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律-论衬字第十九
【繁体中文】 作者:(明)王骥德 发布:2013年10月2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古诗余无衬字,衬字自南、北二曲始。北曲配弦索,虽繁声稍多,不妨引带。南曲取按拍板,板眼紧慢有数,衬字太多,抢带不及,则调中正字,反不分明。大凡对口曲,不能不用衬字;各大曲及散套,只是不用为佳。细调板缓,多用二三字尚不妨;紧调板急,若用多字,便躲闪不迭。凡曲自一字句起,至二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句止。惟【虞美人】调有九字句,然是引曲。又非上二下七,则上四下五,若八字、十字以外,皆是衬字。今人不解,将衬字多处,亦下实板,致主客不分。如《古荆钗记》【锦缠道】“说甚么晋陶潜认作阮郎”,“说甚么”三字,衬字也。《红拂记》却作“我有屠龙剑钓鳌钓射雕宝弓”,增了“屠龙剑”三字,是以“说甚么”三字作实字也。《拜月亭》【玉芙蓉】末句“望当今圣明天子诏贤书”,本七字句,“望当今”三字系衬字,后人连衬字入句,如“我为你数归期画损掠儿梢”,遂成十一字句。至“金炉宝篆消”曲末句,“算人心不比往来潮”,此是正格,“心”字当叠。词隐谓“心”字下缺去声、平声二字,以为此死腔活板,故是大误。又《琵琶记》【三换头】,原无正腔可对,前调“这其间只是我不合来长安看花”,后谓“这其间只得把那壁厢且都拚舍”,每句有十三字,以为是本腔耶?不应有此长句;以为有衬字耶?不应于衬字上着板。《綄沙》却字字效之,亦是无可奈何。殊不知“这其间只是我”与“这其间只得把”是两正句,以我字、把字叶韵。盖东嘉此曲,原以歌戈、家麻二韵同用,他原音作拖,上我字与调中锁、挫、他、堕、何五字相叶,下把字与调中驾、挂二字相叶。历查远而《香囊》、《明珠》、《双珠》,近而《窃符》、《紫钗》、《南柯》,凡此二句皆韵,皆可为《琵琶》用韵之证,故知《浣纱》之不韵,殊谬也。又如散套【越恁好】“闹花深处”一曲,纯是衬字,无异【缠令】。今皆着板,至不可句读(音豆)。凡此类,皆衬字太多之故,讹以传讹,无所底止。周氏论乐府,以不重韵,无衬字,韵险、语俊为上。世间恶曲,必拖泥带水,难辨正腔,文人自寡此等病也。
【来源:作者原创】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