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江西省修水县的五位客家名人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今江西省修水县义宁镇桃里竹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领袖,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

光绪八年(1882)入乡试,因恶时文,自以散文体作答,主考陈宝琛赏识其才,破例录为举人。光绪十二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在京与一些有维新思想之士游学论事,慷慨激昂,志望革新,并参加文廷式等所组织的强学会。甲午战争后,李鸿章赴日签订《马关条约》,三立闻讯激愤异常,曾电张之洞:“吁请诛合肥以谢天下”。

光绪二十一年,其父宝箴任湖南巡抚,推行新政,三立往侍父侧,襄与擘划。在罗致人才、革新教育方面效力尤多。戊戍政变时,三立以“招引奸邪”之罪被革职不用。后随父返江西,居西山“青庐”。光绪二十六年(1900),三立移居南京,未几丧父。家国之痛,三立更无心于仕途,于金陵青溪畔构屋十楹,号“散原精舍”。常与友人以诗、古文辞相遣,自谓“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三立早年虽有“吏部诗名满海内”之誉,但《散原精舍诗集》所收乃自此始。

此后虽不问政,为社会兴利仍极热忱。光绪二十九年办家学一所,又赞助柳治征创办思益小学。让出住宅作课堂,延聘外国教师,开设英语及数、理、化新课目;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废除“八股文”和跪拜礼节,禁止死背课文及体罚学生,创新式学校的先例。三十一年初,曾与李有芬创办江西铁路公司,并拟倡修南浔铁路,惜因事未果。民国18年(1929)迁居庐山后,吴宗慈主修《庐山志》,三立提出志例应注重科学,志文应因时代不同允许文体有别,做到“旧从其旧,新从其新”:书成时亲予审阅并作序。三十二年夏,义宁州大荒,铜鼓双坑饥民往宜丰天宝买粮,富商何大毛诬称“匪徒抢劫”,并说“宁州遍地是匪”,挑起斗殴,杀死双坑饥民57人,双坑人控诉不得上达,求助陈三立,陈主持正义,具陈上疏,终获刑部详察,严惩主犯及当地知县,冤案大白。

三立为人正直,很有民族气节。光绪三十二年,湖南工商界追念陈宝箴父子推行新政,振兴实业,奏请为宝箴塑铜像,为三立授宫职,被断被拒绝。三十三年,袁世凯行君主立宪,委三立任参政议员,未肯就。辛亥革命后,他思想虽较守旧,未能挺身投入民主革命行列;但能洁身自好,与清朝遗老迥然不同。“一·二八”日军侵占闸北,他每日阅报,见时局艰危,便忧形于色。一夕,梦中疾呼“杀日本人!”其好友郑孝胥投靠日本,扶助溥仪建立伪满政权,三立痛骂郑“背叛中华,自图功利”。在再版《散原精舍诗》时,愤然删去郑序,与之断交。民国23年,三立寓北平,目睹西山八大处遭八国联军破坏,连叹“国耻!”26年芦沟桥事变时他忿然

表示:“我决不逃难!”闻有人议论中国必败,他怒斥:“呸!中国人岂狗彘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

三立为诗,初学韩愈,后师山谷。自成“生涩奥衍”一派,为同光体诗派领袖。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评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醇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其比。”民国13年,印度著名诗人泰尔戈来华,慕其名,由徐志摩陪同至西湖相访,两人互赠诗作,并比肩合影,传为中印文化交流之佳话。

民国26年北京沦陷后,三立忧愤成疾,拒不服药,于当年旧历八月初十日逝世,享年85岁,其后迁葬杭州牌坊山,1956年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单位。为纪念陈三立先生,民国34年,江西省政府1713次省务会议决定,将设在修水境内的赣西北临时中学改为省立散原中学,今修水一中。三立先生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世后有《散原精舍文集》17卷出版。

著名画家陈衡恪

陈衡恪,近代著名画家,字师曾,号槐堂,又号朽道人,祖籍今江西修水县义宁镇桃里竹圾村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于湖南其祖父府衙署中。

师曾幼慧,6岁即自学绘画;10岁能作诗文。19岁从周大烈学文学,从范镇霖学汉隶、魏碑,从范肯堂学行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留学,初入弘文学院,后入高等师范攻读博物学。宣统二年归国后,先后在江苏南通师范、湖南第一师范任教员;民国3年(1914)赴京任教育部编审兼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及女子师范博物教员,5年兼任北京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科国画教员,8年任北京美术学校及美术专门学校国画教授。

