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字工作>> 业务性工作>> 文稿撰拟

文稿撰拟

醍醐灌顶!这是史上最详尽的典型经验、事迹、人物材料写作宝典!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分两个问题讲:什么是典型材料,典型材料的写作。

一、什么是典型材料:

我们所说的典型材料,是指对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科学总结。

从对象来分,可以分三种:典型事迹,典型经验,典型事件。

从用途来分,也分三类:研究材料、上报材料、推广材料。

无论怎么分,典型材料就是为宣传表彰典型事迹所写的材料,可采用第一人称:我(发言稿)或第三人称:他(通讯稿)。

典型经验材料:是一种介绍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或成功做法的文字材料,它与专题经验总结的写法相似,着重于叙述典型“怎么做”( 经验介绍,讲方法)。

典型事迹材料:是一种通过对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的介绍,表现其思想、品德和情操,给人们树立行为榜样的文字材料,着重于叙述典型“做了什么”(事迹展现,讲故事)。

经验材料和事迹材料的区别:经验重介绍(提示性),事迹在描写(动感性)。如“劝好酒”,都按四个层次写。

经验材料:一、摆酒是劝好酒的前提(在心理上先给对方压力),二、斟酒是劝好酒的基础(为喝好酒定调:一竖二横三平),三、头酒是劝好酒的关键(端头杯酒量化,人人见底)四,通关是劝好酒的根本(形成都是朋友、不打通关不礼貌的氛围)。

事迹材料:摆酒时,他叫服务员先提来一箱酒,并当大家面反复告诉服务员,喝完继续拿。斟酒时,他从口袋里拿出烟盒往酒杯旁一竖,对服务员强调,斟酒这个高度,同时告诉大家,第一轮咱们一二三,把烟盒一竖二横三平地一摆。头酒时,只见他自己把杯子高高举起,非常虔诚地感谢在坐各位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说:我先干为敬,然后一饮而尽,把酒杯倒过来望着大家,直到每一位客人都把酒杯倒过来为止。通关时,他说,大家都是朋友,不打通关就是不礼貌啊,我先开始,从左边来。

二、典型材料的写作:

1、要精心选择材料,胸有成竹。(三分写作,七分采访)

掌握准确、大量的第一手情况是写好典型材料的前提。

典型材料写作,也象其他文体一样,首先要调查采访。包括普遍调查、重点调查、专题调查、统计调查、个别调查、开会调查、当面调查、背后调查等。调查采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典型的主体事迹(定性)。典型事迹要在作者脑子里形成笼统的,又是美好的印象,从而产生对典型热爱的感情和写作欲望。(保护神丁太环,(单字替换)委书记于耀辉)

二是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典型事迹的具体情节(定位)。使典型材料中的人、物、事、状,全面具体、生动形象。(李德军吃苦耐劳:因不是正式开工,各方面条件非常艰苦。工地所在的慈溪缺淡水,海边村民喝的是接留的雨水,我们只好用罐车拉水喝。住在村子里,每天坐车上下班要用半个多小时,为了抢工期,就在海坝边用集装箱改做临时工棚,搭上双层铺挤在一起住。饭是从村里做好了拉过来,吃到嘴里都是凉的了。海边的太阳特别毒,干活不到两天,脸和胳膊就起泡脱皮,火辣辣的疼。走在钢板上,穿着劳保皮鞋的脚,烫得就像踩在热锅上。滩涂臭鱼烂虾引来的苍蝇,盯咬你脱皮起泡的地方,让你疼痛难忍。白天热得汗流浃背,一到夜里,阴冷的海风吹得你从前心凉到后背。)

三是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典型的心理活动(定情)。典型,特别是典型人物,创造英雄业迹的过程中总有心理活动。把真实的心理活动挖掘出来,就能看出典型成长的曲折过程和高大形象的思想基础,从而使笔下的典型更真实、更丰满、更令人可信。李德军:听领导说,在这样的海湾建大桥,中国第一次,世界也少有,心想,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多找活,就得干大活,干难活,干出名堂来。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大桥,咱就得有一流员工的样子,苦点累点没啥。(世界一流与一流员工,直接点题)

