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史海钩沉

史海钩沉

1807年前的赤壁之戰,各方投入的兵力到底是多少?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8月20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一举确立了三国分立的形势,统一的步伐到此停止。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当时占据北方关东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和占据长江以南的孙权以及荆州部分地区的刘备联军。那么,在此次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兵力到底是多少,在历史上有不少的争论,本文根据历史的记载和一些分析、推论,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其实,对于孙刘联军的兵力,历史上没有什么争论。主要的争论是曹操的军队到底有多少参加了本次战役?

  一. 战前双方态势

  曹操方面:北方的袁氏集团已经全部覆灭,东北亲袁氏的乌桓少数民族集团也在远征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在北方唯一的危险仅剩下了关中地区的马腾、韩遂集团。在南方则有东南的孙权、南面的刘表对曹操构成威胁。西南的刘璋以及汉中的张鲁则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不构成对曹操的直接威胁。其中马腾集团在当时表面上仍是归顺的,对曹操威胁最大的是荆州的刘表集团。由于得到了刘备的支持,其势力正逐步增强:在曹操进行官渡战役前,刘表消灭了归顺曹操的长沙太守张羡(领长沙、零陵、桂阳郡),占领了三郡;203年又派刘备向北进攻,击败过夏侯惇军。因此曹操的当务之急就是消灭刘表集团。自200年官渡战役胜利后,曹操又经过7年的征战,才依次消灭了袁谭、袁尚、袁熙和高干的残余部队,自己的实力也得到了较大的增强。

  刘表方面: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先是拒绝了袁绍南北夹击曹操的联盟要求,在官渡大战中保持中立,又先后派兵攻打和偷袭曹军,结果是两头不落好。总的来看,刘表满足于保住荆州的地盘,做一个地方割据军阀。

  孙权方面:经过多年的经营,兼并了东南地区的各个小割据势力,已经稳固地占有了江东的大部地盘。199年又击败了刘表的大将黄祖,势力延伸到了长江的中游地区,最远已经占领了巴丘(湖南岳阳,由周瑜驻守)。200年孙策去世,孙权以20岁的年纪接过了整个孙氏集团的领导权,经过数年的整顿,在208年再次击败了黄祖,重新占领了长江中游的南岸地区。

  根据军事历史地理学的分析,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它西通益州,东连扬州,北进可直达中原地区,是整个长江下游地区的屏障。自下游进攻荆州很困难,而自荆州顺流而下进攻下游地区则比较有利。因此荆州成为几大军事集团所必争的战略要点。

  二. 战前双方兵力部署

  刘表、刘备军:根据史书记载:比较明确:刘琮投降曹操的军队为7万人,刘琦在夏口的军队有1万人,刘备的部队有1万多人,合计9万多人。

  由于刘表集团处于长江、汉水一带,其水军是主力,但水军在其总兵力中占多大比重,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说明(估计50%左右)。另外,刘备向夏口撤退时在当阳被曹军击溃,估计损失了数千人,因此在战役开始时,刘氏军队有1.5万人左右(位于夏口至樊口一线)。

  孙权军:历史记载也比较明确:孙权派给周瑜的部队为3万人用于同曹军直接作战。当时孙权的总兵力估计为7~8万,但由于部队均分散在各地驻守,一时很难抽调,加上防御曹军在东线进行的三路牵制性进攻,也需要1万多部队。估计孙权自己还带领着1万多人的战略预备队,位于周瑜的后方。

  曹操军:历史上对曹军兵力的说法最为混乱:

  1. 根据曹操给孙权的劝降书,说是大军80万,由此衍生出了曹军83万的说法。但是此说法是完全不正确的:第一,它是曹操吓唬孙权的书面文章,希望孙权不敢抵抗而投降;第二,曹操当时占据的北方总共才有300万的人口,减去50%的妇女,再减去50%的老幼病残,实际能够当兵打仗的人大约只有70多万,还有各州郡县的官吏,发展生产的人力等,曹操能有35万军队就是极限了。

