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文学文艺

文学文艺

什么是文化?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开篇(step1): “JUST DO IT”---by菲尔·耐特,享誉全球的运动品牌nike 创始人。有一次他对NIKE公司的员工说:“You Nike guys,just do it!”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她不仅漂亮还聪明,在朱镕基甫任国务院总理的那次“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她被朱镕基总理亲自钦点提问,经过她的努力,如今,她已经成为凤凰资讯台的主播兼副台长,但是她的成功也绝没有人们想得平顺,只凭聪明与美貌是不够的,她最可贵的是敢想敢做。
  根据辅仁大学的毕业要求,临毕业大学生需要采访一些商界名流及著名企业家之类的人物。吴小莉将她的采访人物定位于可口可乐总裁。这一具有极大挑战性的工作定位使全校师生极为吃惊。但她坚持己见。她持续几天去公司苦等,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被秘书客气的拒绝了,毕竟总裁太忙。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总裁要去哈佛大学演说,时长一小时。小莉虽没有很大的把握,但依然去了。在拥挤的人群中终于见到了总裁,总裁对她的勇气表示佩服,便说会给她五分钟的时间。可是总裁由于演说太过投入,到了第五十五分钟时仍然没有结束演说。此时小莉心急如焚,毕竟总裁只停留一小时,就剩下五分钟了。终于,她大胆地递上了一个纸条:请您记得与一个女学生的约定。这一大胆的举动及追求自我权利的坚韧使总裁极为佩服,不仅接受了采访,而且时间长达半小时多,这是总裁的首次接受长时间独家访谈。
  首先她敢于锁定可口可乐的总裁作为采访对象,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此的设想理所应当会被理解成好高骛远,但是她并非只敢想不敢做,她明知机会渺茫,依然没有放弃,而是想尽办法去做,甚至飞到哈佛去,在总裁演讲的忘乎所以,忘记时间时,她更是积极主动进取,努力争取,至始至终没有放弃,并且主动采取行动,想尽办法达到目的,从这一件刚出道的事情,不难看出吴小莉今天的成功。
  因此,做事情最需要的就是勇气!想成功就必须去行动。想到做不到,因此我们才是一平庸人。就企业而言,不仅需要独到的眼光,更需要绝对的行动力。

  中篇(step2): “ keep moving forward ”- - by 沃特.迪士尼(动画王国DISNEY创始人)。原话是:We keep moving forward, opening new doors, and doing new things, because we're curious and curiosity keeps leading us down new paths.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可以活到70岁。但是,在它40岁的时候必须做一次抉择:等死或者经历一次痛苦的更新。因为,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便开始老化,以至于无法有效地抓取猎物;它的喙也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而它的羽毛则又浓又厚,沉重的翅膀严重阻碍飞翔。这时,如果老鹰选择更好地生存,就要经过150天的艰苦磨练——它要飞上山顶的悬崖,首先用自己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它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喙长出;之后,老鹰要用新喙把自己的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等新指甲长出后再去一根一根地拔掉原来的羽毛。直到新羽毛长出,老鹰即获得了重生;它飞向蓝天,重新开始自己新的30年。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磐”。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老鹰是飞翔类动物中最凶猛的猎食者,但是我们只知道它们的勇猛和强势,却很少知道老鹰重生却是建立在摧毁自己的情况下化整为零的重生,我们都知道凤凰意喻着美好和吉祥,但是却鲜少知道幸福的背后永远存在着苦难,就像罗曼罗兰《名人传》中描述的那样,为其苦难,方其愉快。都需要经历无尽的寒冬,但最终成就他们的无一例外的是坚毅与坚持。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最终成为无坚不摧的巨人,都必须经历严酷的历练,并且永不止步。

  终篇(step3): “ impossible is nothing ”--by阿迪·达斯勒(世界巨头运动品牌adidas创始人)。阿迪·达斯勒原本是一位面包师,因为对体育的痴迷而投身于体育事业,在他制作出第一双运动鞋后,他就拥有了一个简单而辉煌的梦想:为运动员提供最好的装备。如今阿迪达斯成为世界顶尖运动品牌,IMPOSSIBLE IS NOTHING是他为阿迪达斯创造了这一句最为经典的广告语。
  有一位运动员,她能得到萨马兰奇的青睐,“哪里有邓亚萍,我就去哪里颁奖”;她能令对手胆颤;在退役后,依然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她的身高仅有1.55米,手脚粗短,被很多人所不看好,被认为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正是因为个矮使其经历了比他人更多的艰辛困苦,才能使她威震于世界女子乒坛之首。个子高的人打乒乓球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但身高仅1.55米的邓亚萍凭着苦练,以罕见灵活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很多运动员退役后,被认为意味着失业,从事业的巅峰开始走下坡路,但邓亚萍又一次证明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她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连二十六个字母都写不全,但谁又想到,凭借她超人的努力,她能够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邓亚萍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毕业,获得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拥有18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邓亚萍在学生舞台上也站上了新的高度。在剑桥大学近八百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种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邓亚萍的成功不是偶然,也不是奇迹,而是实实在在的付出得来的,她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理念: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她能够克服先天不足练好乒乓球已是不易,还要成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所向无敌的运动健将并且摘取奥运会冠军那就不是一般的艰难了;她的英语从几乎一张白纸到取得国外名校的硕博学位,并且在奥委会工作,助中国深奥成功,从不可能到成为现实,起点与终点巨大的跨度与悬殊,都让人惊叹!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能走多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生存多久,能走多远,能做多大。永远都不要有定式和保守的答案来限制,一切皆有可能。

