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短语句词

短语句词

理解成语请不要随意以今释古

以稿换稿 】  作者:赵丕杰   发布:2016年04月14日   阅读:

多数成语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其中保留了不少古代汉语的词义,这是我们理解这类成语的难点。有的词只有文言义,没有现代义。例如“饔飧不继”(指吃了上顿没下顿)中的“饔”(yōnɡ,指早饭)和“飧”(sūn,指晚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能单独使用,不查工具书可能就不会念,不会讲,不会用。这种成语反而并不容易用错。而有的词既有文言义又有现代义,现代义大家都很熟悉,习焉不察,很容易以今释古,造成误解误用。请看例子。

差强人意

《后汉书·吴汉传》记载:有一次刘秀打了败仗,手下诸将“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唯独吴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刘秀感叹道:“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称赞吴汉还能振奋人心(差:稍微,大体上;强:振奋;人意:人的意志)。后来“差强人意”作为成语,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如明·归有光《与李浩卿书》:“少好《史》《汉》,未尝遇可以发吾意者,独此女差强人意。”冰心《二老财》:“小时看《红楼梦》,觉得一切人物都使我腻烦,其中差强人意的,只有一个尤三姐。”“差强人意”中的“差”可以换成“粗”(粗:稍微),“强”也可以换成“慰”“可”或“适”,这样一来意思更加明显。

“差(chā)”在古代有一个副词义,相当于“稍微”。如《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这个意义现在只保留在“差强人意”“差可告慰”等个别词语中。“差”又读chà,当“不好”讲,这个音、义大家都熟悉。于是很多人以今释古,把“差(chā)”同“差(chà)”混为一谈(很多人把这条成语读成chàqiáng rén yì,就是证明),从而把“差强人意”附会为不能令人满意,以致与原意大相径庭。媒体中误用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

1.总体看来,国内企业产品质量差强人意,满意度不高。(《南方日报》,2014年3月6日)

2.尽管中国足球在职业化范畴近几年取得一定成功,但在国字号的大小比赛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甚至是一代不如一代。(《信息时报》,2014年3月7日)

3.当下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离社会的期盼有不小的差距,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强人意。(《羊城晚报》,2014年2月19日)

不赞一词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修《春秋》,该写则写,该删则删,行文精当,连子夏这些人都不能再添加一句话。后以“不赞一词”四字成文,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话,现多指一言不发。如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词,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在古代汉语中,“赞”有参与、加入义。《字汇·贝部》:“赞,参也。”如“赞决”就是参与决策,“赞议”就是参与议政。“不赞一词”的“赞”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赞”的常用义是称赞,有些人便以今释古,把这条成语误解为没有一句称赞的话。例如:

1.近日读余英时的《现代儒学论》,很奇怪他为什么对梁漱溟不赞一词,只认为梁崇佛,非现代儒者……行文中很轻视梁某人。(博客中国,2010年2月7日)

2.对于甘地在民族解放运动中提倡的手纺手织,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苛评有加……认为纺车在经济上没有意义,在促使人们思考上,也无帮助。(《南方都市报》,2008年2月14日)

既然余英时在“行文中很轻视”梁漱溟,泰戈尔对甘地的主张“苛评有加”,可见他们对所评论的对象都不是一言不发,只是没有一句称赞的话罢了,怎么能说“不赞一词”呢?

聚讼纷纭

意思是许多人纷纷争论,意见分歧,没有定论。例如张元济《〈水经注〉跋》:“主前说的有孔氏继涵……主后说者有魏氏源……而调停其间者为王氏先谦。聚讼纷纭,几为士林一大疑案。”茅盾《夜读偶记》四:“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兼批评家蒲伯,算不算古典主义这一派,到现在也还聚讼纷纭,没有定论。”

“讼”的本义是争论、争辩。《说文》:“讼,争也。”如《淮南子·俶真》:“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道而议,分徒而讼。”“讼”的常用义诉讼就是从争论、争辩义引申出来的,因为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就是打官司。“聚”古有众人义。《左传·成公十三年》:“我是以有辅氏之聚。”杜预注:“聚,众也。”“聚讼”就是很多人在一起争论,所以《汉语大词典》把“聚讼”一词释为“众说纷纭,久无定论”。