四是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典型的矛盾冲突(定奇)。先进典型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总是在矛盾和斗争中成长。这种矛盾和斗争,包括对敌斗争,对人民内部落后现象、错误思想的斗争,对大自然的斗争,也包括典型自我完善过程中的斗争。对这些矛盾斗争了解得越具体、越深刻,典型材料也就写得越成功。(化腐朽为神奇) 如:1990年,朱会明年愈古稀的老母亲中风病危,程克菊带着女儿奔回四川万县老家尽孝,来回20天里,请一职工照料。妻子不在,朱会明怕大便时麻烦他人,每天仅吃二两稀饭,饿得枯瘦如柴,致使植入背部的钢板螺丝都裸露出来,疼痛难忍,把赶回家来的程克菊心疼得直掉眼泪。

五是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典型的群众关系(定调)。一般说来,先进典型在群众中威信是高的,印象是好的,影响是大的。但也不能排除群众对典型的看法会有分歧。这就需要作者进行鉴别、分析,确定文章格调。(苏东坡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所谓“胸有成竹”,就是搞调查采访时要先拟好经验材料的主题,围绕主题,挖掘和寻找出材料。也有不带主题的调查。调查前只是有一个大体的方向,比如说领导交待,某某单位的班子建设搞得不错,去看一看,总结总结。但具体总结出什么样主题的经验,并不明确,或事前根本没有想法,总结经验的想法产生于调查之后。或者本来是去了解其他事,在了解中却觉得某一方面的经验很好,于是产生了一个主题。一般来说,写典型经验材料,开展调查采访,都是有目的、有主题的。例如,杭州湾召开现场会,要举行先进典型的事迹报告会,我局有两个材料,一是工人代表李德军,一是管理者代表李学民。这就是主题先行。

要“胸有成竹”,在调查采访中掌握主动权,必须提前准备:

一要了解有关材料的背景情况:包括单位的人员情况,所处地理特征、环境状况、环境如何艰苦、任务如何繁重等。如杭州湾李学民:“不仅在国际上跨度最长,而且横越世界强潮海湾的杭州湾,不要说台风、雷暴、大潮、恶浪、汹涌、急流、浅层天然气等自然环境的恶劣复杂,不要说杭州湾每年超过7级以上大风天达9个半月,仅说每秒50米的最大风速就可瞬间将千吨大船掀翻。因此,大桥的设计标准之高、施工难度之大、技术含量之高,引起世界桥梁业的高度关注。面对与大海较量的高风险对抗,与国际接轨的高科技攻坚,作为教授级高工的李学民更知道这人造“彩虹”在世界建桥史上、在中国迈向建桥强国、在中铁四局由陆地江河向海洋施工跨越中的分量!”

二要了解有关材料的周边情况:一切事物的发生不是孤立的,都与周围事物密切联系,凡与写作对象有关联的人和事,调查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详尽占有资料,才能开阔思路,并在调查中逐步形成观点。如程克菊:除本人外,丈夫,女儿,邻居,医院领导,护士。

三要了解有关人物的全面情况:对事迹材料的挖掘,既要了解本人的现实表现,还要对人物成长过程、主要经历、志趣爱好进行多方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如程克菊“对丈夫,对孩子,对单位,对他人”。如:看到程克菊的善良与辛苦,也曾有好心人两次为她介绍对象,对方也愿意和她一起共同照顾朱会明。她婉言谢绝:我虽然只经历了三个月新婚的喜悦和幸福,但我现在依然是一个完整的家,我不改嫁,就能撑起老朱生活的天空。

四要了解有关人物的细节情况: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其重要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往往可以艺术煽情。如李学民:2003年6月6日,正在杭州湾跨海大桥指挥伸向大海第一根实验桩施工的李学民,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爸爸昏迷了,赶紧回家”。“知道了”,李学民仅仅说了三个字,硬是把跑圈的眼泪收回。他知道,身患肾癌的岳父进入昏迷状态是什么后果!他知道,一直和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岳父重病后,自己不能尽孝,这最后一面再不能见,会在情感上背负什么样的悔恨!

