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交际口才>> 主持口才

主持口才

主持人话筒前采访的个性特征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4月08日   阅读:

  采访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集采、编、播于一体的节目主持人来说,采访同样应该是他的看家本领。然而,同是采访,由于传播媒介的不同,必然形成差异,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的采访,除具备一般新闻采访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
  一、节目主持人话筒前采访的特点和要求
  节目主持人采访与一般的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拥有新闻采访的共性特征:新闻性、时效性、广泛性、生动性。但是广播电视传媒的特性,将作为采访者的主持人与采访对象直接推到了受众面前,使受众能够耳闻目睹采访的现场过程,由此也就形成了节目主持人采访的个性及相应的要求。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在话筒前的采访往往与被采访对象同步真实地出现在受众面前,现场感极强,真实性很高。即使经过剪接、编辑,他们还是以自己的声音、图像出现。这也是广播电视媒介得天独厚的优势。主持人采访的现场性、直观性和信息量大的特点,要求主持人在话筒前的采访活动中加强现场意识,在构思和设计采访活动中,不能忽略现场采访的逻辑因素、情绪因素、声像因素;善于控制和把握自身与被采访者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能够尽快与被采访者沟通,平等、融洽地展开交流;熟练地掌握提问技巧,有的放矢,观点鲜明。现场的特点,还决定了主持人能随机应变,沉稳敏捷地应付随时出的“不测风云”。
  众所周知,艺术个性是艺术家的灵魂,没有个性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记者的采访活动,受个人的思想、立场、观点支配,在报道或评论新闻事实时,都会有记者个人的倾向,只是这种个性是蕴含在文字中的,人们看到的是文笔的个性,观点的个性。而广播电视主持人在话筒前的采访几乎是直面受众的,主持人的素质、个性风格是直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这种个性表露是丰富多彩的、立体直观的,因而也往往很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同类型的主持人节目,渐渐形成栏目独具的采访风格;每一个主持人以自身的修养、阅历、性格、气质、语言、举止、服饰构成了各自的风景线,与在幕后采访的记者相比,显然,主持人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平等交流是主持人节目传播形式的重要特征。主持人不仅与受众沟通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与自己的采访对象也要采取平视、平等、平和的态度。
  主持人虽然和记者一样,采访对象无所不至,上至政界要员,下至平民百姓,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天南地北的人都可能成为被采访者。但与记者不同的是,主持人是媒介与受众的直接联系者、代言人,既要表现节目宗旨,又要传达受众心声。这样的角色决定了主持人无论对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要不卑不亢,既不能仰而望之,也不能俯而视之;既不是教师单向地我
  说你听,也不是法官单一地我问你答。而是要有沟通有交流,与被采访者有一种情绪的互动。主持人平等交流的特点,要求主持人不仅要在心态上准确把握,而且体现在具体的细节上也要处理得适宜、得体。
  如果说直接性、现场性是广播电视主持人采访与报刊记者采访的形式上的区别,那么控制性、主持性则是他们之间本质的不同。记者采访重点在于努力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拓展信息、捕捉信息、挖掘内涵;主持人除要做到这些之外,还要始终注意调整气氛、把握节目节奏、控制节目进程、时间。
  二、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采访的技巧
  广播电视主持人的采访不同于一般报刊记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整个采访过程的声音是直接传达给受众的,采访的效果与节目播出的效果几乎直接相关,即使是录播,经过后期剪辑制作,它的基本格调也是无法调整的,因此,主持人在采访实践中,一定要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
  节目主持人是代表媒介向受众进行传播活动的第一人,在采访中必定要体现出一定的权威性,无论面对什么身份的采访对象,都要充满自信,情绪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敏捷的思维状态,迅速与采访对象沟通。主持人的采访导语应有主持感,简洁、明了或直接点题,或概括总体,应有一定的指向性,语气要肯定。
  营造气氛,沟通双方心理是首要的。主持人要善于寻找共同点、近似点,比如同乡、熟人,兴趣爱好,家庭子女,相近的阅历等,使双方产生亲切感、认同感,也可帮助对方消除话筒前的紧张感,使采访很快能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进行。
  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的采访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水平,提问也最能展示主持人的分析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成功的问题来自于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在掌握了大量背景资料之后,主持人必须精心构思、巧妙提问。设计提问时,首先要明了所谈人、事的焦点是什么?采访对象素材中具备什么?受众想知道什么?主持人要说什么?要用恰当、独特的问题挖掘主题,通过设问把握采访方向,通过语言交流或碰撞吸引受众,传递信息。
  相信每个人都曾看到或听到过这样的采访,主持人面对采访对象傻乎乎地问一句:“你对此有何感想?”、“你此刻的心情如何?”、“你能说几句吗?”这样的空话、套话着实让对方为难、受众笑话、行家叹息。
  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的采访往往受时间限制,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针对性强、明确、具体、简洁的。切忌大而空,让人一下抓不住要点、理不清头绪,难以驾驭。或者几句话不能讲述清楚,只好一句话应付回答了事。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报道,忌带主观色彩。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采访时,要尊重客观事实,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提问,或评述。这是主持人与记者采访的差异。但是,以“第一人称说话”与以“个人的身份说话”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必须注意把握分寸。
  其一:主持人提的问题不要让被采访者仅仅用“是”、“不是”、“好”、“不好”等简单的词语回答即可,而是能让他们敞开心扉,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受众感兴趣的话题。
  其二:主持人要善于出“难”题。提出独特、尖锐、出乎被采访者意料又很刺激很有兴趣回答的问题,使被采访者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状态,不断涌现出生花妙语来感染受众。当然“难”题不宜多,还要铺垫有序,使采访有层次、有节奏、有高潮。出“难”题,并非意味着要问专业性很强,或故意刁难对方的问题,更不能提有伤对方自尊心或隐私范围的问题。
  广播电视节目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要保证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和节目质量。主持人在话筒前,面对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甚至偏题的采访对象,可以巧妙地用诙谐轻松的语言和手势转换话题或及时中止话题。
  在话筒前主持人与被采访者的交流除了通过有声语言外,举止服饰也传达着信息。得体的服饰,大方的举止,是接近并赢得采访对象与受众信任的保证。总之,主持人的整体形象应是和谐、自然、端庄、大方、亲切的,应是精神饱满、充满自信、全神贯注的,给人以可信、可亲、可近、可谈的良好印象。
  毋庸置疑,主持人在话筒前的采访是门艺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的采访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成败,是自身素质的直接展示。主持人要担此重任,除加强责任心外,更要有意识地修炼内功,提高综合素养。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