  2.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周瑜向孙权汇报的曹军实力为:曹操的中原部队15~16万人,新收降的刘表军7万,全部军队合计22~23万多人。我认为此数字是比较准确的:第一,这是孙权内部两位最高军事领导人在讨论局势,应当是站在最客观的立场进行的;第二,当时孙权并不想投降,周瑜没有必要缩小曹军实力欺骗孙权;第三,以周瑜一贯对孙权的忠心,应相信其是将真实情况向孙权交底;第四,与当时的各集团实力对比相符合。即使曹军只有16万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军事集团。

  我们还可以根据曹军这一时期兵力的演变进行推断:

  公元200年官渡战役时,曹军总兵力为6.5万人左右。

  此战之后,曹军的总兵力是多少呢?估计7.5万人左右。战前为6.5万,战役中投降过来1.2万,战役本身损失数千。注意:后来俘虏的7万人根据历史记载被曹操全部坑杀了。不能计算在内。

  在以后灭袁的其它各次战役中,还有一些袁军将领率部队投降过来:

  203年4月,袁谭部将吕旷、吕详率部投降;兵力5千人左右;

  204年7月,袁尚部将马延、张凯率部投降,兵力5千人左右;

  204年9月,攻占邺城,东门校尉审荣率部投降,兵力1千人,另俘获一些;

  206年1月,袁熙部将焦触、张南率部以幽州归降,兵力2.5万人。

  还有黑山10万部众的投降,估计也能精选出1万以上的人马。

  这样在打平北方四州后,曹军已经肯定有12万人左右了。加上曹军本身的补充、发展,估计在北方平定后的总兵力为15~16万人(其中亲信率领的精锐7~8万),但不会更多了。

  曹操历来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在统兵将领的运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操的部队一直并不是很多的缘故。另外,曹操曾经3次吃过部队人虽多但不精锐的亏:一次在讨伐董卓时,与徐荣军的交战使曹军溃散,自己也差一点牺牲(幸被曹洪所救);一次在与吕布交战时,3万青州兵被吕布的1万骑兵一冲即溃,自己也负伤险些光荣;第三次在讨伐张绣时,青州兵又被张绣的偷袭打得溃不成军,不仅自己的两个孩子和猛将典韦战死,自己又差一点完蛋。

  此后,曹操就一直坚持使用数量少但非常精锐的部队。即使遇到象主将阵亡的情况,部队也不会溃散(比如在汉中定军山的夏侯渊军)。唯一的例外就是本次战役中,曹操直接使用了新投降的荆州水军,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曹操自己没有水军,不得不用。第二,曹操为了尽快消灭刘备,来不及整编和训练这支水军。第三,曹操是准备用这支水军去攻打刘备的,而刘备的水军比较弱小。曹操也知道这支水军不是周瑜水军的对手,所以在赤壁一遇到周瑜军,曹操就避而不战。但是,曹操还是最后一次吃了兵不精锐的大亏。就是这支水军导致了其一生最大的失败。

  三. 整个赤壁之战过程和参战兵力分析

  整个战役应称为荆州战役比较合适。因为赤壁(乌林)之战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战斗。荆州战役自208年7月开始,到209年11月结束,共历时1年零4个月。其中的赤壁(乌林)之战自208年10月到11月只进行了2个月不到的时间。

  战役进程简介:

  第一阶段:前哨战。208年7月,曹军集结开始向荆州进发。9月,曹军到新野。刘表的继承人刘琮率7万军队投降,曹军继续推进。驻守樊城的刘备率陆军开始向南面的江陵撤退,并令关羽率水军数百艘船由汉水撤退;曹军进至襄阳,发现刘备已撤走,曹操即亲率5千精锐骑兵昼夜兼程三百里,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刘备军在慌乱中被击溃,刘备抛弃家小仅率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等几十名骑兵逃走。损失兵力数千人(注:刘备共有1万军队,估计水军占了50%。刘备不会把部队全交给关羽用船运走,应是水军由关羽带走,陆军由刘备带领沿陆路撤退。长坂坡一战刘备的陆军基本损失完了)。刘备放弃撤向江陵的想法,改向刘琦所在的夏口撤去。曹军占领整个荆州。

