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海总目提要出版说明/序
【繁体中文】 作者:(清)董康 发布:2013年10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曲海总目提要”是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一部重要参考书。为应目前戏曲研究工作者的需要,我们根据大东书局印本重排出版,谨向读者作几点简要的说明:
一 本书完全依据大东本校订重印。惟原书“闹元宵”一剧,卷十四与卷三十三复见,今删去其一。
二 杂剧和传奇,形式截然不同,原书未加区别。这次重印,凡是杂剧(包括一、二折的短剧),均于剧名下注出,未注的都是传奇(中有少数是南戏文)。
三 原书对于各剧的作者,很多不详或错误。今尽可能就已知的加注更正或考订说明;注文即排在正文下,用*号为记。
四 书末附印索引,以便读者检阅。
现除“今乐考証”和“曲录”等书外,尚无精确完全的古典戏曲总目;尤以作家姓名,最为传说纷歧。这次所加注文,限于能力,做得很不够,如有遗漏或错误之处,恳切希望读者指正。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一九五八年四月
序
武进董廷尉(康——如舸斋案:本书的小字夹注,均录在圆括号中,谨此说明)得乐府考略四函。又从盛氏愚斋假考略三十二册。爲一书而失羣者。互相比覈。得曲目都六百九十种。复取扬州画舫录所载黄文暘曲海总目互勘之。则考略之六百九十种。较曲海目之一千一十三种。所佚止三分之一。于是就考略所存者排比纂录。厘爲四十六卷。锲印行世。较坊刻传奇汇考有条理矣。传奇汇考者。不知何人所集。或云即曲海残本。疑莫能明也。宗室宝瑞臣侍郎有之。黄陂陈士可都护亦有之。他日若得二家藏本补苴罅漏。则更爲此书庆矣。廷尉厘订付印。仍名曰曲海者。盖不没文暘搜集之盛心也。嗟乎余与廷尉。生有同嗜。二十年奔走南北。箧中所得。几及六百种。颇有轶出此录之外者。大氐明代中叶。作者极盛。虽有一二好事如吕天成辈。搜集萃录。而闻见有限。终不能无遗漏也。古今辑录曲目者。草窗周氏。南村陶氏。最称浩博。近人中惟海寕王君静庵曲录六卷。亦推美富。所惜者各曲文字未及徧览。时见纰误。未若此书之详赡也。余尝谓古今文字。独传奇最爲眞率。作者就心中蕴结。发爲词华。初无藏山传人之思。亦无科第得禄之见。称心而出。遂爲千古至文。考镜文学之源者。当于此三致意焉。自诸史艺文四库存目以爲爨弄戏墨。不足言文。摈而弗录。于是謏闻下士。熟视无睹。日佚日亡。以迄今日。使无文暘廷尉先后爲之董理。不独昔贤撰述不可得见。而元明清三朝文献所繋。不更巨且大哉。昔顾侠君元诗选成。梦古衣冠者来谢。吾知此书出。而南北词家亦可无憾于地下矣。戊辰七月。霜厓吴梅叙。
序
夫所谓曲者。即非直之谓也。鹿触杀与漆城荡荡。皆非直谏之辞。是故俳优祖述。莫不取其遗意。用爲谲谏。盖当其时。天子至尊。无敢论其得失。而假借天象。托爲灾眚。以期自责。又或有所不能。则惟设法以投所好。藉声色之足动心情。借歌舞而进药石。或采往古兴亡。用作千秋金鉴。或取眼前事物。俾知一觉黄粱。其用意必有所在。而叙事不厌其繁。固与诗赋文章。不可同日而语。以视钟鼓管籥。适爲别面新开。传奇杂剧之所以盛于金元者。则以外夷入主。士大夫习于荒淫。家弦户诵。几不自念亡国之耻。于是有心者因势利导。作逢场之戏。爲救世之针。描画人心。竟如其面。宛转譬喻。则取诸身。于是匹夫匹妇。知有所责。十手十目。毫不能逃。中国之不亡于元。未始非其功也。迨及明季。作者已失本意。因而比事属词。益趋工巧。以视金元所作。都取方言白话者。迥别两途。是盖无异于诗。上古歌谣。不假雕琢。二南风雅。