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演讲辩论>> 演讲写作

演讲写作

经典故事文章素材精选汇编共200例(121-140)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2年09月26日   阅读:


    121、被斥责的勤奋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
    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
    勤奋的学生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在传遍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
    如果说智慧是创造的源泉,那思考便是智慧的起点。

    122、苦难是道加法题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扩张成了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
    有记者采访他:“如果你出生在城市,受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你现在的成就会更大。”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也许可能。但我相信,如果我不时生活在农村,没有经受过那么多苦难,而像其他城市人一样有衣穿,有房住,有人看得起,我会心安理得地过下去,绝不会开办自的家庭作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要感谢生活。”
    苦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苦难,幸福也并不意味着永远幸福。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美国曾对一千位富翁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大都出生在普通人的家庭,甚至有一部分少年是在黑人区里度过的。生活有时真的像魔术,会变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涵着无尽的契机,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减法题,那么答案你已经知道,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加法题,那么演算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无穷数。

    123、一加一可以大于二
    一个犹太人如此教导儿子:“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加1等于2的时候,你就应该想到大于2。”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而产生的大堆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人应标,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
    犹太人的儿子当时正在法国旅行,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终止了休假,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他一言不发,立即与政府部门签下了协议。
    消息传开后,纽约的许多运输公司都在偷偷发笑,他的许多同僚也认为废料回收吃力不讨好,能回收的资源价值也实在有限,这一举动实乃愚蠢之极。
    当这些人在看笑话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旧木料则加工成底座,废铜、废铝的边角料则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他甚至把从女神像身上扫下来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
    这些废铜、边角料、灰尘都以高出它们原来价值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卖出,且供不应求。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商业化的社会永无等式可言,当你抱怨生意难做时,也许有人正在点钞票而累得气喘吁吁。这里面的奥妙在于:你认为1加1等于2,而他则坚持1加1可以大于2。

    124、沃尔玛:不看文凭
    排名全球500强之首的美国零售帝国沃尔玛,被管理界公认为最具文化特色的公司之一。《财富》杂志评价它“通过培训方面花大钱和提升内部员工而赢得雇员的忠诚和热情。管理人员中有60%的人是从小工做起的。”在沃尔玛,很多员工都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拥有一张MBA文凭,并不见得能够赢得高级主管的赏识,除非通过自己的努力以杰出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但这并不是说公司不重视员工的素质,相反,公司在各方面鼓励员工积极进取,为每一位想提高自己的员工提供接受训练和提升的机会。在一般零售公司,没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根本不会被考虑提升为经理,而在沃尔玛,经过六个月的训练后,如果表现良好,具有管理好员工、管理好商品销售的潜力,公司就会给他们一试身手的机会。先做助理经理,或去协助开设新店,如果干得不错,就会有机会管理一个分店。因此,今天的沃尔玛公司的绝大多数经理人员,产生于公司的管理培训计划,是从公司内部提拔起来的。

    125、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
    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国际上著名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出,电话公司因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后来,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稿约不断,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定金就支付给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大富翁了,可他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中度过的。
    斯蒂芬?金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时间是例外的,不写作。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国庆节)。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学术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勤奋出灵感。”

    126、失败不是句号
    有家企业招聘文职人员,招聘过程十分简单,就是让每个应聘者讲一则生活、工作中失败的故事。应聘者当中,不乏博士、硕士,但最后他们都被一位中专生击败。
    这位中专生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她说,她中专毕业后,来到深圳,应聘在一家公司任秘书。公司很大,员工也多,每月中旬老板都要例行向员工讲一次话。有一次,老板的秘书出差,讲话稿由她起草。写好之后,老板忙于事务没有看稿,时间到了便匆匆讲了,结果读错了几个字,引起哄堂大笑。老板很生气,便将她辞了。
    经打听她才知道,老板的文化程度不高。当年老板闯深圳的时候,仅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为此,她自责自己,要是在那些难认的字的旁边注上同音字就好了。
    “这不是你的错。”有人同情她说。“不是我的错,但至少说明,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秘书。因为秘书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吃透领导,我对他了解不够,就是我的错。”“那是你应聘的时间太短。”又有人为她辩解。“这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我的工作主动性不够。”
    这时,总经理宣布她被录取了。

