。」乡人因以名其地。见於题咏甚眾,古乐府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李太白诗云:「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李后主诗云:「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刘筠内翰诗云:「伯劳东翥燕西飞,又报黄姑织女期。」其它不能尽载。虽非指此黄姑,然得名之由,亦可类推也。祠中旧列二像,建炎兵火时,士大夫多避地东冈,有范姓者经从祠下,题於壁间云:「商飈初至月埋轮,乌鹊桥边绰约身。闻道佳期唯一夕,因何朝暮对斯人?」乡人遂去牵牛像,今独织女存焉。祷祈之间,灵蹟甚著。每遇七夕,人皆合钱為青苗会,所收之多寡,持杯较问之,无毫釐不验,一方甚敬之。旧有庙记,今不复存矣。
  孙积中
  孙载,字积中,其曾祖汉英仕钱氏,尝為苏州崑山镇防遏使,故為崑山人。公幼岐嶷如成人,既学,為师友所推誉。治平二年,进士及第,為河中府户曹。更三守,皆立威严者,公独与之争曲直,矫矫不少下,终以此见知,或称荐之。中书捡正官察访关中,辟公為官属,公务次助之,亦不苟与之合。乾右县去永兴最远,青苗法行,乾右独不以予民。察访怒,移其令,檄公往案之。公还,言邑小民贫,其徒岁以禾麦博易為生,且立法之初,民未知称贷於公家為利。令无罪,宜复其任。公用荐者迁官,知湖州德清县。公听断精明,不专任刑罚,以开说其是非,出於至诚。讼有累年不决者,闻公一言,感悟相捨而去。熙寧八年,吴越饥,独县中熟,公劝大家乘时倍糴,得米十餘万斛。明年春,米价翔踊,公平其直使糶,赖以全活者不可数计。其他便民者,别有数十事[67],德清人至今德公。又用荐者迁官,知考城悬。官制行,换奉议郎。其治考城,如德清於方田也,以最闻。县四隣皆重法,地素饶盗,公明赏格,严保伍,姦无所囊橐。一日,都监与尉来告盗集境上,将以上元掠近郭。至期,公张灯与其僚乐饮,许民嬉游,不禁夜如故事。盗叵测,遂遁去。迄公受代,亦无复鼠窃者。府界提点荐公于朝,他使者亦相继上公治状。神宗出氏名付中书,盖欲用公矣。未几,除广东路常平,召见便殿以遣之。二广使者,春夏例简出。公至,则犯隆暑,徧行所部,宣布德意。哲宗即位,转承议郎。诸路常平官废,公赴吏部,授通判陕州,移广东转运判官。於是公去岭南五年矣。吏有尝不快於公者,颇欲弃官,公闻而慰留之,乃举焉。绍圣初,复诸路常平官,除公河北西路,改知海州。已而除沂州,兴学养士,走书币招礼宿儒,為学者师表,治务大体。迁朝奉大夫、知婺州,移河东路转运判官,又移淮西路提点刑狱。徽宗即位,迁朝请大夫、知亳州。言者谓公尝附荐元右党人,得提举杭州洞霄宫,即归崑山,日与亲戚閭里置酒棊弈,道故旧為乐。任且满,本路使者等言:「孙某先朝所选擢,名在循吏,年虽高,精力幸未甚衰,愿使再任,以示优老之意。」詔从之。大观中,迁朝议大夫。未几,公亦自上章,乞守本官致仕。公体素无疾,先一月,至其先人坟壠,徧謁尝所往来者,若将别然。既亟,呼妻子与诀,属以后事,问日早晏,盥手焚香,即寝而逝,享年七十有五,葬高景山。公天资乐易,於吏治尤所长,使四路,典三大郡,咸著循蹟。每遇物,无歧害。所至汲引其属,士大夫受荐者至四百餘人,多知名且贵显於世者。自少喜读《易》,慕唐人為诗。著《易释解》五卷、文集五十卷,藏于家。
  王主簿
