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向苏洵学写议论文

以稿换稿 】  作者:宋国荣   发布:2008年11月27日   阅读: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俱名列唐宋八大家。但是,苏洵这个父亲的名气要差一点,不要说比不上苏轼,比他的小儿子苏辙的名头似乎也略逊一筹。诚然,苏洵的文章比起苏轼苏辙来,整体上确实差一点。但单就议论文而定,风流绝代的坡仙老确实应该叫苏洵一声“爸爸”。

苏洵的议论文我们只学了一篇《六国论》,但是有这一篇《六国论》就够可以了。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可以从《六国论》中项苏洵学习怎样写一篇四平八稳的滴水不漏的规范的议论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文章开头就点明自己的论点,论点有力明确,只有两个字——赂秦。一篇议论文的论点无所谓对还是错,只是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就可以了,然后用相关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能够成一家之言即可。最忌讳的是论点含混,论点都不明确,整篇文章就站不住脚。同时,论点也比较忌讳圆润,论点圆润就没有力量,“虽然……但是……”这样的论点读之令人生厌,毫无力量自信可言。论点就是要一针见血,要刺人,才有力量。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承接上文,解释文章的论点。议论文的观点明确有力,亦要求精准,这一段的解释在在于使自己的观点精准,因为六国之中,有赂秦有不赂秦,苏洵点明不赂秦者因为赂秦而丧,归根结底在于赂秦。这样观点就精准,不留漏洞了。

以上两段是立论,虽然形成了两部分,但是观点始终一个——赂秦。不但简短有力,而且相当精确,不予对手以可趁之机。接下来的两大段就相对明了,要论证这个观点。

“秦以攻取之外……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一段是论证直接用土地贿赂秦国的三个国家——韩、魏、楚的破灭之道。具体的理由原文论证得非常明确,实际就是作者在这最后一段的做了一个比喻论证“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都已经包括其中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是论证过程的第二部分,论证了未尝直接用个土地贿赂秦国的三个国家——齐、赵、燕的破灭之道,是受了贿赂秦国的三个国家的牵连受最终灭亡,具体的论证过程在原文里尽有,这里就不在赘述。这一部分就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个论点的。

两段论证,是文章的主题部分,苏洵逐个分析六国的过程,基本上采用的是事实论证。现在中学生写的议论文的论证过程基本上时举例论证。这无可厚非,举例论证虽然是一种不完美的论证方法,但是好处是直观具体。适合中学生运用,也容易把握。但是,我们现在使用这种论证方式时一直在冒犯举例论证的最大忌讳——只举例,不论证。我们需要是一个论证过程,不是一个事例。如果举了一个例子,能够运用自己的方法去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支持论点,这就是论证过程。如果只举例不分析,那么举这个例子的目的何在呢?例子不能够支持论点,让整篇文章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记叙文不像记叙文,文章支离破碎,根本不是一个整体,这样的问题比较大。举例论证,举例是为论证服务的,论证过程才是主体。苏洵在论证六国时,不但有分析,而且哪里做的对,哪里做的不对,做的不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论述得相当清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记叙一下六国破灭的过程,这才是一个论证过程。

文章写到这里,一篇议论文基本可以结束了,因为议论文的三要素已经齐备。但是,如果在此处收尾,那么文章停留在以古论古,文章的写作目的不明确,现实意义不足。所以苏洵提升了一下文章主题,即文章最后两段“呜呼!以赂秦之地……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点出了文章最终的写作目的,就是劝谏北宋的统治者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采取强硬态度,以避免六国故事,议古论今,文章的现实意义就很强。这一点,中学生学得到最好,学不到也无伤大雅,因为我们毕竟还是中学生。

我们没有必要学习苏洵写文言文,也没有必要一字一句跟着苏洵学。而是以苏洵为师,以《六国论》为例,学着写一篇四平八稳的严谨的规范的议论文。

【来源:吴江市盛泽中学】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