    127、中国的各种别称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名除“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渥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128、给中文一点空间
    近日,全国高等语文教学及教材改革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20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一致呼吁,希望社会和高校能多给中文一点空间。尽管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由于定位模糊而广受争议,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被一再压缩甚至被相当部分高校取消的大学语文获得重新定位。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在不少高校的理科院系,大学语文一再被挤压,甚至被取消。大学语文的教师队伍也日益边缘化,他们往往学历最低,职称最低,自我评价也最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近几年来理工科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大下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近段时间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王宁深有感慨地说,无论现在的大学生学什么专业,打算将来做什么职业,都不能让他们对中文陌生,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陌生。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呼吁,汉语教学日趋尴尬,希望能多关注一下大学语文。“我们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他们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如何,就没人管了。”这听起来有点荒唐,但却是事实。专家们指出,一方面是汉语的国际地位在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成为热门专业,一方面是国内汉语教学的地位在下降,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下降。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不无忧虑地提到,现在的大学生读书很少,尤其不读经典,大都是看杂志或是上网浏览信息;对于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英语,其次才是专业课,用在英语上的时间是专业课的六倍以上。他表示,要给中文一点空间,不然,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

    129、读书是一种回味
    之于读书,回味似乎更隽永更厚重。回味,可造心境。在慢慢掂量中,在细细思量里,读书人款款走进智慧的芳圃,采撷思想的精华,畅然有了不受名缰利锁束缚的自由。明代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会无一点尘。”不断诵读,不断回味,还怕品不出书魂、书香、书韵?
    回味,需要反复咀嚼且品味。回味书中的情节、细节,哪怕是一句话,有时都可令读书人以为哲理无穷,视为至宝。
    回味,有时妙不可言。所谓“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伤感处,止不住泪眼模糊;激愤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乃回味的一种境界。
    有人提出,读书最好是进入边缘状态,既能深入其中,又能冷眼旁观。实现这一目标,回味乃是良方。如果说,回味是一种杂糅、磨合、交流的手段的话,那么让各种风格与精神资源之间进行反复捣弄,这样就能让读书人的思维显得饱满,其精神世界富于弹性。

    130、别剥削孩子的劳动
    据媒体报道,深圳一小学近日开展体验教育,专门组织学生争当“皮鞋美容师”和“小小按摩师”。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孩子们平时得给老师擦皮鞋和按摩。学生们的“服务”,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也引起了各方的争议。
    如果把学生这种“服务”的对象换成自己或父母,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因为,自己擦自己的皮鞋,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如果是给父母擦皮鞋或按摩,是报答养育之恩,为父母分担劳动,也理所应当。可是,对老师就不同了。师生的关系是教学关系,不能让学生进行无偿“服务”。老师自己也知道“擦皮鞋和给人按摩都是很脏、很累的活,一般没人愿意干。”老师平日要得到这些“服务”,要么花时花力自己动手,要么花钱获得,而现在却无偿从学生这里得到,这是不公平的。
    学生的任何劳动只要不是出于公益目的,校方和社会都不能无偿占有。该校“开展体验教育”出发点是好的,但忽视了这实质上是老师对学生劳动的一种不平等“剥削”,因此这种做法是不妥的。

