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交际口才>> 恋爱口才

恋爱口才

都是直言示爱,为何效果不同?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11月12日   阅读:

    在诸多示爱方法中,有一种直言表明心迹、不需拐弯抹角的示爱方法,简称为直言示爱法。人们往往在习惯上认为,直言示爱不需要借助什么智慧和技巧,只需要具有“为爱张嘴”的勇气就行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和著名作家余秋雨直言示爱的不同过程和效果可以为我们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新凤霞正当红时,身边有一位埋头写作的剧作家,名叫吴祖光。在与吴祖光的接触中,新凤霞对这位才华横溢的“书呆子”产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情。
  新凤霞很希望吴祖光先开口向自己求爱。但是,由于醉心于剧本创作,吴祖光不仅一直没对才貌俱佳的新凤霞动过“雄心”,而且也没能察觉出新凤霞对他的绵绵情思。
  于是,为了不让青春留下遗憾,新凤霞决定向值得让自己托付终身的吴祖光直言示爱。
  一天,见周围无人,新凤霞对吴祖光说:“我想跟你说句话。”
  “说吧。”吴祖光平静地回答。
  新凤霞鼓足勇气说:“我想和你……结婚,你愿不愿意?”
  “我得考虑考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吴祖光,迟疑了片刻才回答。
  这句话让新凤霞大伤自尊,眼泪顿时从眼眶中流了出来。
  同新凤霞的热言遇冷语不同,著名作家余秋雨向黄梅戏演员马兰的直言示爱,却顺风顺水,取得了预期的理想效果。
  1989年,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做演员的马兰,凭借在电视剧《严凤英》中的表演,一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黄梅戏演员。
  然而,出了名的马兰却陷入了艺术探索的困惑之中。这时,她的老师送了她一本余秋雨的专著《艺术创造工程》,并叮嘱说:“艺术工作者一定要读读这本书。”
  一页一页地读完后,马兰对“余秋雨”这个名字肃然起敬。
  1991年,马兰去上海演出。演出前,她给时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余秋雨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到剧场观看自己的演出。
  演出谢幕时,马兰四下张望,这时,一人健步登上舞台,歪着头招呼她道:“哎,马兰!我是余秋雨。”马兰原以为余秋雨是位满头白发,带着点学究气的老头儿,没想到余秋雨当时只有40岁。
  不久,余秋雨和马兰在一起吃了顿便饭。余秋雨跟马兰说了自己小时候的很多事。他说自己出生在一个八口之家,一家子每月的生活费只有26元,妈妈为此不得不打零工,或者变卖东西养家。马兰则说,她从小被寄养在农村,其他同学穿着漂亮的练功服演公主什么的,她却只能演老太太,心里充满了自卑。余秋雨怜惜面前的女孩儿,而马兰也被余秋雨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打动了。
  临别时,马兰轻声说道:“余老师,我喜欢你的书。”余秋雨笑着回了一句:“马老师,我喜欢你的戏。”
  后来,自认为对马兰的了解已经比较全面和深刻了的余秋雨,终于在一天趁和马兰单独在一起的机会,以看似轻松的语气对马兰说:“马老师,我觉得你做我的老婆挺好的。”
  “余老师,”马兰立即回了一句,“我觉得你做我的老公也不错。”
  于是,一个做老婆挺好、喜欢余老师书的女演员,就嫁给了一个做老公不错、喜欢马老师戏的男作家。
  新凤霞和余秋雨两人都使用了直言示爱,但为何效果迥异呢?原因就在于——
  新凤霞虽然在各方面都值得吴祖光倾情相爱,但由于她在直言示爱之前,只注重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忽略了对吴祖光性格、思想、和双方交往程度等方面的了解,也就是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所以导致吴祖光不仅没有对她产生感情,而且也没有觉察到她对自己的爱慕之情。在这种情况下直言示爱,就显得过于唐突和盲目了,这不仅不利于二人感情的发展,也容易使自己陷入尴尬。虽然吴祖光和新凤霞最终走到了一起,但这次直言示爱却在二人的交往中起到了反作用。
  而余秋雨在向马兰直言示爱之前,对马兰的性格、思想等方方面面做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在平时的交往中,刻意将自己的感受渗透给对方,让对方能够感受到自己对她的爱——甚至可以说,余秋雨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达到了知己知彼的效果,而且更使得马兰对自己也产生了相当强烈的爱慕之情。在这种情况下直言示爱,成功的概率大大提高。随后,二人很快走入婚姻殿堂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这两件典型的直言示爱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原来直言示爱也需要表达的智慧和技巧啊!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