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精英思维

精英思维

向刘邦学习领导力

以稿换稿】  作者:蔡达标   发布:2011年10月31日   阅读:

今日资本的徐新两年前曾说“上市之后真功夫更为关注的将是赢利,而不是发展”,我可否理解为当时的真功夫尚未实现盈利,而现在依然只顾及发展?
蔡达标:我理解徐新当时的意思是,在未来两三年,真功夫还需要在人才培育、系统建设、品牌推广方面投入花大笔的钱。例如一个店长就需要培养2年,开到1000家门店时,那需要请多少个店长?企业一旦上市,这些钱就不敢花了,一花钱利润就会掉下来,股价就会下跌,还是要在上市之前把工作都做好。
《中国企业家》:据您的员工描述,媒体昔日勾勒出的那个张扬激进、武拳挥掌的蔡达标形象已经有所失真,您现在即使在公司董事会上也极少发言,大多数都是在倾听,把自己定位为“教练”,为何连“裁判”都不是?
蔡达标:教练如果踢前锋,肯定所有的球员都会将球传给教练,这样企业只会越做越累;既当教练又当裁判也不行,我个人的行为和理念已不能覆及当下的企业规模,我需要去听别人的看法,同时放手让他去做。
《中国企业家》:作为董事长,您实际上无法完全放权,在推进三个基因融合方面,公司内部有没有存在过异议和不理解?您有没有执掌着某些方面的底牌控制力?
蔡达标:我是比较支持创新的,但是一些决策、一些变革,一部分人老是不理解,思维相对保守。例如在金融海啸最猛烈的时候,我们平均一个工人1个小时完成2.5笔单,那时候存在一些思想和我一样激进的人,认为可以改进到3.5笔单,但是大部分人认为还是不去改进更为稳妥。最终,有个人提出来可以改进到4笔单的方案,我一听就拍板了。事实证明,激进的判断是正确的。
如今,大多数时候的决策都是经过周密分析的,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公开讨论、投票,一旦决定了,执行的时候就不允许出现抵触。我们有一个足球,在策略上达成一致的管理层都要在上面签名,日后如若违反,对不起,请他离开。我相信放权,集权与放权的临界点就是找到人才,而且有一套有效的机制来管理,不在乎谁大谁小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作为一个中式快餐连锁的老板,您是怎么意识到信息化流程管理这么一个偏IT的概念?
蔡达标:2007年9月,我跑到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学习标准化——尽管后来丰田“踏板门”爆发,但不容否认它已经把标准化制程做到极致,同时它扬弃了单纯的规模经济概念,能够处理小量多样的生产,并把库存降到最低。我做了这么多年中式快餐,倒是疏忽了这些。回国后,我们便找到了用友。
《中国企业家》:记得您在两年前做客某访谈节目时,曾说过自己崇拜刘邦,为什么?
蔡达标:还有刘邦身份的转变,在战争初期,刘邦还只有屁滚尿流、望风远遁的份儿,可就这么一个亭长出身的小无赖,最终开创了西汉基业,正因为他看重后勤的这两道线:人力资源线、粮草运输线。
赐富集团赵张夫从蝌蚪到王子—中小企业成功7“秘诀”来源:浙江日报2011-1-279:13:36根据世界著名行业研究机构提供的报告,“赐富系”下浙江欧亚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业务目前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四,并预期到2015年将赶超对手,占据全球第二的位置。
年销售额逾百亿、员工超过2000人的“赐富系”,怎么说也不能算是个小企业,但我们仍然需要从小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赐富集团成功的“秘诀”。原因有五:
一、它的创业故事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成功转型的小企业成长史;
二、只有还本清源,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是如何一步步成功的;
三、“赐富系”下的各项新业务,必须保持“小企业”的创业心态,才能继续接受新的挑战,为公司带来新的价值增长;
四、通过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从一个传统的民营企业向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公司转变,实现从蝌蚪到青蛙再到王子的“蛙跃”,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真正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五、从个案中提炼出的成功经验,可供所有创业者尤其是“小企业”借鉴。
“秘诀”一:看得见,做得到
企业成长的成功取决于企业成长的机会与资源的可获得性。赐富集团的出生与成长,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程息息相关。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横向经济联合到21世纪的转型升级,赐富集团的创业团队始终都能紧扣时代脉搏,洞悉市场先机。
看得清还不够,还要做得到,即还要企业家通过外部组织获取与机会相匹配的资源与能力,开发利用成长机会。因此,企业成功=企业家能力(市场机会+资源获得)。
“秘诀”二:做得好
自主创新的熔体直接拉膜技术做到了世界第一,边料直接回收技术取得了专利。这两项技术都减少了中间流程,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从利用二手设备、工艺改进、技术革新、优化流程和信息集成的实践中,赵张夫对创新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创新就是用同一手段做不同的产品,用不同的手段做同一种产品,目的都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
朴实无华的话语中蕴涵了两个深刻道理:一、用不同方法做自己熟悉的事;二、任何创新的本质都应是价值创造的过程。
“秘诀”三:我相信
“中国人要做的事情,一定能做到。”在与大型企业、外国企业打交道中,遇到困难挫折时,都表现出了一种超强的自信心。
人类怎么能登上月球?首先是要相信。马云说:我相信相信。信则灵。
“秘诀”四:一点点
“26年,尝尽酸甜苦辣。赐富就是在面对不同的危机和挑战中抓住机遇,一点点成长起来。”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小的成功,积累起来就是大成功。
“秘诀”五:想清楚,写下来,说出来
赵张夫思路清晰,说服力极强。在这背后,是有一本自创的“武林秘笈”——他的笔记本。字体工整、条理清楚,记录了会议、试验、考察、调研要点,满是数字和图型。实实在在,没有奇思妙想,堪称“伟大的手迹”。
“秘诀”六:成长的阶梯
在赐富集团的饮水杯上,印着三行字:“巩固化纤、立足薄膜、拓展医药”。
巩固现有业务、发展新业务、开创未来的业务机会,这是每个创业者和企业家都必须同时考虑的“成长三阶段”。
“秘诀”七:平常心
经历了这么多事,只以“26年,尝尽酸甜苦辣”一言以蔽之。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