    131、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
    “每当我们翻开书页,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的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千百年来,人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提升品位,也藉此得到生活的力量。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阅读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的基本途径。然而,在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构筑的声光世界中,孩子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近年来,据统计,11岁的英国学童只有60%达到应有的读写能力。据全美阅读评量结果,美国内陆地区几乎有70%的四年级学童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中国青少年的阅读现状更令人忧虑,据《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9个月时就开始阅读,而中国儿童则普遍要到2-3岁左右才开始阅读活动;美国儿童在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儿童平均到8岁(小学二年级)才能达到这个水平;美国孩子的年阅读量是3万字,中国孩子的阅读量是每年5000字,只占他们的六分之一。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如果不在青少年时期培养起这一能力,那么他们“以后会遭遇到读写的困难,且困难之高,将难以应付今日世界的需求。”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世界各国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在青少年中纷纷发起了阅读运动。英国1998年到1999年开展了阅读年活动,这一年里,政府额外拨出了1亿1500万英镑的购书经费,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共增加新书2300万册;从1998年9月的新学年度开始,小学每天都有一小时的语文课程,专门用来提升读写能力。阅读年活动所点燃的阅读热情至今仍在继续,原本到处可见的阅读年标语“读书吧”,如今又变为“继续读下去”。在美国,布什上任后,提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将“阅读优先”作为政策主轴,拨出50亿美元的经费,希望在5年内让美国所有学童在小学3年级以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布什夫人也推出“阅读、阅读再阅读”计划,提醒天下父母,必须在孩子童年时为他们铺设一条经由阅读而成功学习的道路。早在10年前,日本政府就积极推广儿童阅读运动。2001年底,日本专门颁布了儿童阅读推进法,并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这个自古以来就有着重视儿童阅读传统的国家,也于2001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在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全国200多家少儿报刊社的倡议下,开展了全国少年儿童“每天课外阅读十分钟”活动。这次活动历时1年半,有30万所中小学校近2亿人参与。这个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先例,其深远的影响是令人期待的。
    “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们最好的东西,就是独立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而终身学习能力将成为每个人最大的保障。“不让一个孩子在阅读能力方面落后,这是关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责任性、迫切性的呼唤。”让我们共同携手,将培养青少年阅读能力的文化工程进行到底!

    132、邰丽华:用生命舞蹈的聋哑人
    与杨丽萍演绎的《雀之灵》不同,聋哑艺术家邰丽华创造的是一只清丽、温婉,总在不经意间为人们绽放无比绚烂之后又在刹那间将一切归于平淡的人间之鸟。这位年仅25的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演绎动人神韵的。舞蹈,对于她来说,是儿时的嬉戏,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码。她将自己变成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吃饭和睡觉,其它时间都在舞蹈。音乐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剂,正是靠着音乐的刺激,舞蹈家们才将自己所有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为躯体的流动。对于处于无声世界的邰丽华来说,要让舞蹈和节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她用心去伴奏,她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
    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应邀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邰丽华作为唯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
    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引起轰动。2000年9月18日,富丽堂皇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邰丽华又以充满激情的舞蹈,赢得了观众,观看演出的还有本届联大主席和众多联合国高官以及43个国家驻联合国使团的官员。
    邰丽华以其“孔雀般的美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同肤色的观众。她凭着自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成了我国唯一一位登上世界两大著名“艺术圣殿”的艺术家。

    133、向你的敌人敬杯酒
    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鰲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是他们逼着朕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我感谢他们。”
    一个人身价的高低,就看他的对手。对手总会给你带来压力,逼迫你努力地投入到“斗争”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在同对手的对抗中,才能真正地磨练自己。从这一意义上说,你的敌人是你前进的动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剂。

    134、最坚强的东西
    世间最坚强的东西是什么?是血肉之躯里深藏着的意志。摆在面前的有这样一个人的履历:他,21岁时做生意失败;22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24岁时,做生意再次失败;26岁时,爱侣去世;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曾想到自杀;34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6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一次落选;52岁时,当选美国第16届总统。
    这个人,就是阿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135、愚顿的力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从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顿且软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两英亩左右的空地,给他倆同样的工具,让他们在其间比赛挖井,看谁最先挖到水。
    愚顿的人接到工具后,二话没说,便脱掉上衣干起来。聪明的人稍作选择也大干起来。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人均挖了两米深,但均未见到水。聪明的人断定选择错了,觉得在原处继续挖下去是愚蠢的,便另选了块地方重挖。愚顿的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着,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顿人只挖了一米,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深。愚顿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着,而聪明的人又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就又选了一块地方重挖。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顿的人挖了半米,而聪明人又挖了两米,但两人均未见到水。这时聪明人泄气了,断定此地无水,他放弃了挖掘,离去了。而愚顿的人此时体力不支了,但他还是在原地挖,在他刚把一锨土掘出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股清水汩汩而出。
    比赛结果,这个愚顿的人获胜。爱因斯坦后来对学生说,看来智商稍高条件优越、聪明强壮者不一定会得到成功,成功有时需要一种近乎愚顿的力量啊!

