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文稿起草“七步成文法”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吴宗润 来源: 秘书之友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综合文稿起草对于机关同志可以说是一种常态,其量大、面广、时间紧、要求高,往往使人手忙脚乱,不得章法。文无定法亦有法,如何在短时间内厘清头绪,从容不迫完成文稿起草任务,笔者结合多年综合文稿写作实践,总结提出“七步成文法”。
第一步:“接”,主动明确地接。“三分匠人,七分主人。”机关综合文稿作为奉命文章,必须认真、全面、准确、创造性领会领导意图,在接受任务的档口,尽可能与领导确认有关事项,不要怕麻烦,免得事后走弯路。具体怎么去接呢?一是要有主动问的意识。一般情况下,领导在交代文稿写作任务时,往往是粗略说一说总的意图、大体方向、主要问题和个人初步想法,不可能讲得很明白很准确,这时候我们除了认真听、认真记、认真理解以外,最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脑子快速转动起来,积极思考,主动去问、去确认一些事项。二是确认文稿类型、动因、时间维度。每一种文稿都有它特定的格式、要素,必须确认文稿具体类型,搞清文稿起草的背景、目的、原因,以及文稿时间跨度等。三是确认文稿主体、受众、使用场合。即什么人用,受众是什么群体,在什么场合使用,这样便于模拟场景、换位思考、产生共鸣。四是确认交稿具体要求。包括时间要求、字数、篇幅等要求。这一点虽然不难,但对于接下来如何完成任务、倒排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第二步:“找”,立体多维地找。老舍曾经说,写小说最保险的一种方式,就是了解“全海”,然后去写海上的一个“岛”。写作本是表达内心的思想,内心没有积蓄,谈何表达。要想成就一篇高质量的综合文稿,就要尽可能多地去广泛收集与文稿主题相关的材料。那么具体怎么去找呢?一是向上找。可以通过zf网站、有关部门官网查询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ld讲话,通过内部局域网、文件系统查询上级有关制度、办法等,寻找最权威的依据和最新的形势动态。二是向左右找。借助互联网使用关键词搜索查找,翻阅有关报刊,了解、掌握国内外同行业、兄弟单位相关领域发展的新情况、面临的新问题、取得的新经验。三是向自身和向下找。眼睛向内、向下,深入基层一线,调查了解本级和基层实际情况,从现实操作层面系统梳理,切实掌握现实第一手资料。四是向前人找。到图书馆、书店翻阅相对系统化的相关经典书籍,通过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查找历年来有深度的经典文献,借鉴和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
第三步:“梳”,分层归类地梳。综合材料前缀是综合,而梳理是综合的基本功。梳理就是对汇集的各种资料梳辫子,一边梳一边理,合并同类项,条分缕析。那么具体怎么去梳呢?一是准备一把大梳子。把汇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大口径粗梳,一边梳一边粗分,根据难易程度和与业务关联程度,把资料分为重点和一般,一般粗略了解即可,重点则要多次反复去消化、理解。二是准备一把中型梳子。缩小口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什么难、怎么做”的思路去梳理,把混乱的头绪理清晰,带着疑问去看,搞清来龙去脉,上下左右、古今中外,了解掌握理论依据、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对策思路等。三是准备一把小梳子。进一步缩小口径,本着深刻明了、深入浅出、对人有启发的原则,对整个链条情况进行调研,充分占有材料,通过比较、抓关键词、抓重点,对一些新理论、新思路、新情况、新经验等进行系统梳理,抽象概括,凸显本质规律,把某个研究对象从外部联系中分离出来,把事物本质特征从繁杂的表象中剥离出来,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本质属性,形成比具体材料更高层次的认识。
第四步:“悟”,三番深刻地悟。文章是悟出来的。深度思考,能够让文字化腐朽为神奇。用元朝文学家戴表元的话来说就是“三番来者”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综合文稿要耐读,必须有精彩新鲜的内容,特别是有独到的见解,能解决问题,不为陈言肤词,不为疏慢之语。具体怎么去悟呢?一是悟常。首先想到的,就是按照常规去悟,换位思考,搞清楚来龙去脉,把握常规态势。二是悟新。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具有较高的参考利用价值。起草综合文稿时,要寻求新的角度,用新材料,出新观点,有新语言。为此,就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注重研究观察,注意方式方法的差异,要从众多的矛盾中提出主要矛盾,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出核心和本质原因。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在人尽皆知、普普通通的现象中发现创新点,或者跳出老思路,寻找反映材料的新角度;或者用新的方法做出新的概括,提出前人未曾提出的新见解;或者避热就冷,发表常人想不到的新观点。三是悟深。深远的对面是浅近,深远是综合文稿写作的最高境界。