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这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采访经验:在人物采访中,如果没有主题先行、采访对象又紧张,要想获得好材料,可以启发地提出问题: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最难过的是什么?你最委屈的是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自己最自豪的是什么?再在他谈的时候扑捉细节。

2、要掌握剪裁艺术,精选角度。

典型事迹材料尤其是经验材料,一般是观点+例子,选材十分重要。选材,就是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好材料。

选材,首先要坚持“点题之笔”。就是找到写作对象区别于同类事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有理有例,写出事物的本质来。毛主席曾经批评说:“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这是很坏的方法。”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有理有例,理就是道理,就是观点,例就是事例,但事例不是罗列,举几个例子凑文章。有理有例,就是使用表现全面的概括性材料和表现事物本质的个别材料,这一点很重要。如:《实施“五好五有”共建和谐项目》:三是深化考核,提高经济待遇,充分发挥了农民工的监督权。(道理,观点)为确保农民工经济待遇得到落实,制梁场做到了“三统一”:即统一为345名农民工建立档案、统一为农民工办理银行卡、统一将农民工工资打入到银行帐户内。同时公示了三项承诺:保证不欠农民工一分钱、保证不要农民工一分钱、保证不吃农民工一顿饭,并设立举报电话、发放监督卡和设置举报信箱,充分发挥农民工的监督权。(表现全面的概括性材料)4月,因调度漏计工天,农民工魏天寿工资少了600元,他通过举报电话反映情况后,(单字替换)支部经核实通知财务部当天就给予解决,调度也主动在点名会上向魏天寿认错道歉。许多农民工说:“在中铁四局干活,我们不愁拿不到钱!”(例是表现事物本质的具体事例,不在多,而在精)。

选材,其次要学会“点睛之笔”。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龙点睛就是找到写作对象(即主人翁),见人见心,以此来反映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世界。如:程克菊的事迹材料之所以感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世界往往在关键时刻突显出来。在描述她爱的艰辛时:“整日泪水洗面的程克菊,在迷茫和心碎的交织中,并没有停下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烧汤喂饭、翻身擦洗,细心护理着丈夫。”接自就有一段她内心的独白:“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丈夫虽然就半个身子半条命,依然是铁路建设的英雄,依然是家的顶梁柱,我要帮他战胜死神,要让他听到女儿叫爸爸的呼唤,要用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不能破碎的家。”作为一名家庭女性,她之所以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岁月全部献给一个半条命的男人,是因为她可以在缺少华丽色彩的生活中拥抱铁路建设的英雄,拥有家的美好憧憬,人生的价值由此而变得厚重和美丽。接着文章依一“撑”字为立点:“这一撑就是36年!从云贵高原的工地医院,到皖南山区的万安小镇,再转芜湖市里的职工医院,在这看似平凡却漫长的岁月里,不要说辛劳磨去了青春年华,不要说寒夜里滋生了无尽寂寞,不要说艰难中流下了多少泪水,更不要说拮据带来了几多惆怅,全身心投入护理丈夫的程克菊,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日复一日,顽强、乐观地坚持着信念,呵护着丈夫,培养着女儿,支撑着家的天空。”这如珍珠般的语言点睛,提升出文章的主题,感染着读者,文章读起来,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

选材,还要突出“点奇之笔”。 点奇也就是要有独具特色的事迹,要找到能体现事物共性的个别材料,有的人写材料之所以平淡无味,看起来有似曾相识之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写作对象的“奇”处,同是名山,黄山奇、泰山雄、庐山秀、华山险。辩证法告诉我们,共性处于个性之中。例如,在程克菊的事迹材料中写生活的困苦,虽然写的是家常事,文章却不落俗套,选择了一个独特的细节来反映:1973年8月,为了让丈夫多点营养,托关系买回猪头肉(比猪肉便宜多了)的程克菊,在医院门口突然看到女儿拣别的小朋友吐在地上的甘蔗皮吃,热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几年来,她把心思全放在丈夫身上:为增强丈夫的抵抗力,她把稍微带点油水的菜先给丈夫吃;为减少丈夫的精神郁闷,她省出钱来为抽烟的丈夫买烟,但“卡”自己的同时也委屈着女儿,长这么大孩子还不知水果是什么滋味!这个独到的细节,一下就将人的感情推上了高潮。

3、要巧妙概括本质,定好主题。

不管是有主题的调查采访,还是无主题的调查采访,在材料写作之前,都必须认真地思考,把所写材料要表达的的主题(文章的中心思想)定好。一般来说,经验材料的大标题就是主题的本质概括,或者是表达中心思想的关键词。经验材料往往通过主、副标题直接点题,事迹材料大多“锣鼓听音”,意含其中。

