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读音、注音历史起源及解释
【以稿换稿 】 作者:佚名 发布:2013年08月26日 阅读: 次
字形
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笔”、“尘”;左右结构,如“搞”、“刘”;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复合结构,如“赢”、“斑”等。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七 读音
汉字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存在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存在同一个汉字具有多种发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不同方言中有一定差别,但在汉语中是普遍存在的。
汉字虽然以表意为主,但并非不存在表音成分,最常见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来词的音译,比如沙发。此外,还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词,如“救火”、(一命)“呜呼”。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别是国内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国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低限,比如“Bush”绝不能音译成“不死”。
由于汉字自汉朝到20世纪似乎没有经过多少变化,汉字没有直接表现汉语发音的变化。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推测它们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发音。
有学者认为,汉朝之前,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详见上古汉语。
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往往一个字有很多读法。
在朝鲜语中则大致为一字一音,没有训读。
受日本影响,其他汉字使用国后来也使用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陆地区由于官方废除已基本不使用,台湾偶尔还在使用,一般人也明暸其意思。
八 注音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读若准”。 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如“女为说己者容”中,使用“说者曰悦”来进行注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於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韈”等。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据传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响。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近代以来,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俗称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号仍是台湾教学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由於汉字以本身表义为主,注音方面较为薄弱。这个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献,不至於产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样,用字措辞太悬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断古代声韵的难度。例如“庞”从“龙”而得声,但今日北京话前者读“pang”,后者为“long”。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就是音韵学所探讨的课题。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中国汉字的历史
- 下一篇:容易读错的字和写错的字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