  第二阶段:孙刘联合。

  曹操由于占领荆州太过顺利,于是就想采用同样方法吓倒孙权,兵不血刃地使孙权臣服。他向孙权发去了劝降书。经过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人的努力,挫败了投降派,终于促成了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联盟。孙权任命周瑜为都督领兵3万 挚 曹军的进攻。曹操的谋士劝其不应匆忙进攻孙权,应先将荆州稳定,再加强水军,到那时江东可不战而曲。曹操未采纳。

  第三阶段:交战。

  曹操的计划是:兵分两路进攻刘备所在的江夏郡(夏口到樊口一带),先消灭刘备,再视情况进攻孙权。为防止孙权支援刘备,另派三路人马在东线进行牵制性的进攻。

  孙权的计划是:以周瑜、程普为正、副都督,领兵逆江而上,越过刘备军,迎战曹军。另安排三路部队分别抵住曹军的东线佯攻部队。自己在集结一些部队作为周瑜的支援。估计孙刘联军还有一个联合作战计划:是周瑜军沿长江而上攻击曹操亲自带领的西路军,而关羽、刘琦的部队部署与江夏郡防御曹军北路军自汉水而来的进攻。

  曹军西路自江陵顺长江东进(沿长江两岸,水军居中),北路自襄阳顺汉水南下,两路会攻江夏的刘备军。208年10月,周瑜率军逆江而上迎击曹军。10月10日两军先头部队在赤壁遭遇,发生小规模交战。曹军被击败,撤退到江北。周瑜军在江南与曹军形成对峙。曹军发生瘟疫,许多北方士兵得了病,战斗力大减。于是曹操在北岸的乌林一带扎下大营,准备休整部队,开春再战。周瑜军数次渡江挑战,曹军均不应战。周瑜根据曹军战船均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制订了火攻的计划。

  208年11月13日,周瑜军利用计偷袭成功,烧毁了曹军许多战船。同时连带烧

  着了曹军的陆上大营。周瑜军趁曹军混乱,立即登陆向曹军猛攻。曹操看到局势无法挽回,便下令烧毁剩余战船后向西撤退,由于天降大雨、道路泥泞,曹军丢弃了所有辎重才通过了华容。这时,张辽、许褚带领骑兵赶来接应,这才逃回了江陵。曹操逃回后,留下曹仁、徐晃防守江陵,乐进防守襄阳,自己率领其他将领撤回了北方。周瑜军击败乌林的曹军后继续逆江西进,在巴丘一带,又发现并攻击了曹军西路X的运输船队,曹军将领烧毁船队后逃走。瑜军到达江陵南岸,与曹军隔江对峙。同时派兵2千攻占了夷陵。刘备军在江夏一带,看到周瑜击败了曹军,也趁势对曹军进行追击,俘获了许多的士兵和物资。后又趁周瑜在江陵与曹军对抗的时候,南下占领了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郡。一年后,曹仁防守江陵已经非常困难了,经曹操同意放弃江陵北撤襄阳。整个战役到此才全部结束。

  四. 赤壁(乌林)之战的实际交战兵力分析

  赤壁之战真正的作战地点为长江北岸的乌林,南岸的赤壁只是一开始遭遇战的地点。因此称乌林之战更确切。但为与通常的说法一致,本文仍采用赤壁之战。在本次战役里最关键的赤壁之战中,双方的实际交战兵力是多少呢?请看以下分析:

  周瑜军:3万,估计其中精锐水军占50%左右。刘备军主力在汉水以东没有参战(只有刘备跟随在周瑜军中)。证明为:第一,赤壁之战后周瑜军到江陵,周瑜派甘宁与刘备率兵2千攻打西面的夷陵。如果刘备自己有兵,怎能跟着甘宁带如此少的兵去作战?第二,所有有关关羽、张飞和赵云的正史均未记载他们参加赤壁之战。第三,如果刘备的1.5万人(号称2万)参加了作战应当起很大的作用,而刘备就不会在后来低声下气的亲自跑去求孙权多给一些地盘了。第四,根据后面的分析,赤壁曹军仅为4万人,如果刘备军主力参战,双方兵力就相当了。而根据史料记载周瑜军是少于曹军的。第五,根据史料周瑜军到达樊口刘备驻地时,刘备问周瑜带来多少兵,周瑜说有3万,刘备感到有些少。而周瑜对刘备说:放心,请看我如何破敌吧。而不是说咱们共同破敌吧。第六,关羽的水军一直驻守在汉水附近的汉津,曹操准备派徐晃和满宠前去攻打,直到曹军撤退,刘备才命令其沿长江南下。第七,刘备军主力驻守夏口一带主要是准备防止曹军北路X自汉水向南的进攻。

  曹操军:4万左右,其中新收降的荆州水军占50%左右。原因是:参加赤壁之战的只有曹操的西路X,其他部队根本不在此地,没有参战。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只有曹操亲自率领的一支部队参加了赤壁之战。

  首先我们分析当时曹军的部署情况如下:

  西路:统帅曹操,谋士:荀攸、贾诩、陈矫、董昭、陈群等,

  虎骑、龙骑、豹骑宿卫军将领:许褚、曹真、曹休,

  奋威将军满宠,横野将军徐晃,水军都督蔡瑁,水军副都督张允,

  北路:护七军都督赵俨,奋威将军程昱,丞相军祭酒杜袭、袁渔,

  虎威将军于禁,荡寇将军张辽,平狄将军张郃,

  平虏将军朱灵,折冲将军乐进,扬武将军路招,

  奋威将军冯楷,水军先锋讨逆将军、江夏太守文聘,

  东路牵制性进攻部队:破虏将军李典自合肥进攻庐江郡,

  平东将军陈登进攻丹阳郡,

  威虏将军臧霸进攻吴郡,

  荆州留守及运输部队:征南将军曹仁,厉锋将军曹洪,军粮督运使夏侯渊以及李通等。

  曹军的北方精锐部队均由曹操的亲族将领和其他著名将领直接统帅,比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张辽、张郃、满宠、于禁、乐进、李通等均每人亲率5千人左右的精兵。这就相当于现代,曹操是总司令,各位将军是直接带兵的军长、师长。我们只要看看各位师长在什么地方,就可以知道其部队所在的位置了。曹操决不会将军长、师长留在某地,而将他们所带的部队全由自己亲自带领。因此分析曹军兵力部署的最好办法就是看其主要将领在哪里。

  曹操的军队是按以上所述进行部署的吗?分析如下:

  曹军的北路X:部署位置史料没有准确的记载,但必定是在距离曹操较远的地方。因为根据《三国志赵俨传》的记载,为了统一协调、指挥此路7位重要的将军,每位将军每人带领5千北方陆军,加上文聘的1万水军,共计4.5万人。估计他们正准备自襄阳沿汉水南下,但是距离赤壁还很远,而且中间也没有道路,故没能参加此次作战。

  曹操在西路的重要将领仅有徐晃和满宠,其余的重要将领均不在曹操身边。另外就是宿卫军了。宿卫军不会超过1万人(由曹真、曹休带领,许褚当时不知为何不在军中),加上徐晃、满宠的各5千人,因此西路的北方陆军仅有2万人。曹操的西路还有两位将领:荆州水军的蔡瑁和张允。此二人带领的都是水军,不会是曹操从北方带来的精兵。我万军队中有一半的水军,则投降的水军共有3.5万

  人。荆州水军的三员大将是蔡瑁、张允和文聘,因此他们每人带领1万多水军是比较合理的。另有数千水军负责水路运输的保护(当时不在赤壁,后来才被周瑜军击败)。另外荆州水军三分之一在汉水,三分之二在长江也比较合理。所以曹操西路X的水军大约有2.5万人。故曹操的西路X构成为:2万北方陆军加2.5万新投降的水军,共4.5万人(与北路差不多)。

