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史部>> 政书类

政书类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

繁体中文】  作者:(明)李东阳   发布:2016年05月3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物料
  旧制、砖瓦石灰、俱隶虞衡司掌行。永乐后、谓為营缮所需、故归本司。苇课、旧隶屯田司。今併归本司。按营缮所需木植砖瓦、有大五厂、曰神木厂、曰大木厂、 【即獐鹿房厂】 堆放木植、兼收苇席。曰黑窑厂、曰琉璃厂、烧造砖瓦、及内府器用。曰臺基厂、堆放柴薪、及芦苇。又有小五厂、曰营缮所、木工。曰宝源局、金工。曰文思院、曰王恭厂、俱丝工、曰皮作局、革工并隶管厂官。外修仓别设三厂、曰北窑厂、曰南窑厂、曰铁厂、主范金合土之事后废。止计地徵租、每年共该银四十五两九钱二分、贮节慎库、与料价同用
  砖瓦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在京营造、合用砖瓦。每岁於聚宝山、买窑烧造。所用芦柴、官為支给。其大小厚薄样制、及人工芦柴数目、俱有定例。如遇各处支用、明白行下各该管官员放支。管事作头、每季交替。仍将所烧过物件支销。其见在之数、明白交割。若修砌城垣、起盖仓库营房、所用砖瓦数目、须要具奏、著落各处人民共造。如烧造琉琉砖瓦、所用白土、例於太平府採取
  琉璃窑
  每一窑、装二样板瓦坯二百八十箇。计匠七工、用五尺围芦柴四十束
  每一窑、妆色二百八十箇。计匠六工、用五尺围芦柴三十束四分。用色三十二斤八两九钱三分二釐
  黑窑
  每中窑一座、装到大小不等砖瓦二千二百箇。计匠八十八工、用五尺围芦柴八十八束
  永乐以后各处窑座
  临清窑、烧造城砖、副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二尺、尺七、尺五、尺二、四样、凡八号。近年止派造黑白城砖、斧刃砖
  苏州窑、烧造二尺、尺七细科方砖。凡遇营建
  宫殿、内官监开数、工部题行应天苏松抚按官、均派应天池太苏松常镇、各委佐贰官、於苏州府地方、立窑募夫。选拨长洲县諳练匠作团造。完日、即委管造官解部。嘉靖三十七年题准、将先年备选副砖、窑户家藏者、首验合式照例给价取用
  蔡村窑、宣德二年、差指挥一员、管领夫匠、採柴造坯。后停止。正统九年、复行烧造。后又停止
  武清县窑、万历二年奏准、自立窑座、分造城砖、每年三十万箇。暂行通州管河郎中督造。每箇、给价银二分二釐、於临清料价内扣给
  凡差官烧造。永乐间、差工部侍郎一员、於临清管理烧造、提督收放。自直隶、至山东、河南、军卫州县、有窑座者、俱属统辖
  ○宣德二年、令河南山东二都司、并直隶卫所、拨军夫五千名、於沿河一带烧砖。以添设官十五员、分行提督
  ○成化十七年、添设郎中二员、於山东、河南、及南北直隶、原有窑处、减半烧造
  ○弘治八年奏准、停止烧造官员。敕河南、山东、南北直隶巡抚官、委布按二司、分巡、分守、及府州县官、提督管理烧造
  ○嘉靖五年题准、差部属二员、一往南直隶各府、於苏州有窑处所、烧造方砖。一往山东、河南、北直隶各府、於临清有窑处所、督造方城斧券等砖、俱领敕行事
  凡砖厂委官。张家湾、临清二处、工部各委差主事一员、提督收放砖料。仪真、□洲二处、从南京工部定委
  凡砖料价银。嘉靖九年、以大工紧急。奏准、砖料除南直隶等府、照旧烧造。其河南、山东、北直隶等司府、俱折价、解临清有窑处所、召商烧造
  ○二十二年议准、临清烧造白城砖、旧例、每年二百万箇、今减為八十万箇、每箇、价银二分四釐。斧刃砖四十万箇、每箇、价银一分二釐。二项价银、各年题派、差官解赴临清给发。后复令本厂差官、赴部领给
  各省府年例砖料价银共二万四千两
  河南、山东二省、每省各三千二百四十两
  河间、真、保、广、大五府、每府各六百两
  应天、苏、松、常、镇五府、每府各九百两
  徽、寧、池、大、安庆五府、每府各七百八两