所谓主题,从应用文角度来讲,是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

典型材料提炼主题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从典型所具有的材料中提炼主题。主题是蕴藏在众多纷繁材料之中的,没有材料就不可能产生主题;作者要把调查中得来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潜心思索,看材料贯穿着一根什么样的“红线”,潜藏着一个什么“思想”。作者把这根“红线”、这种“思想”抽取出来,就是这个典型材料的主题思想。

第二种是根据形势的需要提炼主题。典型是时代的印记,是为促进各项事业进步而树立的。因此许多典型的树立,是形势任务的需要。当然,从形势的需要写典型,也是以“材料”为基础,而不是为了赶形势而有意夸大或胡编乱造,人为创造典型。

第三种是根据人们存在的疑难问题提炼主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因为疑问,使认识变得模糊,有时手足无措,就是常说的“迷惘”。为了拨乱反正,澄清人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作者要在这些方面提炼主题,写出有说服力的典型材料。

提炼并确定好主题,有几点原则要注意:

一是主题要集中鲜明。不能太大太宽泛。比如是(单字替换)委、支部还是(单字替换)员队伍,不能笼统地称(单字替换)组织建设;是讲监督还是讲团结、学习,不能笼统讲(单字替换)委建设;是讲法纪教育,还是讲思想教育,不能笼统为政 治教育。

二是主题要有的放矢。当前需要什么,就概括提炼什么,不能重复陈旧的主题。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做法,是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主题的。比如李学民的事迹,就既可从善于管理的主题提炼,又可看作勇于技术创新的表现。因此,既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来提炼主题,又要使提炼出的主题对当前工作有指导作用。

三是主题要巧妙概括。主要指事迹材料,做到思路清晰,比喻恰当,使人印象深刻。《撑起一片蓝天》《跨越彩虹竞风流》。

4、要合理设计文章结构,布局谋篇。

调查搞了,情况掌握了,主题明确了,接下来就要精心设计,把整个材料怎么写,好好搭出架子。

(1)、什么是布局谋篇。所谓布局谋篇包括: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分多少层次,划多少段落,相互之间怎样衔接、怎样照应。之所以说典型材料是模式化的写作,是因为典型材料有基本的文章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我的经验是:醒目的标题(揭示性)、灿烂的开头(经典性)、严密的主体(逻辑性)、燃烧的结尾(感染力)。

醒目的标题(揭示性):典型材料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典型事迹材料的单标题通常要反映典型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如《撑起一片蓝天——记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六公司职工家属程克菊》。一般而言,用第一人称来介绍事迹的典型材料,多采用单标题形式。双标题一般主标题反映先进典型的精神品质,副标题由单位+职务+姓名+某方面的事迹构成,如《跨越彩虹竞风流——记中铁四局副总工程师李学民化》。通常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典型材料,多采用双标题形式。典型经验材料的单标题通常要揭示文章所介绍的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如《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双标题,正标题揭示文章的核心经验,副标题由单位+某方面的经验构成。如《实施“五好五有”共建和谐项目——六公司新广州站制梁场深化农民工“五同”管理的做法》。

灿烂的开头(经典性):典型事迹材料的开头主要写典型在什么情况(背景)下,经过怎样的努力,完成了什么任务,做出了什么贡献,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受到了怎样的评价。如: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六公司因公高位截瘫职工朱会明存活36年,被医学界称为世界奇迹,(什么情况下)而大夫们却说,主要归功于他妻子程克菊36年如一日的真情守护(精神境界:怎样的努力,完成了什么任务,做出的贡献)。2007年元月,程克菊用爱心在家撑起一片蓝天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了200万芜湖市民的心,被高票当选为芜湖市十大“平民英雄”。3月,程克菊一家又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家庭”(受到了什么评价)。然而,荣誉的光环里不仅仅是赤橙黄绿的闪烁,更多的是13348个日夜酸甜苦辣的揉和……(开文启下)

而典型经验的开头一般概述在什么情况(背景)下,从事了什么工作,创造了什么经验,做出了什么成绩。如:中铁四局六公司广州制梁场秉承“天下利利天下人”的发展思路,(在什么情况背景下:既科学发展观指导的背景下),深化农民工“五同”管理,(做了什么事),通过建好组织、提高待遇、真诚服务、强化教育、丰富生活,(创造了什么经验)充分调动了农民工施工生产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制梁场的快速有序发展。局董事长、(单字替换)委书记张河川、总经理许宝成等领导对制梁场农民工管理工作都给予高度评价,(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电视台、广东卫视等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取得了什么成绩)。

