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

假话的魅力

以稿换稿】  作者:吕秀娟   发布:2014年01月22日   阅读:

  假话的名声,历来是臭的。臭归臭,却不影响它的繁衍。观察一下历史的剖面,到处充斥着假话的遗骸。而在现实,假话同样作为文明的影子而存在。说人家臭,又跟人家拉拉扯扯,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假话就像那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假话与臭豆腐的某种相通,也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渐了悟的。秦时,赵高想造反,怕别的大臣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把一只鹿献于二世,说:这是马。随声附和者靠一句假话就保住了性命,而指鹿为鹿者便掉了脑袋。像赵高这种逼人说假话的主儿,毕竟是三条腿的蛤蟆,少之又少;一般的情况,社会还是提倡说真话的。只是这提倡往往是泛泛而论,具体到某个人、某件事,还是认真不得。真要响应号召,就容易自讨苦吃。
  乾隆年间,皇上让大臣们举荐直言者。有人觉得翰林院编修杭世骏善于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力荐。那杭世骏好容易捞着一把表现的机会,遂直言:“我朝统一久矣。朝廷用人宜除满汉之见,满洲人督抚过多……”乾隆听罢,龙颜大怒,拟死。后经众大臣苦苦哀求,杭世骏才捡条命,饭碗却给砸了,只好回乡教书谋生。类似的人生体验一代一代积累下来,人们自然习惯用假话来保护自己,以减少受伤害的概率。而真话的处境就不大美妙,即便是正人君子,有时也不得不把它当壁虎的尾巴,万不得已也是要甩掉的。
  假话的流行,不仅因为它能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为人涂上保护色,还因为它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人们开假话作坊,通常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实惠。经商者,可获厚利;为官者,可获升迁;为文者,可获名气。各色人等,只要孜孜以求,运用得当,总会有所得的。现在是市场经济,只要有利可图,万物皆为商品,假话市场也空前繁荣起来,经过几代手段包装的假话品种齐全,人见人爱。
  假话有如此效益,生意怎能不红火?现在很多人靠真话办不成事,就拿假话对付,竟然屡试不爽,想什么有什么,要什么便是什么。人与人交往,说假话者捡了便宜,自然要继续假下去。而说真话的人吃了亏,恐怕也会由此大彻大悟,让假话成为须臾不可离的秘密武器。
  人生在世,要说多少话,没人做过统计。一个思维正常、具备发音能力的人,社会有交流的需要,个人有表达的欲望,三寸不烂之舌每天伸缩跌宕不止,有意无意,迸出几句假话在所难免。况且,假话也不都是狼外婆。特殊情况下,出于善意的目的说一两句假话也不是没有可能。然而,倘若假话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刻意追求,那肯定是社会哪个地方出了毛病。要想清除假话,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一是说真话不留后遗症,更没有性命之虞,消除假话的保护功能;二是让假话退出商品序列,达不到功利目的,从而把种种实惠留给真话。做不到这两件事,让人们返璞归真,那也是难事。
 

【来源:互联网络】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