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清浊兴衰,人人责无旁贷
【以稿换稿 】 作者:夏传寿 发布:2016年07月15日 阅读: 次
日前,因为我在自己QQ空间发的给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条新闻指出两处语病的一个帖子,经有关媒体报道后,被新浪微博推荐为头条新闻,又被数以百计的网站、报纸转载,于是乎网络上说我一夜之间成了 “名人”,这实在有点夸大其词。对此,我不以为然。作为一名毕业于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教了40年中学语文的教师,给有关方面语言文字指错,这并不是第一次,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我给报章杂志挑过错。如某晚报一篇文章里的“南京的最高气温有望上升到38℃”“南京的气温还有望再次冲高”“最高气温有望挑战38℃”三句中的“有望”均属用词不当,都应该把褒义词“有望”换成中性词“有可能”。某杂志里的“朱老师出身书香门第,家父学识渊博……”中的自谦之词“家父”使用不当,可改成第三人称表述的“他的父亲”。
我给许多旅游景点说明文字挑过错。如某著名风景名胜区一块《南陵别儿童入京》的石刻上,“李白按捺不住激动地心情兴笔写到……”这半句话15个字中竟然有三个错别字: “地”应为“的”,“兴笔”应为“信笔”,“写到”应为“写道”。某著名博物馆的红楼文学馆里,一块写有红楼梦《枉凝眉》的展板上也是错了三处:“一个是美玉无暇”的“暇”应该是“瑕”,“想眼中有多少泪珠儿”应该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的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中的“的”应该是“得”。
我给中学语文名篇课文挑过错。如某著名文学家、古文字学家的《屈原》里“他带着脚镣手铐,逃不了的”和“连我们的三闾大夫,也要让他带脚镣手铐”中的“带”都应该用“戴”,“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中的“眩目”应该用“炫目”。
我给现代汉语词典挑过错。如《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第904页和《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第923页【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前者第202页、后者第209页对“纯熟”的解释都是“很熟悉”)“纯熟”前面无须再加“十分”修饰。应删除“十分”,或改“纯熟”为“熟练”。《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第527页【和尚】指出家修行的男僧。“男僧”的说法语意重复,十分可笑,难道还有“女僧”不成(出家修行的女人称“尼”),可改“僧”为“人”(可参见该词典第1129页【僧】佛教指出家修行的男人。通称和尚。)
…………
本人之所以有如此“雅兴”,或者说是“怪癖”,从小处说,是长期担任语文教师养成的迂夫子职业习惯;从大处讲,是想为关爱和维护母语的纯洁性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决不是像网上某些文盲加流氓的小人所说的“蛋疼(闲得无聊)”,因为我退而不休,担负着多项工作,忙得不亦乐乎。只是愚以为,母语清浊兴衰,人人责无旁贷。
大家知道,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是我们汉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她历史悠久,且推陈出新,长盛不衰;使用她的人口是最多的。而且,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和地位的提高,喜爱、学习和使用她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不过,由于汉字字形众多,还有不少形近字、异体字、同音字,加之许多的生僻字、繁体字;汉语词汇丰富,还分什么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敬词、谦辞,加之大量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成语,使得她们难认、难记、难写、难用。
你看“己、已、巳”,再看“戊、戌、戍、戎”;你看“赢、嬴、羸”,再看“纛、爨、鬱”等等,它们有多么的难分和难写哦!
再比如对话“你这是什么意思?”“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意思,小意思。”“你这人真有意思,那我就不好意思了。”你看看这么多的意思,真的不好分清它们的意思哦!
电视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可它冲击了电影;电话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可它冲击了书信。电脑的运用,网络的兴起,也给我们学习办公和使用汉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形形色色的网络语言层出不穷,方兴未艾。从前些年的符号网语“:)笑脸”“:( 苦脸”,数字网语“520——我爱你”“886——拜拜了(再见)”“3166――再见(日语谐音)”,字母网语“GG(哥哥)”“MM(妹妹)”,到近年出现的汉字词网语“恐龙(丑女生)”“青蛙(丑男生)”“高帅富(高大帅气又有钱的男孩)”“白富美(白皙有钱又漂亮的女孩)”等等等等,简洁生动的形式,诙谐幽默的语句,使之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因而发展神速。毋庸置疑,它们确实给我们古老而传统的汉语带来了谐趣、生机和活力。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网络语言在给汉语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也给汉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网络语言创造的随意性、发表的便捷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给语言的运用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有的人为了方便,任意简化;或电脑打错后将错就错,别字连篇。如“有木有 (有没有)”“肿么了(怎么了)”;有的人素质低下,脏话不断,如“蛋疼”“SB(傻逼)”。
也有的是因为电脑打字用的是五笔字型,所以容易错成形近字;如果用的是拼音,则容易错成同音字。电脑时代,无纸化办公,使得不少人提笔忘字。由于对电脑的依赖性,人们已经不习惯翻阅字典、词典等权威工具书。遇到不会写的字、不会用的词就“百度”一下,殊不知百度等网站上的词条等资料也是千千万万电脑人用电脑键盘敲出来的,并没有经过专家学者的严格审核,因此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分。我们在使用时必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否则人云亦云,谬种流传,误人子弟,甚或祸国殃民。
当然,归根结底,电脑还是受人脑指挥,键盘还是靠手指支配。虽然造成错别字和病句等语言谬误的原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使用者的主观因素。对待和使用语言的态度和表现,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声誉和威望、关乎国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正确使用汉语,维护汉语言文字的权威性和纯洁性是每一个使用者,尤其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就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刻苦学好汉语,认真用好汉语吧,母语清浊兴衰,人人责无旁贷!
【来源:夏传寿老师的QQ空间授权转载】
- 上一篇:央视新闻联播,不该如此出错
- 下一篇:京华时报,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