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史卷二十六
【繁体中文】 作者:(清)连横 发布:2016年05月3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工艺志
连横曰:吾读考工记,而知古人制作之精也。输人为毂,舆人为轸,輈人为辕。一车之成,各致其艺,通工合作,其用溥矣。夫人能群者也,群故能相生,相生故能相养;不生不养,群乃日涣。涣则离,离则争夺,而群德败矣。古者圣人之治天下也,设耒耜以耕之,结网罟以渔之,建宫室以居之,画衣冠以差之,作弓矢以威之,制钟鼓以和之。利用厚生,使民不慝,道乃大备。后儒不察,以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谈空说玄,维精维一。而所以福国益民者,乃置而弗讲,其道废矣。秦汉以来,史家相望,而不为工艺作志,余甚憾之。夫锺律量衡之设官,陶匠梓舆之相变,进化之迹,可以类推。泰西文明,后于中夏。东来旧法,致效愈宏。降及近代,滊电并用,工艺之巧,乃可以侔神明而制六合。黄人不慧,自亡其制。是故周公之指南车,公输子之飞鸢,张衡之浑天仪,诸葛亮之木牛流马,艺术之士不能由而傚之,以发皇光大,而且贱之为器。器亡而道何存?可不痛哉!台湾为海上荒岛,其民皆闽粤之民也,其器皆闽粤之器也。工艺之微,尚无足睹。然而台郡之箱,大甲之席,云锦之绸缎,驰名京邑,采贡尚方,则亦有足志焉。夫大辂成于椎轮,岑楼起于尺础。后之视今,能不愈于今之视昔乎?故纪其梗概,以资参考。若夫开物成务,则有俟于后之君子。
纺织
台湾天气和燠,厥土黑坟,最宜蚕桑。而开辟以来,尚少兴者。台人习尚奢华,绸缎纱罗之属,多来自江浙;棉布之类消用尤广,岁值百数十万金。其布为宁波、福州、泉州所出。商船贸易,此为大宗。郑氏之时,曾筹种棉,以自纺织,而封略初建,其议未行。雍正元年,漳浦蓝鼎元上书巡台御史吴达礼以论治台事宜,其一条云:『台地不种蚕桑,不种棉苎,故其民多游情。妇女衣绮罗,妆珠翠,好游成俗。则桑麻之政不可缓也。制府满公抚闽时,尝着蚕桑要法,绘十二图,颁行郡县。台土宽旷,最宜树桑,可倣而行之。漳泉多木棉,俗谓之吉贝,可令民于内地收其核,赴台种之,并令广种麻苎,织紝为冬夏布。妇女有蚕桑纺绩之务,则勤俭成风,民可富而俗可美也』。然其后至道光之间,蚕桑之业尚未有行。盖以台地肥沃,播稻植蔗,获利较宏。沿山之园始种麻苎,安、嘉为多,新竹次之。配至汕头、宁波,用以织布,乃再配入,而台人不能自绩也。凤山县辖素产凤梨,刈叶缫丝,可织夏布。而台人亦不能自绩也。唯以凤梨之丝配至汕头,转售潮州,岁率十数万圆。台地多暑,夏布用宏,而不能自给。天然之利,遗之于人,可谓昧矣。
咸丰初,江南大乱,有蔡某者为南京织造局工,始来郡治之上横街,织造绸缎纱罗,号曰「云锦」。本质柔纫,花样翻新,渲染之色,历久不褪。销路甚广,驰名各省,凡入京者多以此为土宜。然其丝仍取之江浙,尚未能自给也。蔡某既死,传之其子,以为世业。同治初,广东人凌定国为城守营参将,深以台湾蚕桑有利,自广东配入其种,租屋于做篾街,延工饲蚕,种桑东门之外。盖以台桑叶小,不宜养育,故移其佳种也。然初办之时,颇小成效,或蚕多而桑少,或桑丰而蚕稀。经营数年,损失不资,其事遂废。光绪元年,开山之议既成,台东亦设官分治,兵民渐至。巡道夏献纶乃命戍兵种棉,以兴地利。而台东多雨,棉每腐败。及刘铭传任巡抚,日以兴产为务。十五年十月,委云林知县李联奎等赴江浙、安徽各省,搜集蚕桑之种及其栽饲之法,编印成书,颁与人民,大为奖励。又购棉子,通饬厅县晓谕农家播种。于是淡水富绅林维源树桑于大稻埕,以筹养蚕之业,一时颇盛。迨铭传去,而事亦止矣。初,云锦织造绸缎,既闻京邑,光绪大婚之时,内廷命台湾布政使采贡,为款数万圆。