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精英思维

精英思维

权力配置改革是发展转型的关键

以稿换稿】  作者:竹立家   发布:2013年03月04日   阅读:

    
    权力配置改革,既是权力结构与权力形成及运行机制改革,也是社会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以公共组织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和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组织保证是公共组织的品质或质量,而公共组织的品质或质量是靠“权力结构”的“公共性”来保证的。在现代“官僚制”公共组织中,权力结构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具有“层级性”或“等级制”的特点,各级各类公共机构是在权力的“层级制”结构中运行的,每一个科层组织的“合法权力”是通过制度保证的,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权力配置改革,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民主参与”制度改革,就是让人民群众能有效地、依法参与到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来,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并能“共享发展成果”。
    这就是说,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前提,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根本前提。只有人民在“权力结构”中具有主体地位,利益的公平分配才具有现实性,社会的稳定和谐才具有“深层次结构的稳定性”。人类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表明,我们人类五千年所面对的社会问题,在性质上大约是相同的,这就是“如何实现社会的公正”问题,而社会主义社会为解决这一历史问题开启了大门,为社会的和谐、和平、民主、公正发展找到了根本路径,这就是让人民参与权力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目前,中国的发展转型正在向这一道路上迈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我们做好“权力配置改革”这篇大文章,中国的方向就能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经济体制转型,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经逐步实现从体制性改革向技术性改革的转变,改革的核心是具有政治经济学意义的“分配制度”改革,目的是追求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消除贫富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从源头上化解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根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就是说,分配制度改革是具有政治社会意义的改革,而不仅仅是纯经济意义的改革,改革过程涉及政治行政体制和社会体制的内容。因此,未来30年,中国改革的重点将是以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目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和实现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体制,“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我们坚定地进行权力配置改革。
    目前,从改革创新和发展转型的全局来看,做好社会体制转型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关键性转型”。而社会体制转型的核心是“民生建设”,是调动“方方面面参与转变的积极性”。为了实现社会体制的有效转型,就必须着力推进政府体制转型,进行权力配置改革。这就是说,政府管理创新是社会体制转型的关键性制度前提,也是有效推进社会体制转型的关键环节。
    一直以来,社会上上下下在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这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政府管理创新。换句话说,能不能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理想,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关键。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本质上是权力配置改革,是公共政策制定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公共财政与预算制度三项关键性的制度改革,改革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是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或民主化程度。
    因为无论是改善和保障民生,还是公民参与转变的积极性,前提是必须在体制上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也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公共精神的公共政策,选出符合人民意愿、清正廉洁、对人民负责的干部,制定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公共财政与预算,也才能最终推进社会体制转型,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与经济持续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