严密的主体(逻辑性):这是材料的主要部分,材料中的事迹要在这一步展开介绍。结构安排,通常有两种:

①横式结构:紧紧围绕中心思想,不受时间限制,采取大跨度,多侧面的结构层次,从几个角度把典型事迹按类别集中,归纳在一定的观点之下,使之为突出典型的主要特点服务。

如:《实施“五好五有” 共建和谐项目》

一、组织好,让农民工有了“家”

二、待遇好,让农民工有了“权”

三、服务好,让农民工有了“利”

四、教育好,让农民工有了“技”

五、生活好,让农民工有了“情”

横式结构的关键是提炼层次标题。层次标题,要对典型的主要事迹进行高度概括,标题需围绕文章主题,对不同性质的事迹分别进行归纳,层次标题的提炼是写作中非常关键的步骤,应下大功夫把他提炼好。《实施“五好五有”共建和谐项目》这里的标题,思想突出,语言精炼,而且对仗比较工整,也比较新颖,能给人比较深刻的印象。

②纵式结构:时间脉络为主要线索,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记叙典型的成长过程和事件的先因后果,它的优点,在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能使典型材料步步深入。

如:《撑起一片蓝天》,就是从1970年12月14日,程克菊的丈夫受伤、致残开始写起。到:这一撑就是36年!进行整体归纳和过渡:“从云贵高原的工地医院,到皖南山区的万安小镇,再转芜湖市里的职工医院,在这看似平凡却漫长的岁月里,不要说辛劳磨去了青春年华,不要说寒夜里滋生了无尽寂寞,不要说艰难中流下了多少泪水,更不要说拮据带来了几多惆怅,全身心投入护理丈夫的程克菊,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日复一日,顽强、乐观地坚持着信念,呵护着丈夫,培养着女儿,支撑着家的天空。”然后,分三个层次展开:爱的艰辛。生活的困苦。单位的关心(这一部分是文章的升华:英雄成长的背景)。

燃烧的结尾(感染力):实际中,有的写结尾,有不写结尾。在会议上发言的事迹材料应当有个结尾,不能收束得太快,以书面文章发表的典型材料,结尾可写可不写。写结尾时,如果是第三人称,可对典型做概括性结论;如果是第一人称,则主要表明自己对今后工作的决心打算或表示谦虚的话。如《撑起一片蓝天》:虽然仍躺在病床,虽然仍忍耐着伤痛,说起当年抢险负伤的一幕,已年愈花甲的朱会明依然是兴奋;忆起36年流逝的岁月,朱会明用幸福的眼眸盯着妻子。他是幸福的:在与伤病的抗争中,他不仅品偿着爱的暖意,更深切地体会着人间真情……这是用的“反衬手法”来写的。因为,程克菊是由于丈夫的受伤致残而成为文章的主人翁,从因果关系来说,用“反衬法”写,可以起到“锣鼓齐鸣”的扇情效果。

而《跨越彩虹竞风流》:汹涌波涛卷沧桑,梦幻彩虹凌空起。李学民和他的工友们,在与大自然的挑战中,虽然割舍了亲情,却用拼搏的斗志和科学的精神,在迎着太阳翻滚金波的杭州湾绘制出中国迈向世界建桥强国、中铁四局跨越海洋的七色彩虹。这是用“点题手法”来写的。通过结尾点明主题,阐述了主人翁行为的意义所在。

(2)、怎样布局谋篇。布局谋篇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题目。要把大题目和各个部分的题目定出来,大题目要鲜明地表达主题。各部分题目要围绕大题目列出,起到支撑大题目、分解大题目、表达主题的作用,大小题目是纲举目张的逻辑关系。小题目多数情况下,相互间是并列关系,从不同侧面完成对大题目、对主题的支撑和反映。也有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或者几种关系结合的。大题目和小题目要新颖、别致,反映工作特点,能够让人留下印象,既通俗明了、又富有操作性和普遍指导性,不能牵强附会,自己编造词语,以文害义。