  王仲甫,字明之,岐公之犹子。风流翰墨,名著一时。后客于吴门,尝有所爱。往京师,為岐公强留之,逾时不返,因作诗云:「黄金零落大刀头,玉筯归期划到秋。红锦寄鱼风逆浪,碧簫吹凤月当楼。伯劳知我经春别,香蜡窥人一夜愁。好去渡江千里梦,满天梅雨是苏州。」此诗效古乐府「藁砧今何在」体,人皆爱其巧。其歿也,丁永州注葆光祭之,有云:「爽秀英拔,出於天资。谈经咏史,博识周知。文华自得,不务竞时。古格近体,率意一挥。金玉鏘扬,组绣陆离。世俗所得,特其歌辞。」又云:「生习华贵,不见艰巇。徘徊鴟阁,出入凤池。乘兴南游,旷达不羈。朝赏夕晏,选胜搜奇。摆脱冠裳,却去轮蹄。不惊荣辱,不罣是非。扰扰万绪,付于一卮。颓然终日,去智忘机。」王之為人,於此可见矣。
  著作王先生[68]
  著作王先生,程门高弟,讳苹,字信伯,世居福之福清。父仲举,徒平江,政和元年卒,葬吴县横山桃花坞。誌其墓者江公望,书其誌者陈瓘也。先生為人,清纯简易,达於从政,有忧时爱君之心,有开物成务之学。高宗驻蹕平江,守臣孙佑荐於朝,赐对,前后所上疏剳,类切于时宜,圣諭以通儒目之。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兼史馆校勘、迁著作佐郎,受敕正朱墨史,官至左朝奉郎。与门人陈长方、杨邦弼讲道于震泽,如杨龟山、尹和靖、胡文定皆深推让,吴中道学之传,莫盛于先生。绍兴二十三年,卒于家,葬湖州长兴县和平镇茅栗山,门人章宪撰誌,吴中、闽中皆祠于学。其子大本,两浙安抚司参议。先生平生所註《论语集解》[69]、《古今语说》,著作文集,并高宗所赐敕及遗像、《震泽记善录》,至今藏于家。子孙世守府城德庆坊故居云。
  注释
  [56] 「北阁」,菉竹何校本作「北闕」。
  [57] 「熙寧九年」,「九」原作「元」,据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学本、槐本、太仓谬校本及《吴郡志》卷二十八《进士题名》改。
  [58] 「為之所」,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学本、槐本、太仓谬校本均作「為之避」。
  [59] 「宜升」,各本均作「宜申」。
  [60] 「特赐」,弘本、若本、墨本、学本、槐本、太仓谬校本均作「屡赐」。《宋史》卷三百三十一《卢革传》:「帝数赐詔慰勉,时以為荣。」
  [61] 「又复」,原无「又」,据各本补。
  [62] 「敞关」,「敞」,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学本、槐本、太仓谬校本均作「闭」(蔽),《宋诗纪事》卷三十六方惟深诗亦作「闭」。而粤本及正德陆校本、菉竹何校本同本刊。
  [63] 「此节」,「节」,粤本、槐本及正德陆校本、太仓谬校本均作「际」。从文义「节」字為善。
  [64] 「崑山焉」,粤本、槐本及正德陆校本、菉竹何校本均作「崑山县」。
  [65] 「鸦鬢」,各本及《宋诗纪事》卷二十五李行中诗均作「鸦髻」。
  [66] 「蟹断」,「断」下原有「锻」字,乃注音,误刊為正文。据各本及《说郛》卷十九、《唐甫里先生文集》卷十九《蟹志》删。
  [67] 「数十」,弘本、正德陆校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学本、槐本均作「十数」。
  [68] 「著作王先生」,弘本、正德陆校本无此篇。汲古本毛校:「旧本无此一则,应是后人所增。」
  [69] 「所註」,学本、粤本、槐本及太仓谬校本均作「所著」。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