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与社会责任
【以稿换稿】 作者:文秘 发布:2005年10月26日 阅读: 次
包装的目的,旨在使商品在运输与售卖时有一个与其内容相符的外壳;这便要求包装既具有良好的技术设计以保护和表征产品的完整品质,又兼备良好的视觉设计效果以确保商品的顺利销售。当商品开始投入使用时,其包装的使命便告完结,大多数的包装材料往往即被任意丢弃。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中潜伏着的各种危机以不同的形态突现出来,导致愈趋激化的各种社会矛盾。大而言之,关涉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失去平衡;就与公众日常生活较密切相关的方面而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商业社会里的生产与消费的诚信关系已经松懈、大量伪劣商品凭借相对低廉的价格,竞以对优质商品包装的拙劣模仿而招摇过某地、畅行于流通渠道之中——这虽然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低档次的消费欲望、但从长远的意义上讲却消弱乃至毁坏了经济繁荣的真实前景,阻碍我们生活的质量向高档次的境界迈进:包装设计作为一种具体的设计活动,一种对人类生活方式有着广泛影响力的设计,如果充分而正确地发挥其潜能,则可以消减或缓和业已出现的弊端;反之,却会加剧这些矛盾。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包装设计师和生产厂家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1 包装设计与环境保护
绿色设计的概念经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与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设计机构从对人类的切身利益与持续发展的考虑出发,将生态保护引入到新一轮的设计思维过程中。最早的绿色设计是由英国一家生产洗族用品的公司所研制,在产品设计中采用了“天然可回收的原料,可充式的包装”等环保理念:便于清洁、经久耐用、可反复充装的包装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一次性产品对其包装资源的恶意耗费,因而,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该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在某地场上引起消费者的注目、他们踊跃接受了新的环保消费概念。
在广大消费者积极欢迎环保商品的同时,包装设计师们的社会责任感也被激发起来。在消费者与生产厂家之间,设计师担任了协调合作的角色。他们倡导“绿色消费指南”、使社会各界了解与支持绿色设计;引导“绿色资本家”如何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获得利润。到90年代,德国、荷兰、丹麦的企业投入了更多的资金用于绿色设计。“Re Use Re Fill”的呼声逐渐在世界各地得到响应,许多大型企业都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生产方式,将产品设计中的环保意识提到了战略地位。例如:Philps和IBM在公司的管理体制上建立绿色设计的运作措施,并贯彻到实践中去。“德国蓝天使”这一标志从1978年开始实施,它象征着绿色设计的环保标准;在生产.某地场和社会舆论的多方作用下,现在已有了几千种设计获得了这一资格认证。
为了确保自然界维持其正常运作免受人为的破坏,除了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之外,包装设计师开始构思利用纯正天然的材质对包装设计进行革命化的改良,使之能融人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之中。有似于生命系统的新陈代谢,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一旦这种循环失去平衡乃至遭到毁坏,则为我们生命提供物质基础的生态系统本身也将失去平衡乃至崩溃,到那时地球上的生命离烟飞灰灭也就不远了。因此,这不仅仅是审美的问题,而是根本意义上的生存悠关的问题。于是设计师们设想,如果能将人造物——包装纳入到大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之中,使其材质能以系统接受的方式取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从而可获得再利用或再生的机会;而不是强索于自然,又以垃圾的形式抛回给自然,最后以毁坏我们生存质量的悲剧而告终——如果能以这种方式使得包装真正地美化我们的生活并随着生活的发展而生长,那么不仅是设计事业的幸事,也是人类的一桩幸事。于是就包装而言,这种生长的概念、这种与环境的亲和力的理念,便成为设计师们自觉的使命,成为其进行包装设计时所考虑的焦点。
基于这样的设想,利用易于溶解的天然材质是设计师最初的选择。粗纤维的植物在作加工处理之后,可以立即成为方便的包装。这些天然可用的材质蕴藏丰富,再生能力强,其本身有时便是最好的包装、例如:蛋壳在造型上有最好的承重能力,它开启了设计师的灵感。在发展中国家,利用椰子壳设计出的碗型容器,可以巧妙地设计成为食品的优秀包装;并且,由于这些材质的相对稳定性,确保了贮存与运输的安全。这种返朴归真的设计也给生活在e时代都某地里的人们带来浪漫的感受。
生态保护的观念虽经大力弘扬并已广为人知,但要将包装设计中的环保意识贯彻始终却有赖设计师、厂家以及全社会继续共同的努力。绿色的包装设计从材料的获取到加工都与现存的渠道和生产程序截然不同,在起步阶段毫无疑问地会占据更多的资金、提高产品的成本,使企业面临一定的风险。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随着环保意识在整个社会中的提高并逐步成为公众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的一部分,绿色商品及其包装无疑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企业的生命就在于投合公众的消费行为和欲望。在凝聚着希望与成功的路途上,环保的包装设计可谓任重而道远。