二是序言。要把大序言写什么,各部分小序言写什么,每个部分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介绍哪些做法,都过细考虑一遍,并列出提纲。大序言是整个材料的统揽,要能够让人看了后明白材料是讲什么内容的。因此,要有做法依据、做法效果等内容。小序言是本部分开宗明义的内容,起着阐述所以要这样做的道理。引出下文的作用,不再讲效果,而讲目标、意图。每个部分还分不分层次要根据材料容量确定,容量大必须分,容量小,不必分。若要分层次,每个层次都要有小标题,而且应基本对称。

三是事例。典型材料必须事例生动,事迹感人。因此,一定要把最典型的事例写到材料中去。事例的选择在精不在多。精心谋篇的目的,在于使全文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所有材料紧紧围绕表现主题而组织。不能使之游离。因此,通过设计谋篇,要保证整篇材料有一个主题;每一个部分都有相对独立的观点,这些相对独立的观点又是围绕主题展开,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主题。

(3)、如何构架文章。文章的构架就是设计文章结构,这是公文写作的一项基本功,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结构出来了就相当于一棵树有了枝干,只要添加一些素材作叶子,一棵树的形状就勾勒出来了。设计文章的结构,

一是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围绕主题设计的观点,要能够为主题服务。如一公司(单字替换)委的经验材料《把干部作为经常性工作的重点对象常抓不懈》,主题是抓好干部的管理教育,而要抓好干部管理教育有什么规律呢?主要就是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教育到位,管理到位,激励措施到位等,由此就理出了文章的二级标题:统一思想认识,确保重点突出;加大教育力度,确保基础牢固;坚持严抓勤管,确保行为规范;用好激励机制,确保最佳效应。

二是要体现典型所具有的特性。规律性的东西,每一个单位都有,主要是哪个单位落实的力度大小问题。而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还有别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的特性,设计结构就要把他反映出来。

三是要注意挖掘时代精神。总结一个单位,一个人的经验和事迹,首先要在开掘其典型意义上下功夫,一般来说,越是能够集中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典型,其指导意义就越强,在设计文章结构时,应该把握好这一点。如,新广州站的经验材料由于找准了与“农民工”这一时代热点,就使文章从立意到结构都得到了升华。

5、要掌握行文技巧,善于煽情。

我们平常看材料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即内容很好,但看着比较费劲、别扭、罗唆。原因在于一些行文的要领、技巧没有掌握住。行文技巧是主题思想、经验做法的载体,应注意运用好行文的一些技巧。

一是语言运用的技巧(多用动词)。

①句子不能太长,能短则短,并非多打几个标点符号,而是要通过变换表达方式,缩短句子。

②用语尽量恰如其分,不能太夸大其词,如革命觉悟、为共产主义作贡献等,用得太多,就容易使人感到脱离现实。

③多用动词,使人物在运动中活起来。

如:《撑起一片蓝天》:1970年12月14日,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的盘西铁路亦资孔隧道里灯火通明,夜班的几排炮响之后,掌子面的侧上方现出一巨大溶洞,泥水裹着砂石时不时从黑洞飞泻而下,顷撒在上导坑,让接班的青工朱会明和工友们仿佛置身于孙悟空的水帘洞里。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语录牌下,段领导决定成立抢险突击队,用立拱架、然后钢筋混凝土封闭衬砌的办法穿越“水帘洞”。一直吃苦在前、被大家誉为“拼命三郎”的小朱冲到最危险的上导顶部,观察溶洞泥石飞泻的时间规律后,开始躬背屈膝在狭窄的排架拱部清石、备顶。

④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句子与句子要靠一定的逻辑关系连起来。

有并列关系,如: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

有同义关系,用来强调、渲染、造成气势,如《撑起一片蓝天》:这一撑就是36年!从云贵高原的工地医院,到皖南山区的万安小镇,再转芜湖市里的职工医院,在这看似平凡却漫长的岁月里,不要说辛劳磨去了青春年华,不要说寒夜里滋生了无尽寂寞,不要说艰难中流下了多少泪水,更不要说拮据带来了几多惆怅,全身心投入护理丈夫的程克菊,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日复一日,顽强、乐观地坚持着信念,呵护着丈夫,培养着女儿,支撑着家的天空。

有连贯关系,前后按一定的顺序排,不能乱。如描写开车:打开车门,点火发动,挂挡起步。

有递进关系,如《撑起一片蓝天》中的心理描写:见到朱会明的一刹那,她的整个天都塌了下来。她迷茫:自己还不到20岁,女儿才6个月,今后这日子怎么过啊!她更心碎:一个壮实的大男人让伤魔折腾得变了形,仅仅几个月的卧床,屁股上已经长了褥疮,烂得很深,而且死神随时可能夺走他的生命。

