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出彩,演讲动听
【以稿换稿】 作者:李伟华 发布:2014年10月09日 阅读: 次
期中考试过后,学校在操场上举行总结表彰大会,全校师生都要参加。由于前几位领导讲话没有什么新意,同学们听的一点兴致也没有,纷纷交头接耳。这种局面,一直到市教育局的谢书记开始演讲,才有所改观。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有情,更在校园内。时代先锋相逢醉,浊酒一杯迎新锐。同学们,今天,我虽无浊酒,却有很多心里话,想说给同学们听。也许同学们会说,你这个老头子会有什么心里话和我们说呀。呵呵,‘老糟里面出新酿’,今儿个我与你们来个‘苏三上公堂——句句是实话’。你们愿不愿意听呢?”
精彩的开场白,立即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会场慢慢安静下来。谢书记又讲了:
“说起做思想工作,同学们立即会想到上政治课,的确,思想工作,做起来确实难,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很不愿意听那些枯燥无味的说教,暗地里却非常用功。但是,现在有些同学是‘上课睡觉,下课打闹,回家坐车,晚上游戏’,生活比小资还小资。提知识,一问三不知;聊明星,头头是道……”
谢书记声若洪钟,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句句敲打着学生们的耳膜。
“有的同学,你叫他往左,他偏要往右;你叫他往右,他偏要往左。这个犟劲啊,你们知道像什么吗?有什么结果呀?”(有些同学在下面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有的同学说得很好,像斗牛场上斗红了眼的牛,结果是蒙着红头巾乱撞。撞缺了角,撞伤了身体,累坏了自己,有什么好啊?而有的同学看见墙壁就知道转弯,改正了错误,提高了自己。那滋味,不就是‘农夫山泉,有点甜’吗?”
随着演讲的深入,渐渐地,会场上忽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忽而爆出阵阵掌声,忽而又满场一片开心地笑。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老师和学校领导们也饶有兴致地竖起了耳朵。一个小时的演讲,好象一下子就过去了。
“数光阴,莫凭栏。拂故尘,迎新燕。翻检旧书笺,一笑了然。春风尽染玉关前,霞光普照艳阳天。试洗却无奈从头起,犹未晚。谢谢大家!”
演讲结束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一场期中总结表彰大会,给人的感觉前后截然不同,取得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显然,这和台上的领导会不会演讲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谢书记的演讲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引起大家强烈的听的兴致呢?
一、语言优美,引起听众兴趣。优美生动的语言,往往能带给听众听觉上的快感,而且还能使演讲者给人知识渊博的印象,从而引起听者的注意,激发他们听的兴趣以及探究的愿望。演讲中,谢书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整个演讲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增强了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开始,谢书记结合当时的季节天气,仿拟范仲淹的《苏幕遮》,优美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在中间和结尾,演讲者适时引用诗词、俗语、俚语、歇后语、方言土话、广告词等,使整场演讲异彩纷呈,不落俗套,既愉悦了听者的耳朵,让他们获得审美享受,也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
另外,谢书记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不听话的倔强学生比做“斗红了眼的牛”,如此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增加了语言的吸引力,还对学生起到了警示作用。这比讲枯燥的大道理有趣得多,自然也更受听众的欢迎。
二、语言亲和,把握听众心理。一场演讲,听众愿不愿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讲者能不能使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引起对方的共鸣。同一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说的是套话、虚情假意的话,就会让人反感,相反,说坦率真诚、发自肺腑的话,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演讲一开始,谢书记先称自己为“老头子”,用自嘲的方法,让学生感觉到了他的随和,同听众拉近了距离。然后,再用“同学们,今天,我虽无浊酒,却有很多心里话,想说给同学们听”这样朴实真诚的话语,加上“你们愿不愿意听呢”的商量口气,让学生立即产生了亲近之感,让他们觉得,站在台上的不是什么领导,而是一位年长的朋友在和他们平等地交谈,从而增强了认同感,并自觉以同样真诚的态度相回应。
而后,谢书记将心比心,“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很不愿意听那些枯燥无味的说教”,站在学生的角度说明问题,以宽容理解的态度来与学生对话,自然就让听惯了老师和家长说教的学生们,觉得被理解,从而心生感动,愿意倾听了。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走上央视权威讲坛第一兵
- 下一篇:善于取舍材料,让演讲主题更鲜明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