2 包装设计与商业道德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利润,一些商业欺诈现象泛滥成灾,不但未能受到遏制反而因技术的现代化而愈趋隐蔽。以低质低价的产品混充优质产品在一些业主看来似乎永远是一条致富的捷径。但无疑这同时也是一条损人利已,从而最终损害社会利益的“捷径’,故而社会逐渐加大了对这种行为的谴责和打击力度。如果说设计艺术不单纯是为了美化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我们日常生活的质量的话,那么,设计师就有义务推动和促进公平交易的实现。
在只能现察到产品的外包装条件下,包装设计业已成为引导消费行为的重要手段。包装的质量表现、设计的视觉效果能诱导或抵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了使优质产品能以清晰的面貌显现在消费者面前,设计师开始越来越频繁地采用水晶般透明的玻璃纸进行包装设计:这与90年代后期欧美等地的产品在选材中流行采用半透明的塑料做法如出一辙。利用包装中的透明性是产品生产厂家表白自己诚实与对产品自信的坦然态度,也虽能有效避免和消除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所产生的困惑。包装在表面采取透明的效果不但使产品的优良品质一目了然;而且在空透与封闭的交织中,包装设计最可能达到亦真亦幻、虚实相间的动人效果。经由这样的设计陪衬,优良产品就会脱颖而出。
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以外,网络经济的发展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飙升。网络的广泛运用使其触觉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不远的未来,网络生存将成为主流的生活方式。由于网络的普及、中间环节的削减,网上销售的业绩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商场买卖。这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设计师的反思:在无法见到实物的网络上进行交易,如何通过包装设计防止商业期诈现象的出现、以维护商业道德?
我们看到,网络的优势在于它能快速地将产品全方位的信息动态地传达到消费者面前;消费者或使用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网络进行方便地浏览、比较和选择,在购买前还可以在网上进行咨询。为了发掘网络优势,设计师应利用网络的数字化手段,在包装设计中展示图像、标注设计的细节,突出独具匠心的设计技法,使商品生动地、更为立体地显示在屏幕上,并配以商品的图片资料,以防范网络购物时可能出现的欺诈行为。
3 包装设计与赝品防范
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还远未完善,对某地场占有率高的产品进行刻意模仿仅稍作改变的现象确属司空见惯。这种行为多次成为阻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瓶颈问题。在包装设计领域类似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作为研究远东包装设计与技术的专家,克里斯廷罗梅尔(Christian Rommel)曾出版过一本评论中国当代包装设计的专著,指出中国大陆在产品设计及包装设计中的模仿抄袭已成为很多小型企业实际操作中所采取的策略.这种侵权行为泛滥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缺乏健全的司法体制,政府部门缺乏必要的管理意识及机制,而企业又缺乏有创造性的设计师。欧洲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对产品的包装设计进行严密的保护。一些企业为维护自己海外的某地场,对产品设计与包装设计中的剽窃行为持坚决打击的态度、不断将那些抄袭的、但企图以细微的变化来混淆视听的包装设计诉诸法庭,以捍卫自己设计中的知识产权。
无孔不入的商业欺诈的产生与泛滥,对于我国的包装设计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复杂的高新技术性的手段在包装设计中得到重视。目前大多数的赝品在包装设计中采取的模仿手法是直接利用高精度的扫描仪获取正品的包装设计效果图,通过电脑软件对取得的图像进行加工,对商标或文字等明显的标志,作一些掩人耳目的淡化和变形处理,但在整体效果上尽量保持原貌,使消费者在初看之下不易察觉所做的变更,以达到偷梁换柱的目的。有鉴于此,强化包装设计的效果已成为反赝品行动中的一个有力的武器。首先,全息图像、正品捡验封印、浅浮雕压纹等工艺技术被应用到包装设计中,使赝品生产厂家从精度上难以仿制。其次,在包装设计中采用特殊纸张、特定的颜科,获得螺钿光泽效果或金属质感,以及使用荧光色印刷等不断创新的设计,使得恶意抄袭的行为因翻制成本过高或效果不易逼真遂知难而退。这些强化包装设计的方法都为杜绝赝品的发生在实践中发挥了较好的功效。
在现实生活中,包装设计已成为扩充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强化产品特征、树立企业形象的标识:“包装能赋予产品以独特的个性。”新颖别致的包装设计能引导某地场进行良性的竞争,而竞争又激活了对新的包装设计的大量需求。勿庸置疑,作为技术与视觉综合体的包装设计,依赖于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因素,实现完美的设计并非易事。随着某地场的扩大和法制的健全完善,以及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包装设计也将逐步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融汇高新科技成果以表达精辟独到的原创性乃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从可口可乐“变脸”浅谈CI发展趋势
- 下一篇: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探讨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