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逻辑这面“照妖镜”,系好写材料的“第一粒纽扣”
【以稿换稿 】 作者:小二哥1980 发布:2018年12月19日 阅读: 次
分类是综合类文稿构思的重要方法,分类主要有两种——封闭式分类和开放式分类。自下而上归类分组属于开放式分类,按照原有架构自上而下分类,属于封闭式分类。通过此文,笔者以介绍两种分类方法为切入点,分析综合类文稿写作“模板化”、“套路化”、“抄袭化”问题,探讨公文写作“入门”之道。
在前文中,笔者重点介绍了开放式分类,其主要特点是自下而上归类分组。那么,封闭式分类是怎样的呢?举个例子说明。某公司由后勤部、项目部、客户部、财政部四个部门组成,根据四个部门业务分类,撰写工作总结,就属于封闭式分类。
两种分类方法各有长短,开放式分类的优点是组合灵活、富有新意,缺点是易懂难精,需要练习;封闭式分类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缺点是模式固化、缺乏新意。
因为,如果部门之间存在业务重合,封闭式分类就会出现交叉重复,导致结构混乱。而且,各地的具体情况千姿百态,就算是同一个行业,同一个领域,也很难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模板。
如果盲目套用他人的标题结构,用封闭式分类搭建文稿结构,很容易违反金字塔原理中的“MECE法则”。
MECE法则,具体要求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在综合类文稿写作中,MECE法则是判断分类是否合理、架构是否合格的根本原则,甚至对材料具有“一票否决”权。试举一个例子说明。
这是笔者从总结原文摘录的一级标题提纲。乍一看,这些标题朗朗上口,金光闪闪;文字层层对仗,一字不差,特别是五个“立足”、五个“大力推进”,更是显得高大上。但是,如果运用“MECE法则”这面“照妖镜”,就能发现这个结构漏洞百出。
根据原稿提纲,可以判断其违反“不重”原则。例如,“立足安全,大力推进防灾减灾工作”与“立足保障,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与“保障”两个概念存在重复交叉;“立足生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升级”与“立足发展,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工作”,“生态”与“发展”也有重复之处;“安全”、“保障”、“生态”、“发展”四个概念之间边界不清,关系模糊,读起来容易感觉“乱、累、空”。
以笔者的标准来看,这是一篇有硬伤,甚至不合格的总结。平时,材料“打架纠缠”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这类总结往往是“想出来的”、“憋出来的”、“套出来的”,而不是“分出来的”。
笔者运用自下而上思考的流程,对该文内容进行归类重组,得出以下结构。
首先,这个架构从原来的五个要点,减少为三个要点,内容篇幅会大大缩短。其次,保护者”、“引导者”、“管理者”三个概念之间界线相对清晰,基本不存在重复交叉;第三,通过分类归纳,可以对水务工作得出更为深刻、本质的认识,该项工作可分为防水、治水、管水三大块,更容易在实际工作中找准重点工作。
笔者认为,分类是梳辫子,拟制标题属于戴帽子。自下而上开放式分类,就是让戴帽者亲自去试试,感觉帽子是否适合;自上而下的封闭式分类,就是先把帽子买回家,再找人看看是否适合。
显然,前者更科学合理,后者属于碰运气,很难买到合适的帽子,往往买到“高帽子”——帽子太大、脑袋太小,中间出现很大空隙。在综合类文稿写作中,这种现象就是表达空洞。好的帽子要私人订制,同理,好标题也应该通过分类归纳、精准提炼。
笔者看到,不少朋友喜欢封闭式分类,直接套用他人标题框架,这种方式看似省时省力,实则后患无穷——容易导致内容交叉、千文一面,对提高写作水平,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害无益。
对于初学者,笔者建议先按照“自下而上思考”的原则,练习开放式分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归类分组、概括提炼的能力。当自己的思维能力、知识结构以及业务熟悉度达到较高水平,能够“信手拈来”之后,再考虑采用“自上而下”的封闭式分类。
总而言之,归类分组就是写材料的“第一粒纽扣”,如果系错了,接下来的努力很可能都会成为无用功。
来源:小二哥悟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推介词怎么写
- 下一篇:2019年新年贺词的开头、主体、结尾和技巧全在这!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