师曾艺博功深。绘画、篆刻、诗文、书法兼长。曾得吴昌硕亲授。其山水画参合沈周、石涛笔法,喜作园林小景。写意花果取法陈道复、徐渭等人。聚诸家之长而别具新格,富创造性。常以“虚实相生”手法,大胆省略,以空衬实,画意深远开旷。且常与金石文字之情趣相融,别有风格。对文人画极予重视,曾泽日本大村西崖所著《文人画之复兴》,自撰《文人画之价值》。归结文人画有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每以诗文状所画之意蕴,褒贬鲜明,意气昂扬。如所画败荷枯苇和—枝挺立的莲蓬,题以“晓荷枯苇战秋风”。把本来易引人悲观失意之景,转为昂扬向上的刚强气概。又对《犬》画题诗云:“不信而今无孟堂,吠声吠影技偏长;颈铃俨若印悬肘,恃宠骄人两眼方”。对鸡鸣狗盗、仗势欺人之徒骂得痛快淋漓。其风俗人物画被称为中国最早期的现代漫画。多描绘劳苦大众生活,或揭露黑暗社会的现实。如《墙有耳》一画,以茶馆为背景,厅内正面赫现“闲谈莫论国事”几个大字;厅外墙边有入耳贴墙壁,探听厅内饮茶者的言谈,深刻讽刺了当时军阀统治镇压舆论的用心。他主张“以国画为主体,汇通西法,发展国画”。并极重视向国内外举办画展,以宣传中国画,繁荣国画艺术。民国11年,师曾应日本画家渡边晨亩之邀,赴日本举行画展,其画被争购一空。同时,还首次对外推荐展出齐白石之《杏花》,深受海外艺林赞赏。

师曾的篆刻导源于缶翁。且于汉铜、鼎彝、砖瓦、陶文、泉布等博征广求。其章法古拙朴厚,刀法平实稳健,姚华先生誉为近代印人之最者。书法极得鲁迅推崇,早在宣统元年(1909),即为鲁迅翻译的《域外小说集》及《会稽郡故事杂集》题写封面,还多次为鲁迅篆刻“俟堂”、“会稽周氏”等印章。鲁迅极为珍视。鲁迅编印《北平笺谱》时,曾选入师曾所作多幅,并在序中给予极高评价。文坛名宿乔大壮,对师曾的治印有“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之誉。

民国12年(1923)夏,师曾因母丧而至染伤寒,于8月7日病逝,年仅48岁。其墓1956年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单位。师曾死后,北京文艺界人士在江西会馆举行追悼会并展览其遗作。许多文艺界名人在会上发表沉痛演说,梁启超喻师曾之死为“中国文化界之大地震”;评价师曾是“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尚人格、不朽价值的第一人。”师曾遗著有《槐堂诗钞》、《染仓室印存》、《中国绘画史》、《文人画之研究》、《清代山水画之派别》、《清代花卉画之派别》、《绘画源于实用说》等。

史学泰斗陈寅恪

陈寅恪(1890-1969),著名历史学家、教授,祖籍今江西省修水县桃里竹段村人。6岁在家塾读书,即自习日文。光绪二十八年(1902),随兄衡恪东渡日本,三十年考取官费留日。之后,又在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巴黎大学、哈佛大学攻读,他求学不同于众,哪有名师,即往哪就读;不仅听课,还实地考察风土人情。他不计较大学文凭,不追求学位头衔,以求真才实学为目的。学识渊博,诸凡史学、×、语言学、人类学、校勘学、文学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藏文等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深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重。能背诵《十三经》,且逐一考证。通晓英、俄、日等11国文字。

寅恪毕生致力于教学研究。民国3年(1914),应江西省教育厅之召,回南昌评阅留德学生考卷。自5年后,先后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 导师之一(其余三人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教授)、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江南联大、广西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岭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兼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故宫博物馆理事、清代档案委员会委员,28年夏,英国牛津大学聘他讲学,授予英国皇家学院研究员学衔,因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未成行。一度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其间曾两次飞渝参加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国内学术界尊之为“盖世奇才”、“教授之教授”、“太老师”。