  PS:引用了世界三个比较成功的企业文化塑造的品牌作为三部曲,这些企业的文化都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而成再慢慢发展的,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精华。同时我也为每一步附上了事例支持和说明,首先在故事的选材方面我都倾向于找一下耳熟能详且清晰易懂但也能给人感悟的故事,曾经尝试去找一些好的文章,但发现都不能作为文化推广的材料,参考了蒙牛的企业文化推广,都是引用一些小故事或寓言故事来推广,一简单明了,清晰易懂。如果用辞藻华丽的文章,第一太长,不利于入脑,其二主题不鲜明,必须通篇通读才能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太过含蓄,缺少震撼力。第三世界上好文章多了去了,但是要切题,和企业文化相关的文章就必须找一些浅层的。然后这些文章的故事虽是参考的,但是语言是自己组织的,避免重样,我觉得原创性对于企业文化来说很重要。
  另外,我建议,借鉴引用故事只是很小的一个环节,故事的原创性更重要,与其拿别人做例子,不如拿公司的内部做例子,发生在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例子,这样员工更熟悉,也更能激发员工的热情,比如领导者的故事,因为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和公司创始人的气质思想息息相关的,好像三部曲里面的文化核心都是由公司创私人原创的,再逐渐发展的。另外文化和历史息息相关,所以企业文化和公司发展史也有重大联系,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并且在参观蒙牛企业文化的时候他们也是非常着重这一块的。
  引用别人的例子,借鉴别人发展史中的利弊分析是很初级的企业文化,真正高级有内涵的企业文化是结合本公司具体事例的。坦白说蒙牛的企业文化若和世界五百强的大企业相比,特别是谷歌那样具有创新意识的大企业还是有差距,因为蒙牛还是在引用阶段,很难用一句话归纳出蒙牛企业文化的气质,但是谷歌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存在在每个员工的意识里,形成一种气质,还能使这一观念形成一种品牌、标签附属在谷歌的品牌当中,使人们想到谷歌能想到它的创新,苹果也是如此。蒙牛、伊利它要建立中国第一的奶都,也是外部因素,用于宣传,而内部气质还没有很明显。但是企业文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叮当猫在日本的总部专门有一个展览门,上面有所有员工的照片的签名,让每一位员工亲身投入到企业文化中才是有意义的,不然次一级的只能有助于外部宣传。
  大胆的分析一些现阶段的企业文化塑造,应该是积累的过程,要开始意识培植自己的内部文化,用内部文化影响外部,在公司挖掘一些特色鲜明的的故事,注意积累,梳理公司发展史脉络,将企业文化正规化,就像产品制度正规化一样,一开始不见成效,但是有利于未来发展。简单的找一些好文章是很初级的,如果简单的看不加之评论讨论是不够的,也不能完全依靠之。重要的是能培养员工,使员工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比如在公司内部办报等等,若成本过高,还可以依靠网络,有几点好处,第一成本低,第二宣传广,第三方便实用,信息量大而且及时,个人推荐微博确实不错,还能接触到许多外部好的观点,融会贯通。
  但考虑到一个时间问题,业务繁忙确实很难抽出这么多时间,而且工作也只是个人时间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实施起来,难度也很大,若强制效果也不好,还会影响正常工作。毕竟文化也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还得看阶段意义。不同公司阶段文化对于公司发展的意义也是不同的,现阶段能做的只能是注意培养,只能是一种设想,无法大刀阔斧的效仿大企业那些手段。企业文化的好处在于同样的两所公司,发展到初级阶段,一所意识到了企业文化对于延续和生存的作用,而另一所就只是一股脑的在想盈利,可能就现阶段发展状况而言,可能差不多,但是就未来发展而言第一间公司就优于第二间。所以企业文化是一种未来消费,但是越在后期发展越重要,甚至后期阶段会比正常销售还重要。但是借鉴刚才归纳总结的三部曲看,提出那一句话的中心思想的都是企业的创始人,那个时候也是初级阶段,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使这一句话或某种观念根深蒂固,目的是为了影响未来的企业文化,慢慢发展。所以总结出一句话和发展一句话都是不同的阶段和不同手段的,总结可能更需要靠缔造者自身的气质和经历,而发展就需要很多硬件和持续不断的宣传了。文化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慢慢渗透、积累、培养的吧。
  最后题外话,谈谈我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粗浅的认识。凡事越是专业的必然分类越细致,虽然我不专业,用我的水平来分析,我的认识是越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越是不可替代,运用专业的知识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做出不同的企业文化架构,就类似于数学模型一样,而这个架构之所以专业是因为它不是普遍适用的,是有所针对的,就像买衣服分码数和量身定做是两回事。不仅根据企业类型,还要根据公司的各方面数据、未来规划来构架,不仅要思维概念上的,还要运用专业的知识分析数据,比如这个构架的容量,发展空间,运行可持续时间的估算等等。所以企业文化构架对于一个企业的不同阶段是非常讲究的,如果等到公司发展成熟后再去建设企业文化,那对于构架的建立就像是半路出家,会畸形。越是文化的东西越强调一个发展过程,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从雏形到初级再发展成中级、高级,在一开始里面就要放置一个支架,这个支架会虽其形的发展而发展,在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这个支架也发展成可以支撑整个形体,在一开始的时候还很脆弱,须由外部影响内部,但慢慢发展到最后,就可以由内部影响外部了,就是这个支架的支撑形状决定了这个形体的外部形状。同样的道理应用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中。而构建企业文化构架的工程师、设计师就是人力资源,越是稳固牢固的构架越有助于企业后期的发展,它将会形成一种助力可以加速发展。这也证明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各个阶段的意义不同,并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也要看清它的阶段意义再去运用。
  个人观点,虽未成熟,请海涵。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