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赋
【繁体】 作者: 一眼万年 来源: 笔杆子是怎样练成的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岁在乙巳,序属孟春。银蟾初满,金粟乍分。余观上元之盛景,感时序之迁易,乃知天地有常而人文无尽也。昔者《东京梦华录》载"灯山上彩,金碧相射",今观万户千门,恍若汴水余晖复照尘寰。遂铺采摛文,作赋以志其盛:
若夫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此乃太乙真人遗泽,汉家旧典相传。明烛煌煌,自汉武燃灯祀太乙;香风袅袅,至唐宗置宴宴群贤。苏味道有"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之句,辛稼轩作"东风夜放花千树"之词。是夜也,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界通明如昼。
观其灯市如昼,鱼龙曼衍。走马灯转千年史,鳌山灯现五岳形。莲花灯浮洛神之浦,孔雀灯耀凤凰之庭。更有玉壶光转,宝马雕车,香满路陌。昔《武林旧事》载临安灯市,"四十里灯光不绝",今虽无帝王之制,然百姓自为,其盛尤过前朝。
至若踏歌联袂,舞袖成云。小儿击壤而歌《击壤》,士女联袂而舞《踏歌》。兰陵王入阵之曲,犹带北齐剑气;菩萨蛮霓裳之舞,尚存南唐遗音。忽闻羯鼓三通,但见傩面百变。《西京赋》所谓"总会仙倡,戏豹舞罴"者,今复现于华街。
且看食肆列珍,琼筵布彩。浮圆子如月之皎,桂花醑胜兰之芳。宋人《岁时广记》云"煮糯为丸,谓之元宵",今更添玫瑰、莲蓉之味。老妪笑分胶牙饧,稚子争食琥珀糖。五辛盘启春之味,七宝羹养岁之身。此皆先民顺时应节之智,寓医于食之道也。
至其月下逢迎,人间佳话。欧阳永叔词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幼安亦叹"众里寻他千百度"。灯影幢幢处,或有破镜重圆之喜;人潮涌涌中,岂无红叶题诗之缘?昔太平公主遇薛绍于灯市,李清照逢明诚于州桥,皆此夜天作之合也。
逮及月过中天,人犹不散。孔明灯升,载万户祈愿;爆竹声起,震九霄云汉。老者拄杖而观,童子骑肩而望。虽无金吾之禁,自有黎元之欢。此正应《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旨,足见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之机。
乱曰:元夜明明,其乐融融。灯辉映月,人面春风。非独岁时之庆,实乃文明之容。昔张衡赋二京,左思咏三都,皆以文采记盛世。今作此赋,非敢比肩前贤,唯愿薪火相传,永志上元之美俗云尔。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清廉赋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