  庐、凤、淮、扬四府、每府各一千四百四十两
  广德、滁、和、徐四州、每州各一百八十两
  凡顺带砖料。洪武间、令各处客船、量带沿江烧造官砖、於工部交纳
  ○永乐三年定、每百料船、带砖二十箇、沙砖三十箇
  ○天顺间、令粮船每隻、带城砖四十箇。民船、照依梁头、每尺六箇
  ○弘治八年题准、带砖船隻、除荐新进鲜黄船外。其餘一应官民马快粮运等船、俱照例给票、著令顺带交割。按季将收运过数目、报部查勘。仍行沿河郎中等官、但遇船隻逐一盘验。如有倚託势豪、及姦诈之徒、不行顺带者、拏送究问。回船查无砖票者、拘留送问
  ○嘉靖三年定、粮船、每隻带砖九十六箇。民船、每尺十箇
  ○十四年、粮船、每隻加至一百九十二箇。民船、每尺加至十二箇
  ○二十年、粮船、仍减為九十六箇
  ○二十一年、令经过临清粮船、官民船、顺带本厂官砖、至张家湾交卸。损失追陪
  ○四十二年、查照旧例、粮船、每隻止带砖六十箇。餘砖、於官民商贩船、通融派带
  凡雇运砖料。永乐初、令河南、山东、直隶各巡抚、督令所属、查照原运军卫、有司、并递运所、量起人夫、措置车船、至窑运赴该厂交割。每城砖一箇、脚价银一分八釐。斧刃砖一分四釐。进厂脚价不在此数
  ○嘉靖四年、令临清砖料、顺带未尽者、雇船运解。合用脚价、各司府州县、量多少摊出。经过地方、一体应付夫廩
  ○五年、令沿河递运所、拨大红船、及临清厂雇倩民船、装运由城斧砖
  ○又令苏州细料方砖、若是雇船、差官押运到工。雇费、於本府诣解年例军器鱼课银内支用
  ○九年题准、仪真黑城砖行扬州府查勘在库官银、雇船载运
  ○又题准、临清砖厂、搭运雇运砖料、置循环簿二扇、每月、差人送张家湾砖厂主事、填註到否、循去环来、以便稽考
  石灰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在京营造、合用石灰、每岁於石灰山、置窑烧炼。所用人工窑柴数目、俱有定例。如遇各处支用、明白行下各该管人员放支。其管事作头、每季交替、仍将所烧过物料、支销见在之数、明白交割
  每窑一座、该正附石灰一万六千斤。合烧五尺围芦柴一百七十八束。计七十五工
  永乐以后、马鞍山、瓷家务、周口、怀柔等处、各置灰厂。俱以武功三卫军夫採烧、搬运赴京、修理内外公廨等项应用
  ○天顺间奏准、差指挥千
  百户等官、分管提督、五年一换 【 后止拨工役囚人、罢各卫军夫。其提督指挥如旧】
  木植
  崇文门外、有神木厂。旧额、拨虎賁等十七京卫、通州等二十五外卫、军餘一千名、在厂工办。逃故僉补。后止存八百二十一名。内上工二百名。杂差管事、四十一名。大木厂借工、一百二十名。其餘皆办桩木、每名、月办二根、以备苫盖朝阳门外、有大木厂、与神木厂同
  凡各省採到木植、俱於二厂堆放。永乐中营建北京
  宫殿、令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採木
  ○嘉靖三十六年、营建
  朝门午楼、议准、材木先儘神木厂。次差御史、郎中、各一员、挨查先年、沿途遗有大木、解用
  ○又令川、贵、湖广三省、採木。山西、真定、採松木。浙江、徽州、採鹰架木
  (荣去木改林)麻
  旧制、河南、山东、北直隶、各州县卫所、共九十三处、原有厂地。每年种解(荣去木改林)麻本色、各不等、解部、各工支用。但额徵斤数不多、往返劳费。隆庆元年题准、行各该抚按、及左中后三都督府、转行各衙门、自二年起、照依原定数目、每麻一斤、徵银一分八釐、各解该府。每年限十月内、类解本部、以备买麻支用
  见徵(荣去木改林)麻二万八千一百七十九斤一十四两二钱五分。每斤折价一分八釐、共银五百零七两二钱四分
  山东
  济南府一千四百斤 【 长清县五百斤。蒲臺及齐东二县、各一百五十斤。滨德二州、及禹城县、各二百斤】
  兗州府二千六百斤 【 济阳县一千七百斤。滕县一百斤。商河县八百斤】
  东昌府一千五百八十三斤二两二钱五分 【朝城、堂邑、丘三县、各一百斤、范县一百七十斤。临清州二百五十斤。莘冠二县、各五十斤。濮州一百八十斤。馆陶县、济寧上厂、四百八十七斤四两五钱。济寧下厂、九十五斤一十三两七钱五分】