帐褘衣褥之属,皆能照图织成。内庭大悦,以为江浙官局所织犹有逊色。云锦得此令誉,不能扩大其业,子孙游惰,日就式微,能不惜哉!当是时竹堑福林堂尼素莲亦设织机,以资衣食。素莲姓黄氏,少失偶,持斋守节,与其徒共事纺织。所出之布,人争购之。台湾之番能自织布,以苎杂树皮为之,长不满丈。台人购以为衵,善收汗。而水沙连番妇以苎麻杂犬毛为纱,染以茜草,错杂成文,谓之「达戈纹」。道光中,大甲番妇始采蔺草织席,质纫耐久,可以卷舒,汉人多从之织。于是大甲席之名闻远近。其上者一重价至二、三十金。大甲人以此为生,至今不替。
剌绣
台湾妇女不事纺织,而善刺绣。刺绣之巧,几迈苏杭。名媛相见,竞夸女红。衣裳裁纫,亦多自制。绿窗贫女,以此为生。故有家无儋石,而纤纤十指,足供瓮飧。近唯淡水少女争学歌曲,缠头有锦,而女红废矣。台南妇女尤善造花,或以通草,或以杂彩。一花一叶,鲜艷如生。五都之市,则有售者。
雕刻
雕刻之术,木工最精;台南为上,而葫芦墩次之。尝以径尺坚木,雕刻山水、楼台、花卉、人物,内外玲珑,栩栩欲活。崇祠巨庙,以为美观,故如屏风、床榻、几案之属,每有一事,辄值百数十金。盖选材既佳,而抡艺亦巧。唯雕玉刻石,尚不及闽、粤尔。
绘画
绘画为文艺之一。开辟以来,善画者颇不乏人;而台南郡治之火画,其技尤精。南郡附近多槟榔,每取其箨为扇。画者又选其轻白者,以线香燃火炷之。四体之书,六法之画,靡不毕备。又纕以锦缘,饰以牙柄。每把可售数金,或数百钱,视其精粗为差。西洋人士购之餽赠,以为台湾特有之技。然台湾之中,唯台南有售,余则罕见也。
铸造
台湾铸造铁器,前由地方官举充,藩司给照。通台凡二十有七家,谓之「铸户」。所铸之器,多属锅、鼎、犁、锄,禁造兵,虑藉寇也。同治十三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奏请解禁。然铸造小刀者,各地俱有,唯淡水之士林最佳。又台湾产金,故妇女首饰多用金。一簪一珥,极其精巧。而台南所制银花,质轻而白,若牡丹,若蔷薇,若荷,若菊,莫不美丽。故西洋士女购之,以为好玩,或以餽赠也。
陶制
郑氏之时,谘议参军陈永华始教民烧瓦。瓦色皆赤,故范咸有赤瓦之歌。然台湾陶制之工,尚未大兴。盘盂杯碗之属,多来自漳泉,其佳者则由景德,唯砖甓乃自给尔。乡村建屋,范土长方,厚约二寸,曝日极干,垒以为壁,坚若砖,谓之土墼,费省数倍。光绪十五年,有兴化人来南,居于米市街。范土作器,以售市上,而规模甚少,未久而止。唯彰化有王陵者,善制烟斗,绘花鸟,釉彩极工,一枚售金数圆。次为台南郡能治之三玉,其法传自江西。而王陵且能制瓶罍之器,亦极巧。惜乎仅为玩好之物,不与景德媲美也。
煅灰
灰有两种:曰蚝灰,曰石灰。沿海之地多种牡蛎,台人谓之蚝,取其房烧之,色白,用以垩墙造屋,而近山一带,则掘石煅之,价较廉。
烧焿
山居之民,采伐杂木,积火烧之,而取其灰,煮焿。焿有二种:固者曰焿砣,用以合染;流者曰焿油,可调食,色黄有毒,助消化。烧焿之木,以山蕉贯众为佳,亦有配出。
竹工
嘉义产竹多,用以造纸,销用甚广。编为器具,亦用宏。而水沙连之竹,径大至尺余,缚以为筏,可渡大洋,凌涛不没,故沿海捕渔皆用之。竹工之巧者,为床、为几、为篮、为筐,日用之器,各地俱有。
皮工
台南郡冶之皮箱,制之极牢,髹漆亦固,积水不濡。次为鹿港。售之外省,称曰台箱。台地多皮,惜无制革之厂,以成各器,故但为枕、为鼓尔。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新史稿之新元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 下一篇:台湾通史卷二十五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