有解释关系,如《撑起一片蓝天》中工作环境的描写:“掌子面的侧上方现出一巨大溶洞,泥水裹着砂石时不时从黑洞飞泻而下,顷撒在上导坑,让接班的青工朱会明和工友们仿佛置身于孙悟空的水帘洞里。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语录牌下,段领导决定成立抢险突击队,用立拱架、然后钢筋混凝土封闭衬砌的办法穿越“水帘洞”。”

有因果关系,如:因为严格落实了责任制,各种事故案件得了根本控制。

这几种关系运用恰当,即会通顺。

二是承上启下的技巧(自然过渡)。多见“我们的做法如下”,这种方法比较笨,也没有用处,等于是一句废话。还有“采取了以下三种方法”等。应尽量用自然法。毛泽东词《泌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一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得很巧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虽然难以像毛泽东这样把过渡句写得天衣无缝,但应尽量力求自然,如“虽然取得了成绩,但还要继续努力。一要,二要”等,就属于自然过渡。

如:《撑起一片蓝天》:要用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不能破碎的家。这一撑就是36年!(一个撑字过渡)

又如:2007年元月,程克菊用爱心在家撑起一片蓝天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了200万芜湖市民的心,被高票当选为芜湖市十大“平民英雄”。3月,程克菊一家又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家庭”。然而,荣誉的光环里不仅仅是赤橙黄绿的闪烁,更多的是13348个日夜酸甜苦辣的揉和……

如:《跨越彩虹竞风流——记中铁四局副总工程师李学民化》。“大年初三,伴随着人们喜庆的鞭炮声,四公司横峰站疏解线跨浙赣线大桥工地彩旗招展,机声隆隆,八分公司大型架桥机舒展巨臂,将最后一片24米梁缓缓落下。看到建设者放弃和家人团聚而在两座大桥施工中仅25天就创造了主体完工的奇迹,李学民紧锁的眉头松开了。他面对着北方,一股对父母、妻儿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已记不清,自1987年7月从上海铁道学院跨入铁路建设工地,二十个年头有几个春节是在家的热炕头上吃的团圆饺子,有多少次在亲情的天平丈量“忠孝不能两全”的内涵……”

三是切题落笔的技巧(巧妙入题)。从哪里下笔,进入题目,也是有技巧的。一般可分为四种:由现实问题切题;由思想认识切题;由实践启示切题;由情况介绍切题。

由现实问题切题:如《丁太环在人民大会堂的发言》:“青藏高原因其恶劣的自然条件,被人们称为“生命的禁区”。老一代筑路人曾因高寒缺氧诱发的各种疾病无条件治疗,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解决高寒缺氧这一青藏铁路施工难题,我和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走进雪域高原,为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筑起一条坚固的生命保护线。”

由思想认识切题:如:《实施“五好五有”共建和谐项目》。“中铁四局六公司广州制梁场秉承天下利利天下人的发展思路,深化农民工五同管理,通过建好组织、提高待遇、真诚服务、强化教育、丰富生活,充分调动了农民工施工生产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制梁场的快速有序发展。”

由实践启示切题:如:《撑起一片蓝天》。“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六公司因公高位截瘫职工朱会明存活36年,被医学界称为世界奇迹,而大夫们却说,主要归功于他妻子程克菊36年如一日的真情守护。”

由情况介绍切题:如:《跨越彩虹竞风流——记中铁四局副总工程师李学民化》。“2007年3月15日,在中铁四局提前10天完成浙赣铁路横峰工程的时刻,南昌铁路局副局长龙京紧紧握住常务副指挥长李学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紧握的双手传递的不仅仅是情感和力量,更多的是钦佩和赞誉:奇迹呀!强将手下无弱兵,你们四局人创造了值得载入中国铁路建设史册的“横峰速度”:20天完成征地拆迁,75天完成总投资1.2亿元、7.4公里疏解线所有桥涵、路基土石方、级配碎石、架梁等全部工程,刷新了铁路施工的新纪录!”