寅恪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民国22年,日本史学权威白鸟库吉研究中亚史有疑难问题,向寅恪请教,始得到满意解答:苏联考古学家发掘—’突厥文碑石,无人辨识,请教寅恪,终得到准确破泽,外国学者交口称赞。吴宓《空轩诗话》中说:“余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服其卓识。驰书国内友人,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国最博学之人。今时阅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地之士,吾亦坚持此言,且喜众人之同于吾言。……”

他为人正直,注重气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兵占领香港,他立即离职闲居;日本当局持日金40万元委办东方文学院,拒之。虽手中拮据,宁可变卖家什度日。民国31年,有人奉日方命专程请他到沦陷区。上海授课。他说:“我岂肯为侵略我国的敌人服务!”拒命后,出走香港,当年6月,取道广州至内地,任教于广西大学、燕京大学。解放前夕,国民党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傅斯年多次电促他去台湾或香港工作,他愤然说:“台湾我不去,香港是英帝国主义殖民地,我也不去,愿留在国内。”

解放后,他受到人民政府的高度尊重和关怀。曾任岭南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夫妇特访他,与谈《世说新语》的学术问题,极为融洽。次年,中南局书记陶铸看望他,为他安排助手,并关注其日常生活:1959年,中央宣传部部长周扬走访他,与谈教育问题,夸他“记忆力惊人,书熟悉得不得了。”

后来陈寅恪右腿骨折后,陶铸特派3名护士长期护理,还赠予电唱机。1962年胡乔木看望他,谈及自己在清华读书时未能聆听他的历史课颇有怀旧之情,关心他的文集出版事。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胡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远”。值得一提的还有中科院院长郭沫若,1962年3月造访他很有意思,郭对陈很重视和钦佩,认为陈寅恪与王国维是同一类型的人物,郭曾写过《鲁迅和王国维》,把他们相提并论,推崇至极。郭的来访显然有惺惺相惜之意(此前郭据周总理批示,邀陈担任第二历史研究所所长,副所长是著名历史学家向达和侯外庐,所长一职虚位以待,因观念各异未果)。二人谈话结束,郭留下一副对联相赠: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凤牛。上联壬水指郭自己,他壬辰(1892年)出生,陈庚寅(1890年)出生,按五行算、壬属水、庚属金;同时按生肖算,辰属龙、寅属虎、所谓龙虎斗,是说学术上互相竞赛。下联是指二人生理上的缺陷,郭17岁时患重症伤寒,两耳得中耳炎,鼓膜凹陷,以致耳鸣重听,成为半聋;陈49岁时因营养不良,著述勤劳,右眼视网膜剥离,54岁时跌跤,左目又失明,至此成为盲人。所谓马牛凤,意谓在各自研究领域里,发挥所长,互不干涉,此联切合二人特点,又有互勉之意,曾传颂一时,可称绝唱。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他珍藏的大量珍贵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因此他曾有:“涕泣对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之叹。1969年10月7日病逝于广州。庐山月照松林处的松门别墅,是陈寅恪的家,他一生虽然只去过一次,但却魂牵梦绕。1930年,陈三立80大寿,在清华大学任教的陈寅恪上山为父亲做寿。离开庐山门15年后,1945年4月30日陈寅恪在《怀故居》诗中云: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河山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妻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陈寅恪作此诗时,双目已失明,5个月后日本宣布投降。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庐山深深的怀念。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通过他父亲的挚友李一平,到广州看望陈寅恪,并转达对陈寅恪的关怀和期望,希望陈寅恪不要离开祖国大陆,他居住的地方由他自己定,广州、北京、庐山都可以,如果他愿意住在庐山,政府可以把他家在牯岭的旧居加以修膳。

庐山虽然没有成为陈寅恪晚年的治学颐养之地,但陈寅恪及其一家对庐山却情有独钟。早在1870年,陈寅恪祖父陈宝箴第一次游庐山,在山南山峡涧,栖贤寺一带流连忘返,曾写下“匡庐五老统乡思,真面何人写照来”等诗句。后曾计划在栗里购置地产,准备回乡归隐。陈三立更是以庐山的主人自居,倾心为庐山效力。早年,他多次游庐山,晚年住庐山松门别墅,倡修《庐山志》,81岁高龄仍亲笔为之作序。1932年,他出席牯岭万松林诗会,并编辑《癸西庐山雅集诗录》,撰写了极具兰亭风韵的序言。后老人遗居北京,日军入侵,老人忧愤拒药,1937年9月14日去世。抗战胜利后,原定的葬陈三立于庐山,后因故葬于杭州。