悉本性灵。即所用韵。亦取天籁。初无束缚。降至李唐。始以应制。于是雕饰求工。遂多无病而呻之作。而矜奇好异之徒。且复创变爲词。其实擅爲长短句者。无过李白。而李白不爲词祖。亦甚寃耳。金元北曲。绝似李白歌行。宋儒类皆拘谨。惟知守旧。自命解人。故无创作。唯能倚声填词而已。南词之所以异于北曲者。北曲都爲弦索调。略如今之大鼓。故其词语多直率放浪。如野马之不羁。大抵操缦自歌。初无拘束。故以白话爲多。南词则配箫管。不能使竹肉齐鸣。如双声之绛树。于是操觚落笔。不得不就一定之范围。此南曲之所以无异于词。称之曰填。正以先有管色。而后以文字就之耳。填词家所奉圭臬。曩不过花间草堂。未尝注有工尺。惟白石自度。恒注管色于行边。盖新声自倡。欲使小红低唱而与箫声相协。自不得不有定谱以示准绳。此足以见宋词未尝无谱也。红友生平未尝学律。而乃谬托知音。强着词律。殊不知死板活腔。偷声减字。正其见长之处。例如皮黄不限于七字。而宾白非必用四言也。惟是文人制曲。大都未习讴歌。好事传奇。乃欲播之弦管。若不按谱就班。安得和声协律。于是反主爲客。率伶工爲南针。削足就履。如日华之西厢。而碎金词律以及大成九宫谱等。遂如场屋中之佩文诗韵。视爲铁板铸成。不可移易分寸。彼盖不知毛诗一部。固已备具衆体。其初作者果何所依据而成耶。元人百种。未尝如纳书楹之注板注腔。试以同一牌名。彼此前后互相对照。其不同之点甚多。即纳书楹所注工尺板眼。而同一牌名。亦复各阕不同。是足以证减字偷声。换头赚尾。正与今之皮黄名角。行腔使调。各具特长。琴师倚声而和。全赖耳熟能详。初非若留声机片之千遍皆同也。故吾尝以简括之辞诏门弟子曰。谚有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填词制曲。亦复如是。盖学诗不必读仄仄平平仄。即学曲不必读工尺上四合。但取前人曲本。浏览百篇。任用何种自然腔调。信口读之。但勿读仄爲平。读平爲仄。则声调自能流露。而瑕瑜遂以显见。择其善者而从。则前人皆吾良导师也。岂必奉伶工乐伎。北面再拜。学爲应声虫哉。东坡水调。千古盛称。但一按其前后字句。正自矛盾。何以能传。盖取神韵不在死板直腔中也。玉茗四梦。擅场一时。而牡丹亭之冥判。直是全不相干之一篇散文韵语而已。其他类此。不胜枚举。所谓熟极而流。出神入化者。正如汪笑侬之马前泼水。岂复能以呆板二六绳之。中庸所谓致曲。大抵类是。盖由诚形而着其明动变化之功。洵足使人忘其所以。受其感化。若必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则谚所谓好曲儿没三遍可唱。有不使人厌倦者几希。曲海之辑。初非爲填词家而设。读其原序。足知当时御前声乐。正与慈禧供奉一般。荒嬉燕逸。习爲故常。言官噤如仗马。文网密于檐蛛。除却优俳。又孰敢爲鹿触杀与漆城荡荡之曲喻哉。且不第此。即在达官贵人之家。门下贪客弹铗者。只图鱼肉。房中美人搊筝者。祇劝醇醪。直谅多闻之友。不爲所重。嬉涎谄笑之徒。则加特赏。然则舍倡优而外。又孰能与士大夫交一言哉。是无怪乎捧角者盛行于今。而识曲者久亡于昔矣。或谓曲海总目。固属洋洋大观。惜其所载仅如四库提要。不及正文。未免使人觖望。殊不知所谓曲者。已非直道。而况加以文饰。又何足取。所可取者。只在事实。虽不必眞。而比兴之旨。胥在乎是。例如首篇所述青衫泪。元稹既任采访之职。而反助居易以夺民妻。圣明之主。居然听元稹之奏。下皇皇之诏。以裴兴奴赐居易而反惩刘。其间究竟孰是孰非。孰曲孰直。是在观剧者之良知与以心判。盖其事正如鹿触杀与漆城荡荡。初亦何尝眞实不虚。不过优俳用爲谲谏。以博轩渠。将使人人知其爲曲。而于是审曲面执举直错枉以正其曲。所谓识曲赏其眞者。初非斤斤于声乐之微。盖其眞谛只在以己之正。正人之曲而已。则但读其提要。已可赏识其眞意之所在。又何必斤斤于曲文字句间哉。