  曹军在江陵、襄阳、樊城、当阳一线的守备军及运输部队:曹仁、曹洪、李通3位重要将领各5千兵,加上粮草使夏侯渊的5千人(见《三国志曹仁传》),合计2万人。

  东线牵制性进攻部队:3员将领分三路各5千人,合计1.5万人。

  曹军的北方留守部队:

  中原许昌留守荀彧:5千人,防备关中的夏侯惇军5千人,合计1万人。兖州和徐州地区留守:5千到1万人新收复的北方四州留守部队(估计):并州刺史梁习5千人,幽州焦触、张南1.5~2万人,冀州高览、贾信等1万人和青州5千人,合计3.5~4万人。另外,估计荆州新投降的陆军3.5万人,因战斗力差正在进行整编训练,没有参加作战。

  以上部队共计为21~22万。因为前面分析过,曹军北方部队的兵力是在15~16万,加上荆州的降军,总兵力为22~23万,是非常吻合的。以上基本包括了当时曹操手下的所有统兵大将。

  五. 新的观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就局部的赤壁之战而言,双方的实际兵力对比为4万比3万,曹军占优(如果刘备军参战,就不是曹军兵力占优了)。但曹军的2万水军是新投降的,军心不稳、士气和战斗力都不高,而战斗力强的2万陆军又不善水战还得了瘟疫。

  为什么以善于用兵著称的曹操会只带很少的部队去进攻呢?分析原因是:

  第一, 曹操根本不是想与孙权军作战。曹操历来的战法是先挑弱的打。曹操很明白,在当时根本没有战胜孙权军的把握:其自己训练的水军还没有达到实战的水平,仅仅依靠新投降的荆州水军是打不过孙权的(年初,孙权刚刚击败了刘表大将黄祖的水军)。

  第二, 曹操知道,如果不能在刘备弱小的时候将其消灭,必成心腹大患。因此,曹操此次作战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两路夹击江夏的刘备。由于刘备仅有1.5万人,加上刚刚在当阳遭到惨败,曹军的两路大军9万人是完全可以将其消灭的。

  第三, 曹操所犯的错误是:没有想到孙权会帮助刘备出头,来迎击曹军的进。

  刘备的防地在孙权的西面,曹军本应先遭遇刘备军,而后才能与孙权部队相遇。根据当时的实力分析以及以后的历史发展,都证明:没有刘备的帮助,孙权凭自己的实力一样能够守住江东的地盘;而刘备如果没有孙权上前挡住曹军,他必然是被消灭或流亡到交州之类的偏僻地区,再想东山再起就基本不可能了。这也就是刘备为什么天天派人站在樊口(当时刘备的驻地)的长江边上,盼望着周瑜军早日到来。因为如果是曹军先来,刘备就只能自己与曹军作战,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四, 曹操为防止孙权可能帮助刘备,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给孙权写劝降书,夸大自己的兵力,企图吓住孙权,使其至少暂时不敢帮助刘备来迎战;其次又在东线派出三路部队作出攻打孙权后方根据地的样子,希望孙权收缩兵力自保;另外曹操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匆忙开始进攻,也是为了赶在孙权帮助刘备之前就将其消灭掉。

  曹军在此次作战中损失如何呢?分析认为:

  第一, 曹操的西路有4万人参战。此战中,水军2万全军覆没是没有问题的:战船全部烧光(周瑜烧的加上自己烧的),水军又是新投降的,估计除了被烧、杀死和俘虏的以外,其余的都四散逃命了;2万陆军是曹操的精锐,不会溃散,估计被烧、杀、病死、被俘以及逃跑途中践踏而死的有6~7千人,总计2.7万人。

  第二,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是曹军损失大半即三分之二左右。这与上面的分析很吻合——4万的三分之二大约为2.7万。

  第三, 如果这个“大半”是指曹操全军,那就太不可思议了:首先荆州和北方的防御部队根本就不在作战地域,也就不会有损失;其次,曹操的北路军还没有与孙刘联军交战也不应有什么损失。

