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十万疑问>> 生活科普

生活科普

庙宇为何称“寺”?

以稿换稿】  作者:李莉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庙宇称寺的历史始于东汉,到了南北朝,就更加普遍了。据史料记载,佛教是在西汉末到东汉初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汉明帝永平年间,有人到西域求佛法,在月氏(今新疆伊犁河一带)见到天竺(今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便迎入中国,用一匹白马驮着经书佛像到达河南洛阳。由于是来自外国的贵宾,照例由大鸿胪负责接待。当时,官府所在地都叫作“寺”,如大理寺、太仆寺等。所以他们就住在大鸿胪寺。因为这两个僧人要在中国传授佛法和翻译经书,所以,朝廷次年就专门修建了一处宾馆性质的处所安置他们,并以驮经来的白马命名,所以称“白马寺”。后来,慢慢地又兴起了夫子庙、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等,敬奉的都是有功于国的历史人物以及中国独有的神祗,与佛教有别,所以均不称“寺”。这就是寺与庙明显的区别。
   

【来源:整理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