予作此序。适红树词人过访。见而笑曰。洵如君言。不但曲谱曲韵俱在打倒之列。而人人所击节叹赏之曲文。亦竟完全剗除。然则曲海之目亦徒存矣。予应之曰。诚然。如其曲文而无深意存焉。则爲徒作。今人之爲无病而呻者。皆不过言志之诗。比事之词。直率无味。又安所谓曲耶。故吾以爲曲者。即非直之谓也。唯其委细屈曲。所爲不能方正。则凡良知未泯之人。必能判其曲直。其爲文不过爲引人入胜之具耳。曲海提要之辑。正如新剧幕表。提示后台。影片说明。列诸前导。岂其要旨不在演绎而在归纳。固可省读十年书也。戊辰端午。天虚我生识于香雪楼。
序
戏曲肇自古之乡傩。迨其后春秋有优俳。汉有滑稽。(见唐歌楼格十二红注。盏即优伶之一种。——如舸斋案:“盏”疑为“盖”之误。)唐有梨园弟子。五代有伶官。宋隶教坊部。相沿至今不替。剧本之可考者。据陶九成辍耕录。宋爲官本杂剧。金爲院本。二者或称爲爨。亦有以所装脚色名之者。如某孤某旦(亦作妲。)某酸是。金又爲艳。(亦作燄。)或作段。顾传于今者。惟金董解元西厢记。余均亡佚。爲可惜也。元分杂剧传奇二种。杂剧除楔子外。大率四折。间有少或一折。多六折八折者。此不多见。传奇关目至繁。二三十折不等。若王实甫西厢。古本仅五本。各本四折。体盖参用杂剧传奇矣。元传奇之存者。惟施惠拜月亭。高则诚琵琶记。按徐子室元谱南词九宫正始所引。多至一百二十余种。是书传本绝希。世人知者盖鲜。亦憾事也。至所用曲调。杂剧用北词。传奇用南词。不容少紊。明代仍之。然杂剧如周宪王诚斋乐府。犹不失元人遗矩。中叶以后。盛明杂剧所收。多用南词。若传奇且杂以北词。不复拘拘元法矣。此又体例沿革之大概也。窃谓戏剧乃文艺之一。粉墨登场。渭泾攸判。枭雄盗世。难逋弦索之诛。大节捐躯。克享氍毹之寿。发人猛省。补救颓风。以言儆世之深功。甚于史官之直笔。诚未可以小道鄙夷之。尝欲集今世通行各本。举其大要。名曰檀板阳秋。箧中略有编辑。而人事牵牵。随作随辍。迄未卒业。曩从清宗室宝瑞臣侍郎处。得阅传奇汇考一书。有十巨册。喜其翔实。闻黄陂陈士可都护亦有之。与宝本互有出入。两书惜未流行。坊间有石印本。任意删节。已非完书。嗣于厂肆获乐府考略四函。乃自清内府佚出者。楷录工整。钤有硃圈。标签用黄蜡硍牋。书法尤精妙。文多与汇考同。而强半爲汇考所不载。近岁避嚣南来。得读盛氏愚斋藏书。亦有考略三十二册。装潢与厂肆所得内府书同。乃一书而失羣者。借归迻录经年。合之前帙。凡得曲六百九十种。戏剧大观。于斯称盛。考画舫录。干隆丁酉。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于扬州改修曲剧。图思阿继之。历经两任。凡四年事竣。总校黄文暘李经。分校凌廷堪等四人。另条又载黄文暘曲海二十卷序。称干隆辛丑间。奉旨修改古今词曲。予受盐使者聘。兼总校苏州织造进呈词曲。因得尽阅古今杂剧传奇。阅一年事竣。追忆其盛。拟将古今作者。各撮其关目大概。勒成一书云云。并载目录凡一千一十三种。翫读文义。当时织造仓猝进呈。并无主名。而文暘盖欲就所进呈删约爲是编。虽有序目。未覩成书。今考略所存之目。均见于曲海目中。是所佚仅三分之一。其爲织造所进无疑。亦即曲海所据之蓝本也。方今文学振兴。戏曲列入国学专科。莘莘学子。不可无典丽之巨制以资考镜。爰爲条列作者世代先后。厘爲四十六卷。以其事其文。悉出于修辑原手。仍用旧名。无嫌剽掠。他日若得佚简复出。珠还璧合。亦意中事。或就宝陈二氏补录此本所遗者。当较原目所缺无几。词坛同好。傥能赓续其后。是亦余檀板阳秋之志也。岁在丙寅秋七月。毘陵董康。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曲海总目提要目录
- 下一篇:没有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