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图腾文化

图腾文化

远古文明——生灵与灵石崇拜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10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海拔4000米是云朵飘浮的天际,而在西藏,它随时会在你的脚下:是一片草场,是一片湖泊,是连绵群山的起点。在这片士地上,一块平凡的石头的落点也会很高。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片雄视着世界的高原又是如此年轻。仅仅在300万年前,它还是一片海洋,是藏文典籍中记载的古特提斯海。印巴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撞,形成了地质学上著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而在地球上,从此出现了一片离太阳最近的净土——青藏高原。新中国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至少在旧石器晚期,高原上便已经有人类生存。新石器时期至早期的金属时代,青藏高原已形成了若干远古文化类型——分布在藏北高海拔地区的猎牧文化群、分布在藏南的农牧渔结合式的曲贡文化群和集中在横断山脉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卡诺文化群。远古的西藏高原文化比我们今天想象的更为丰富多彩,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形态,使得藏族人民的祖先创造出了体系完整的文明历史。

蓝天、白云、雪山、草原……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高原,也是一片考验人们生存意志的高原。在世界各民族的原始宗教中,对自然的崇拜几乎是一致的。在西藏,人们深信大自然蕴涵着巨大的神力,不说那处处神山、圣湖,就是一棵树、一块石头,也居住着无所不在的精灵,是它们保佑着信众的平安幸福。这种自然崇拜与神灵崇拜见诸于众多的民间神话、西藏的原始苯教的教义以及敦煌的藏文写本里,融入于藏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延续至今,成为了高原特有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

用石文化也许能概括西藏远古文明的特点。这些石头中最古老的是来自1亿年前古特提斯海底的贝壳化石。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已由洁白变得黝黑。是它们静静地目睹了这片神奇高原的诞生,它们用小小的身躯,记载着历史的变迁。

西藏多山多石,西藏的远古文明与这遍野的石头难解难分,直到今天,在西藏各地,人们还会津津乐道地给你指点一处处的“让均”。“让均”是藏语的音译,意为自然成形的圣迹。在《西藏民间艺术珍藏》这本画册中,你将看到这些造型各异的天梯、石塔、洞窟中的圣迹……让你不能不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也许冥冥之中,确实有着我们至今还不了解的东西。事实上,在全藏各地难以数记的“让均”中,可分为全天然和半天然两大类。对一些象形的石头进行再加工,使其更接近人们理想中的“让均”,是西藏早期雕塑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在这类“让均”代代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出于朴素的宗教感情,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遗忘了它的后期制作部分,使得它的本来面目变得扑朔迷离。

玛尼石堆是藏区特有的一种文化景观,这种仅用路边轻易可以捡到的小石子来传达信仰、表示敬畏之情和祈求福运的方式,实在是藏族民间宗教文化的一种创造。玛尼石的渊源大抵可追溯到远古的灵石崇拜。早在新石器晚期,在石棺墓葬中就可见到涂有红色的石器,青铜时代的墓葬中则已有黑色的”镇妖石”。将石头赋予灵性古已有之,这个传统一直流传到今日。在辽阔的青藏高原,随处可见这种用石头垒起的祭坛。

最后,还要提到西藏早期的一种特殊艺术品——天降石(托架),它们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的小型青铜饰物,与古老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历史悠久的西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西藏高原的北部文化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具开放性。早在吐蕃时期之前,西藏已经有了自己的灿烂文明,它的金属铸造工艺已经成熟到了可以为人们制作生活必需品之外的装饰品与宗教用品。这些饰品的造型如此古朴、奇特,仅仅用匠心独具来形容都嫌过于简单。在这些小小的青铜饰物上,寄托着藏族先民们多少美好的祝愿。这个热爱诗歌和神话的民族,这个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的民族,用他们想象的翅膀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美好的传说:神的法力化作霹雳射精灵于九层地下,并溶化矿石天然成形,多年后圣物破土而出,佩带在身上可避雷除邪。也许这不是一个可以让所有的人都接受的说法,但藏区的人们都相信,这些特殊的“石头”是来自上天的恩赐。

事实上西藏早期艺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善于运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创造。在物资匮乏的高原,这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利用动物的骨头磨制骨针,利用牦牛的角制作酒筒,利用动物的皮缝制衣物……他们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他们的艺术灵感来自草原的给予,来自大地的给予,当然还有雪山、湖泊和蓝天……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