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误用这些“体育术语”
【以稿换稿 】 作者:中文编辑校对网 发布:2016年08月15日 阅读: 次
先说“三甲”。自从有了体育报道以来,“三甲”一词便在全国许多的报纸杂志中不时出现。如“某俱乐部今年的目标是冲进三甲”,某队成绩下滑,最终被挤出三甲”“某队跌出三甲圈外,主教练被炒鱿鱼”等等。更有甚者,某些报纸还堂而皇之地让它出现在标题上
其实这种用法,都属于误用。三甲可不是指前三人。
“三甲”最早来自于古代的科举考试。《宋史·选举志》就专门有过记载:明清时期,读书人先后经童生试和乡试获秀才和举人资格后,方得以晋京参加会试和殿试,通过者获进士资格。通常每科考试录取进士少则百余人,多则二三百人,这些进士又以考试成绩的优劣分成三等,谓之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仅三人,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以喻一鼎之三足;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人,居首位者称为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所有考得进士者均可称为进入三甲。
三甲多少人?你数数。
再说“屈居”。各词典的解释是:屈身位居(次级);委屈居于(低位)。中文编辑校对网认为:“屈居”一般适用于“水平最高的参赛者”;或适用于“参赛最好的名次(冠军、第一名)”。因此,实力明显不如别的运动队或运动员,在比赛中没有取得好名次,是无“屈”而言的,是不能用“屈居”来修饰“名次”的。比如,中国足球队与巴西队分在同一小组,中国队比赛输了,可别用屈居。没什么可屈的。本届奥运会孙杨拿第二,有点屈:8月7日上午,在里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0.13秒之差屈居第二,获一枚银牌。比赛结束后,孙杨难过得抱着朋友痛哭。
还想说说“问鼎”。体育报道中,“问鼎冠军”很常见,一般来说,问鼎用在夺得冠军或第一名之前。“问鼎”的典故出《左传·宣公三年》,说的是楚庄王率军来到洛阳,在周天子眼皮底下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遭到王孙满的斥责。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而代之的意思。随着词义的发展,“问鼎”已经扩大了它的意义范围。本来“问鼎”是指“图谋夺取政权”,只限用于政治斗争中,现在则可以用在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在体育比赛中使用频率更高,一般表示运动员或者运动队“力争夺取冠军或第一名”。
这则新闻中,就不恰当了:抓举115公斤平奥运纪录、挺举147公斤破世界纪录、总成绩262公斤破世界纪录,中国选手邓薇在里约奥运会女子63公斤级的比赛中夺得的这枚金牌,分量沉重,这是本届奥运会中国女举的首金,也让中国选手时隔16年再次问鼎该级别。
“问鼎”也许可以模棱两可,但下面要说的“染指”,就真的得慎用了。
“染指”现在的意思是:比喻插手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看看这几天的新闻标题:8月7日“中国历届奥运首金,射击跳水举重柔道均曾染指”“奥运男足情报:从未染指奥运冠军,巴西国奥战意高昂”。
是不是看出来了?记者的中文,真是体育老师教的!
说一下“染指”出处:”春秋时,郑灵公故意不让大夫子公(公子宋)食鼋鱼美食。子公大怒,伸指于鼎中沾点汤,尝了一下鼋鱼的味道即走。典出《左传·宣公四年》。再如:《唐·皮日休·酒中十咏诗十首之四》:“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论秦蜀》:“夫鼎足之说始于蒯通。然通之说韩信,于此犹有汉之一足。当三国时而为是说,则献帝无复染指之望矣。” 关于体育报道误用的一些成语,请点击:这些成语,已被奥运体育报道玩坏。
【来源:中文编辑校对网】
- 上一篇:《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 下一篇:“力”之排行榜|“洪荒之力”竟然不是最大的力!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