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汉语知识>>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写人文章的几点常见误区

以稿换稿 】  作者:苏胜美   发布:2010年01月06日   阅读:

误区之一

以叙事开头,陷入叙事胡同。

题目明明是写人,开头却以叙事写起。

比如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感谢爸爸》,本应写到如下内容:爸爸怎样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在学习上严格地要求我,在做人上不倦地教导我……通过多个材料来表达“感谢爸爸”的主题。可是就有学生这样开头:

数学老师把卷纸发下来了。我一看那鲜红的不及格,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

文章写到这里,同学们都能猜到故事怎样发展了——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家里,生怕爸爸批评我。可是爸爸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和蔼地教育我、鼓励我……

我问这个同学:我的推理对吗?他使劲点点头。学生也都笑了。一读开头就知道下文的文章不是可读的文章。但本文最大的误区是以叙事写起陷入叙事的胡同。你看,他感谢爸爸,可是到哪里才出现爸爸这个主人公啊?到结尾!他感谢爸爸,爸爸的什么行为值得感谢、感恩呢?除了一两句鼓励的话之外,再也没有了。所以这篇文章不是一篇成功的写人文章。

误区之二

人物语言描写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物,即使是孪生的兄弟姊妹,说话特点也还是有差别的。但是有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语言特点,往往是千人一面,随心所欲地安排人物的语言。具体表现在:小孩子说大人话,中学生说套话。农村老大妈说官话,。比如在《“会唱会跳”的垃圾筒》写一个农村老大妈总是热心为大家倒垃圾,这个无名英雄后来被人发现。小作者这样安排老大妈和妈妈对话:

妈妈难为情地对她说:“大婶,被窝多暖和,不要为大家奉献了。”“我每天早晨去锻炼身体,顺便都带走了,不嫌麻烦,我也很欣慰。”“我住在这儿,闲着也是闲着,全身心为大家服务,我把这劳动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文中两个人物都是普通群众,但作者让她们说话文绉绉的,一套一套的,这不符和人物特点,也不真实,把这段话修改一下,效果就会不同。

妈妈抱歉地说:“大婶,大冷天,甭再为大伙儿忙活了。”“上了年纪的人,瞌睡少,早上去锻炼身体,抬抬手就带走了。再说了,我这人闲不住,干点活还舒坦些。”

修改后,一个勤劳的、随和的农村老大妈形象跃然纸上。

误区之三

人物外貌描写不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

不少中小学生写人,都习惯于刻画人物外貌。外貌描写有没有必要呢?有。但是这个外貌描写一定要有助于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督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我们的老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韩麦尔先生的领结是皱边的,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充分体现了韩麦尔先生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高度敬意。但是,有学生在写人物时提起笔就刻画人物的外貌,也不管这个外貌是否有助于体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如一个学生在《“小霸王”》里这样刻画小霸王的外貌:他,一张圆圆的小脸上,有一双大眼睛,低鼻梁,小嘴,只要他一张嘴,你就可以看见那那稀稀的小牙齿。作者在文中要表现小霸王的霸气,但是这段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的霸气有什么帮助呢?帮助不大。

还有不少学生出现这样的语病,应该属于神态描写的失误吧。“听着老师的批评,我的脸红锝像个大苹果。”同学们,我们能看见自己的脸色吗?除非照镜子,我们是不能看见自己的脸色的。因此,我们只能这样说,我觉得我的脸很烫,或者说,我想我的脸红得像个大苹果。

双桥一中苏胜美

【来源:秘书工作】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