    136、选择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正面回答,却让他们走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要求是选摘一个最好最大的穗。
    第一个弟子没走几步,就看见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穗,高兴地摘下来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的那个大,但已经没有机会,只得遗憾地走完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要提醒自己,后边还有更好的。可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边两个弟子的教训。当走过全程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个美丽的穗。虽说,这穗不是田里最好最大的一个,但对他来说,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137、科学史上因语文而失误例谈
    ①美国化学家路易斯于1916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共价键理论,但在本世纪20年代曾一度被称为朗缪尔理论。原因是路易斯虽很聪明,但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他提出功价键理论后,并未引起多大反响。致使这一理论濒临泯灭的困境。幸亏三年后,一位思想敏锐的化学家朗缪尔看出了共价键理论的重大意义,于是,一方面凭借生动活泼流畅的文笔在有影响的《美国化学学会志》等刊物发表系列论文,一方面又以滔滔不绝的口才在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上多次发表演说,终于使这一理论走出了困境,得到普遍承认。
    ②现在举世公认,美国科学家维纳是信息论的创始人,因为他在上世纪50年代对信息论做了系统阐述,并建立了维纳滤波理论和信号预测论。可早在30年代就提出信息论的竟是中国数学家申农。最先提出信息论的却没有成为创始者,其原因固然很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申农未能充分利用语文工具对信息论进行系统阐述和广泛宣传,该是原因之一。
    ③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早在1873年就已经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由于他在论述这一现象时,用语晦涩,致使这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在长达26年的确时间里被束之高阁。后来幸亏了酷爱诗歌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以他特有的形象思维和精练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才使这一重大科学发现公之于众。

    138、老报纸的价值
    旧报纸,若是卖给收废品的,一斤大约三四毛钱。
    但上海吴江路就有一家老报纸馆专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和《文汇报》等老报纸,上世纪60年代的普通报纸,每张要卖218元,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普通报纸,每张也要卖128元。那些按理说没有收藏价值的普通旧报纸居然还卖得挺火。
    原来,商家打出的宣传是这样的:为自己或者是亲人卖一份生日老报纸吧!颜色已发黄的老报纸配以充满怀旧情调的包装,就有一些历史韵味。顾客主要是二三岁的上海市民,他们或者购买自己出生那一天的报纸,看看自己出生那天世界发生了哪些事,或者卖来赠送给长辈,以引起长辈对青春的记忆。
    这老板叫刘德保,素有收集老报纸的兴趣。他将老报纸的卖点定位于生日礼物上,可谓别出心裁,既雅致,又有韵味;既可以满足青年人对出生那个年代的好奇,又会唤起中老年人对逝去岁月的缅怀。三四毛钱一斤的旧报纸得以卖出每张一二百元的高价,价钱翻了千倍以上,可谓极高附加值了!

    139、最大的不幸
    一个人在他23岁时为人陷害,在牢房里呆了9年,后来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常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竟遭受冤屈,在监狱度过本应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样的监狱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狭窄得连转身都困难。唯一的细小窗口里几乎看不到星点灿烂的阳光,冬天寒冷难忍;夏天蚊虫叮咬……真不明白,上帝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千刀万剐,也难以解我心头之恨啊!”
    73岁那年,在贫病交加中,他终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牧师来到他的床边:“可怜的孩子,去天堂之前,忏悔你在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吧……”牧师的话音刚落,病床上的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我没有什么需要忏悔,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运的人……”
    牧师问:“您因受冤屈在监狱呆了多少年?离开监狱后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恶狠狠地将数字告诉了牧师。
    牧师长叹了一口气:“可怜的人,您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对您的不幸,我真的感到万分同情和悲痛!但他人囚禁了你区区9年,而当你走出监牢本应获取永久自由的时候,您却用心底里的仇恨、抱怨、诅咒囚禁了自己整整41年!”

    140、索尼:不迷信专家
    近几年,日本索尼公司在招聘大学生时,对学校名称采取“不准问,不准说,不准写”的“三不”方针。公司认为,在激烈竞争和多变时代,企业需要各种人才,只有将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开发出新产品。只在少数名牌大学中招聘人才,会使企业失去活力。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井深大说:“我从不迷信专家,专家倾向于争辩你为什么不做或不能做某种事情,而我们经常强调的是从无到有去实干。”因此,索尼喜欢思想敏锐、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创新的人,他们鼓励科技人才“跳槽”,可以在公司任何部门寻找新的职位,“毛遂自荐”参与项目的开发研究。公司认为,这种人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实干家而不是空谈家,有培养和发展前途,应加以重用。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