四是细节放大的技巧(善于煽情)。细节描写种类繁多,不一一列举。文章中每一细节描写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阅读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其绝妙之处。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善于煽情发挥:如:《撑起一片蓝天》:“机灵的小朱躲过一块一米见方、三吨多重的大石块幸免遇难,却被一起塌落的另一块石头击中了脊锥,不仅砸破了他崭新劳动布的工作服,而且砸断了他的脊锥神经……那一刻,他只感觉到一股凉气从腰部移向脚尖,不知道就此高位截瘫,只能在轮椅和病床上从青春碾入鬓霜。那一刻,他只知道自己不能和工友们一起成为战胜“水帘洞”的勇士,不晓得由此会给妻子和孩子带来无尽的苦难。”

烘托环境气氛:如《撑起一片蓝天》:“1970年12月14日,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的盘西铁路亦资孔隧道里灯火通明,夜班的几排炮响之后,掌子面的侧上方现出一巨大溶洞,泥水裹着砂石时不时从黑洞飞泻而下,顷撒在上导坑,让接班的青工朱会明和工友们仿佛置身于孙悟空的水帘洞里。”用人们最熟悉的环境借比想象。

刻画人物性格:如《撑起一片蓝天》:“长期卧床,朱会明不仅一个肾完全萎缩,另一个长满了结石,而且“美人鱼”似的身体下部关节僵直,腿脚变形,肌肉萎缩、肿涨,有时还会自然溃烂、流脓。程克菊把布满丈夫全身的上千块疤痕称为“情结”,那每一个伤口的愈合都倾注着妻子的心血和汗水。”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一目了然。

揭示主题思想:如《撑起一片蓝天》:“有人为程克菊算过一笔帐:36年间,丈夫在医院住院达30年,病历有2米之厚;程克菊以病房为家,为丈夫日夜翻身、擦洗、换药每天都在四个小时以上,穿梭病床、食堂或家的路程,有8个“长征”之遥。冰天雪地的每一个脚痕,都是爱的烙印,狂风暴雨的每一次摔打,都是情的见证,夜深人静的每一回料理,都是心的交融。” 由此揭示了主题思想:36年如一日的真情守护,程克菊用爱心撑起一片家的蓝天。“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五是结句回应的技巧(首尾照应)。文章讲求虎头豹尾,结句很关键。如果结句不好,会给人意未尽、突然、文不对题之感。结句有多种形式,就介绍经验做法的效果来讲,有这样几种:

一是概括性结句,常用的表达方式如从而使大家统一了认识;通过教育,大家提高了觉悟等。这种结句方式,往往回应开头,点明主题,是作者的概括,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如:《跨越彩虹竞风流——记中铁四局副总工程师李学民化》。“汹涌波涛卷沧桑,梦幻彩虹凌空起。李学民和他的工友们,在与大自然的挑战中,虽然割舍了亲情,却用拼搏的斗志和科学的精神,在迎着太阳翻滚金波的杭州湾绘制出中国迈向世界建桥强国、中铁四局跨越海洋的七色彩虹。”

二是表态性结句,许多同志说;大家一致表示;某某在讨论中谈到;某某写道等。一般来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典型经验发言稿多用这种结尾。

如《丁太环在人民大会堂的发言》:“在青藏铁路建设工地,还有和我一样的数万名参建将士在顽强地拼搏着,默默地奉献着。我只是他们中间普通的一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为青藏铁路建设保驾护航,我一生自豪!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组织上却给了我很多的荣誉,先后被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授予“劳动模范”和“青藏铁路建设标兵”,荣获铁道部“全路先进女职工”称号。所有这些都将激励和鞭策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大的热情,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好的为职工服务,为病人服务,当好生命禁区的健康保护神!”

三是行动性结句,如说写决心书、倡仪书;转变某种做法,加大人、才、物投入;开展活动等。人物通讯式典型事迹材料,可以描写主人翁的动态行为,作者如照相一般。

如《撑起一片蓝天》:“虽然仍躺在病床,虽然仍忍耐着伤痛,说起当年抢险负伤的一幕,已年愈花甲的朱会明依然是兴奋;忆起36年流逝的岁月,朱会明用幸福的眼眸盯着妻子。他是幸福的:在与伤病的抗争中,他不仅品偿着爱的暖意,更深切地体会着人间真情……”

四是领导表扬式结句,如受到上级肯定等。最后讲成绩加表态的结尾很多。有的文章可以不写结尾而自然结束。但不论哪一种结句,都要回应主题,体现主题,强化主题,给人以回味。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