由于“讼”的争论义和“聚”的众人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能单用,不了解古义的人很容易把“聚讼纷纭”理解为纷纷聚集在一起打官司,从而造成误用。例如:

1.对于1999年上半年聚讼纷纭的文化官司,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刘春田教授认为……“有些可以双方调解并达到共识的事情,并不一定要对簿公堂。”(人民网,2007年7月23日)

2.常熟“科弘系”5家企业的高管突然不辞而别,公司陷入完全停顿……1450多个债权人聚讼苏州,5家企业面临高达110亿元的债务和270多起诉讼案件。(《江苏法制报》,2010年3月5日)

以上两例,“聚讼纷纭”(或“聚讼”)不是与“文化官司”“对簿公堂”相提并论,就是同“诉讼案件”前后呼应,所指显然都是打官司,都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

十室九空

这条成语是说十户人家有九户是空的,形容天灾人祸致使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语出晋·葛洪《抱朴子·外篇·用刑》:“徐福出而重号咷之仇,赵高入而屯豺狼之党,天下欲反,十室九空。”例如茅盾《怎样求和平》:“湘浙大水,罹百年未有之奇灾;直鲁流亡,有十室九空之叹。”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五十四章:“宛洛农村残破特甚,百姓死亡流离,十室九空,人烟稀少。”“室”在古代有家、户义,“十室”是十户人家,不是十间房子。例如《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汉书·伍被传》:“于是百姓悲痛愁思,欲为乱者十室而六。”“室”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房间、屋子,有些人不明古义,把“十室九空”误解为十间房子有九间空着,也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例如:

1.小区完全无人居住,甚至没有一个看门的。除了外墙,几乎所有别墅都没有装修,就是毛坯房……用十室九空形容并不为过。(《中国青年报》,2014年3月19日)

2.时下的农村更像“老人村”了,十室九空。留守一族大多是老人。他们有儿女,却享受不到儿孙在膝的欢乐,甚至连生活来源也成问题。(《广州日报》,2012年9月24日)

3.这几日,衢州开化县的滩头村几乎十室九空,敲门都没有人应答,村民们全在茶山上忙着采茶。(人民网,2012年4月5日)

望洋兴叹

《庄子·秋水》记载:秋天黄河涨水,水流很大,河伯(河神)自以为了不起,及至顺流而下来到北海,见到大水无边无际,才感到自己渺小,于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后以“望洋兴叹”四字成文,表示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因力量不够或缺乏必要的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如晚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致使后来者得不到正确途径,望洋兴叹,视为畏途。”

有些人误以为“望洋”就是“望着海洋”。殊不知“望洋”在古汉语中是个联绵词,仰视的样子,也作“望羊”“望阳”“望佯”“盳洋”……联绵词是不能拆开解释的。而且当“比海更大的水域”讲,是“洋”的后起义,先秦时期还没有出现。“望洋向若而叹”一语确有“向着海神”的意思,但这来自“向若”(若:海神的名字),并非来自“望洋”。从这样的误解出发,有些体育记者率先把这条成语“改造”成“望球兴叹”。后来又不断发展,只要对什么感到无可奈何,便说望什么兴叹,形成“望……兴叹”的固定格式,广为流传。例如:

1.恒大队同样以任意球还以颜色,迪亚曼蒂打出“世界波”直挂死角,横滨队门将只能望球兴叹。(《武汉晚报》,2014年3月13日)

2.商品房价的疯涨,令都市工薪一族虽有意改善居住条件,却奈何囊中羞涩,只得望楼兴叹。(《西安晚报》,2014年3月17日)

3.名牌中小学的择校费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穷人家的孩子只能望名校兴叹。(《钱江晚报》,2009年12月16日)

这种生造的格式并没有产生任何新义,因为不管“望”什么“兴叹”,所表达的仍然是“因力量不足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的意思。前举诸例中的“望……兴叹”,如果改为“望洋兴叹”,意思丝毫不受影响,既规范又确切,为什么要生造一批不伦不类的词语呢?

【来源:中文编辑校对网】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