  河南
  开封府一千五百五十斤 【 阳武县四百斤原武县二百斤
  封丘县三百五十斤。延津县六百斤】
  卫辉府三千零五十斤 【 泣县一百斤。新乡县四百斤。胙城县一百五十斤。获嘉辉二县、各九百斤。汲县六百斤】
  怀庆府一百八十斤 【 修武县八十斤。武涉县一百斤】
  彰德府二百斤 【 坐汤阴县】
  顺天府一百八十斤 【 通州八十斤。香河县百斤】
  直隶河间府一千七百九十斤 【 景沧二州、各一百五十斤。瀟寧县五十斤。静海县一百斤。东光吴桥二县、各七十斤。寧津献二县、各六百斤】
  真定府七百斤 【 深州及武强县、各二百五十斤。定州卫二百斤】
  广平府四百八十斤 【 清河、肥乡、广平、威四县、各五十斤。成安鸡泽、曲周三县、各八十斤。永年县四十斤】
  大名府二千四百四十九斤 【清丰、魏二县各一百五十斤。长垣县一百十二斤八两。濬县八百五十斤。内黄县一百九十五斤。大名、滑二县、各一百斤。南乐县三百五十斤。东明县六十七斤八两。元城县二百五十斤。开州一百二十四斤】
  直隶淮安府九百八十七斤 【 邳州三百四十二斤八两。宿迁县四百五十二斤、睢寧县一百九十二斤八两】
  扬州府二千五百四十二斤八两 【 高邮卫二百六十二斤八两。宝应县六百三十斤。江都县一千六百五十斤】
  镇江府四百二十一斤四两 【 坐丹徒县□洲厂】
  徐州九百七十五斤 【 本州八百斤。沛县一百七十五斤】
  左府三百斤 【 平山卫五十斤。济寧卫二百五十斤】
  中府三千二百七十七斤 【 淮安卫三百五十斤。徐州卫五十斤、临清卫一千七百五十斤。大河卫八百一十四斤八两。扬州卫三百一十二斤八两】
  后府三千五百一十五斤 【潘阳中屯、及德州二卫、各二百斤。德州左卫一百七十斤。通州左右二卫、各八十斤。武清卫一百二十五斤。河间、天津、及天津右三卫、各六百斤。天津左卫四百斤。真定卫三百斤。神武中、及定边二卫、各八十斤】
  苇课
  凡营造各工、合用芦席。永乐间选差指挥、督率军夫、於杨村南北口尹儿湾南北掘河、五厂苇地、打苇织造。后厂地被军民侵种、差官踏勘、立石為界。设有庄头佃户
  ○天顺二年奏准、每地一亩、徵席三片、苇一束。差武功三卫指挥等官、协同有司催办。五年一替、仍行通州管河郎中管理
  ○嘉靖十年议准、免徵本色。照户部庄田、每亩徵银二分。遇有灾伤、照数奏免
  ○十三年、革去武职、行各该府州县掌印管粮官督徵。
  【 每亩旧徵课银、高阜三分。低洼二分。小民概称低洼规避、以后不分高下肥瘦、每亩止徵二分】
  仍札委通州管河郎中、兼管督催。每年限十月以里、将徵完银两解部。年终造册奏缴
  苇地原额、四千五百七十顷六十四亩九分六釐四丝。岁该徵银九千一百四十一两二钱有零
  顺天府武清县五厂
  蔡村掘河厂、三百七十四顷七十三亩八分六釐
  杨村北厂、六百八十九顷四十三亩三分五釐
  杨村南厂、一百九十二顷四十一亩七分八釐
  尹儿湾北厂、八百五十八顷五十四亩一分七釐
  尹儿湾南厂、三百六十五顷九十四亩
  霸州、七百五十四顷五十六亩四分三毫九丝
  文安县、二百二十四顷七十三亩八分七釐
  大城县一百七十九顷一十四亩七分七釐二毫
  河间府静海县九百三十八顷一十二亩七分五釐四毫五丝 【万历五年题准、行保定巡抚、及通州管河郎中、查勘河间府静海县独流等一十六庄苇地、除上地一百七十三顷一十六亩四分、每亩照旧徵银二分外。中地一百一十三顷四亩二分、每亩止徵银一分、下地三百五十八顷四十二亩八分有餘、及逃绝地二百九十三顷四十九亩三分有餘、俱免徵。以后如水退、复开垦成熟、仍行照例徵收。不许势豪占管】
  岁用苇、额该四十三万斤。每一百斤价银二钱五分。给批铺户纳完领价
  凡苇夫。天顺年间、原派神木厂民夫、一百二十名、运苇做工
  ○成化二十一年詔、僉顺天府所属、岁编六十名、办苇苫盖
  ○弘治十三年题准、每名、徵银一十五两、共九百两、解司、帖发节慎库、支给铺户
  虞衡清史司
  郎中、员外郎、主事。分掌天下山泽採捕陶冶之事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