  第四, 而如果是曹操全军22万人损失太半,将只剩下7万多人,估计曹操就该得到与前秦符坚一样的下场了。之所以曹军很快又恢复了元气,并在2年后就西进关中消灭了马超、韩遂集团,就是因为赤壁之战并没有对曹操的陆军造成重大的损失。

  第五, 整个荆州战役的损失还包括:水军的运输保护部队数千人,以及后来江陵攻防战的损失数千人。

  所以说,曹军在赤壁之战中的实际损失为2.7万人,整个荆州战役的损失为3.5万人。即使这样,这也是曹操一生中损失最大,失败最惨的一次战役了。

  为何曹操在损失了3万多人后就放弃了南进的想法回北方了呢?分析认为:

  第一, 曹操到江陵后,统计损失发现:进攻江东必须的水军损失了2.5万人,仅剩下1万新投降的水军是无法再向江东进兵了。这是停止进攻的最关键原因。

  第二, 精锐的陆军虽然损失不大,但经过此战发现他们不适合南方的气候和地形。

  第三, 曹操在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候遭此大败,有些心灰意冷。

  从曹操后来的部署来看,他还是准备积蓄力量后再发动进攻的。根据军事地理学的理论,如果要进攻江东(即长江下游地区),则必须占据荆州的江陵。因为占据江陵,长江天险就不再是下游独有的,而是共有的。而且自江陵顺流而下对下游地区占据地利的优势,这是下游地区所不能容忍的。

  这就是为什么当曹仁坚守江陵一年多,而周瑜则一直不停地进攻之原因。

  其实,这也是后来孙权偷袭关羽的最根本原因:当刘备很弱小时,关羽占据江陵不构成对江东孙权集团的威胁;当刘备占领了四川,具有了与孙权相当的实力时,这种威胁就显现出来了。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有的学者不理解孙权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偷袭关羽,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军事地理学。决不是因为不娶女儿、抢了一些粮食这等小事,以孙权的胸怀是不会因这些小事与刘备翻脸的。

  在曹操决定放弃江陵北撤后,就等于暂时放弃了继续进攻江东的想法。因为襄阳是保卫中原的第一道防线,但不是进攻长江以南地区的理想基地。周瑜在夺取江陵后也不再继续进攻——因为对江东的威胁解除了。

  唯一的疑问:曹操的北路军当时干什么去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曹操的北路军是与西路军安排好的,准备同时到达江夏。由于周瑜军是迎上前来,结果西路军先开始了作战,而北路军还在汉水一带向南开进途中。

  不过,即使北路军在赤壁,曹军也无法赢得胜利,只能是增加部队的损失,因为北路军的水军更弱。而在长江沿岸地区作战,水军不行,就等于失去了作战的主动权,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了。

  最后的总结是:

  整个荆州战役曹军动用了12.5万人的兵力,即:

  西路进攻X:4.5万人,其中水军2.5万(新降军,其中数千人在运输船队未到赤壁);

  北路进攻X:4.5万人,其中水军1万(新降军);

  荆州防御及后勤部队:2万人;

  东线牵制性进攻部队:3个方向,1.5万人;

  (荆州新投降陆军:3.5万,在进行整编中,没有参加作战的迹象,其陆军大将蒯越也不在任何一支部队中,而是被曹操升官调到朝中去了。)

  整个荆州战役孙刘联军动用了近7万人的兵力,即:

  周瑜军团;3万人,其中精锐水军1.5万人以上;

  刘氏X1.5万人,其中水军近1万人;

  孙权的支援部队1万多人;

  东线防御部队1万多人(分别抵御曹军的三路牵制性进攻部队)。

  在赤壁之战中,曹军的参战兵力是西路进攻X4万人,其中新投降的荆州水军2万人。孙刘联军为周瑜军3万人,刘备军没有参战(仅在曹军撤退时才投入追击)。

  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但仅从纯军事角度来看,并不是一次非常经典的战役。它只是在一场实力基本相当的战斗中,状态更好的一方击败了另一方而已。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