综合文稿的深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表难明之理,二表难表之情。主题的深刻并非仅在于材料重大与否,关键取决于起草者认识事物的深度。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追求zz家的高度、理论家的广度、哲学家的厚度,注重系统研究,留心方式中的大同,了解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挖掘事物内在联系,追踪发展趋势,钻研疑难问题和考察细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第五步:“构”,系统整体地构。起草综合文稿,重在选题立意、谋篇布局,讲几个什么问题、立几个什么观点、用什么材料、如何开展论述等,都要考虑设计清楚。具体怎么去构呢?一是系统化设计。确定主题主线,按照“点、点点、点点点”的思路展开,一般腹稿起码打到三级,做到胸有成竹。要注重大的轮廓和脉络,以纲统目,对所掌握的大量信息和工作中遇到的矛盾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过滤、沉淀、浓缩、升华、提炼,区分层次,理出头绪,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选择层次结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次序的,时间有次序,空间有次序,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我们安排文稿层次的依据。常见的层次结构形式有: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式、并列递进结合式、附带式、主从式等。三是讲究排列组合。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就了万千有机物,一堆泥巴能捏出形态各异的人和物。同样一堆材料,通过排列组合也可以形成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综合文稿。要进行越境式思考,想想各种可能性,通过外在形式的重组、内在逻辑的重构,增强文稿的立体感,成就文稿的立意之新、表达之新和形式之新。
第六步:“建”,把握关键地建。设计图有了,主体框架有了,具体建时也不是简单堆砌,而是要把握关键细节。具体怎么去建呢?一是把握好开头、结尾。俗话说,头难开、尾难收。好的文稿开头要贴题、简短,如凤头一样漂亮、优美、不同凡响,有吸引力,引人入胜;结尾要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犹如豹尾,有力、刚健,余音绕耳,叫人回味无穷。二是把握整体的统一性。统一性是好的文稿的保障。坚持统一性,不仅能避免文稿受众晕头转向、误入歧途,还能满足他们潜意识中渴望秩序的需求,保证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要按照统一性原则,尽可能把从不同方面收集到的资料捋清楚,一旦确定了各部分的基调,就能融任何材料于框架之中。三是把握选材的代表性。在研究问题时,需要掌握大量的材料,但是在写作中不可能也不需要把所有材料都搬到文稿中去。要多用第一手资料,少用间接材料,尤其要紧紧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体现主题思想、最能深化认识问题的典型素材。四是把握衔接的顺畅性。要搞好衔接过渡,着眼事物的内部联系安排层次,注重起承转合,起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承要顺水推舟、自然平顺,转要见风使舵、力挽狂澜,合要水到渠成、干净利落。
第七步:“改”,科学有方地改。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综合文稿修改要讲科学方法。具体怎么去改呢?一是战略上先大后小。首先要检查和解决主题、立意、框架等根本性大问题,其次检查观点和材料统一、形式和内容一致等局部性问题,最后检查和解决表达方式、语言、修辞等细节问题。就如同我们打扫房屋,要先从屋顶扫起、再到桌面、最后才是地面,如果次序反了,可能事倍功半。二是重点做到六问。一问政策是否与zy一致,zz性是第一位的;二问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意高则文胜,意新则文妙;三问逻辑是否合情入理,文章中的人、事、理要彼此衔接有序,分析层层展开,论述科学严谨;四问内容是否真实准确,要有出处、依据,特别对二手材料要重点核实;五问格式等是否规范,避免在字体、落款、时间、页码等方面犯低级错误;六问详略、整体结构比例是否协调,重点是否突出。三是技术上冷却、读改、求助。初稿完成后,由于存在思维定势,一时改不动、改不好,不妨先放一放;读改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一边读一边改,一读就能发现许多毛病;求助是自己改不下去的时候,不妨请别人指点,听取他人意见,或许能触类旁通。四是操作上增删改调。对思想、文字表达存在疏漏、间隙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对表达啰嗦、重复的地方进行删减,对表述不正确、不全面、不周严、不妥帖的地方进行改动,对原有内容、文字表述相关性不够、紧密性不强等情况进行调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公文写作中的惯用句式提炼汇总
- 下一篇:八种公文写作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