先祖、先父没有实现的事,陈寅恪实现了。在陈寅恪逝世34年之后,在他113岁华诞之日,2003年6月6日,他的骨灰终于落葬庐山植物园,庐山成为陈寅恪长眠之地。

他一生80个春秋,求学30年,执教45载。民国34年后,双目先后失明,仍坚持讲课,继续撰著,名其书斋为“不见为净之室”。1958年搞批判“厚古薄今”运动后,虽不复任课,但仍未辍著述。1964年,年已75岁,仍与科学院研究员向觉明商谈校刊《大唐西域记》。平生著作极多,专著举其大者有《隋唐制度渊原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无白诗证稿》、《述晋王导的功业》以及《秦妇吟校笺》、《寒柳堂集》、《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等。他如《世说新语》,对中译本佛经之研究,感时咏事之诗词等等,不胜枚举。80年代后,《陈寅恪文集》分册逐渐出版。

廖士翘中将

廖士翘(1892-1951),字卓如,江西省修水县黄沙桥乡长坑人,少时家境清贫,入学私塾,虽聪敏过人,终因学费不支而辍学。后考入免收一切费用的省陆军小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保送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数年后又遴送日本士官学校专修工兵科。

1925年返国,追随孙中山革命。后由廖仲恺介绍任黄埔军校教官。次年随第二路军北伐,北伐后于南京军校任教多年。1932年返赣,初任九江专署专员。22年担任江西省保安处长,26至34年任省保安司令部中将副司令等职。曾对驻修水的国民政府军王陵基部违纪欺民行为,直控不讳。抗战结束后,王陵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廖士翘被解职在家,专注于私立翘材中学事务。他认为中国沦为列强疱俎,乃民族文化、科学落后之故。所以致力教育,给优生发奖学金,对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以优厚待遇延聘优秀教师,并亲自为翘材中学撰写了

校歌:“身体不壮,哪有力量;生活不正,哪能作人;学问不深,哪有发明;我们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将来,在空中飞,到海底行,方不愧翘材之名。”

办翘中8年,培养了数千名中学毕业生,并曾对修水梯云小学及修水县汤桥三全小学给予资助。对于子女庆中等3人早年加入中共党组织,从事党的地下革命活动,亦曾多方给予支持、保护与资助。南昌解放,他带领翘中师生迎接解放大军,并在校举行庆祝大会。随后又按照当时公安机关的规定办理了登记手续,同时主动向人民政府移交了翘材中学的房产及100条枪枝。

茶工祖师——罗坤化

罗坤华,字少云,讳成锦,号福朋,江西修水县漫江乡大源里村人。修水大茶商,得五品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殁于宣统元年(1909)。少时家贫,靠佣工卖柴度日,读书不多,粗通文体。

30岁在漫江郭佩堂(粤商)茶庄学做茶,深得老板器重,不久即当包头。

40岁后,自筹资金,独立经营“厚生隆”茶行。光绪十七年(1891),亲手制作一百箱红茶,送往汉口销售。时俄国太子在汉游历,见坤化所制红茶,大加赞赏。俄商争以高价购买,俄太子赠送“茶盖中华,价高天下”嵌金长方形匾一块,从此其茶遂有“太子茶”之称,坤化之名亦大噪于商界,京沪一带茶商称坤化为“茶大王”。一次汉口茶商选各地不同品种名茶,泡茶百碗,并于各碗底标明茶叶制作者。后要坤化以目观、鼻闻,认定某碗茶为坤化所制。坤化仔细观察辨认后,准确无误地端起自制的一杯茶,观众无不叹服,称他为“茶王祖制”。此后,茶市局面大展,连年告捷,年获利以万元(银元)计。

光绪后期,坤化开设之“厚生隆”茶行,据漫江杜市半条街,每年制茶万箱,每箱值银50两。每岁茶季,在各地开设收购庄、点数十处,远至湖北通城、湖南平江;近及铜喜、武宁等县。

坤化成为富商之后,不多置田产,而乐助公益。凡乡里修桥、铺路、办学堂、建育婴院等善举,无不慷慨解囊,立捐巨资。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茶叶生产,屡创外销王牌,1985年所产“越海牌”宁红功夫茶,获国家产品银质奖,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38468亩,年产量1311吨,远销美、英、苏、日、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