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写作要做到“四有”
【以稿换稿 】 作者:陈高超 发布:2016年06月30日 阅读: 次
曾国藩曾言,“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对读书做学问提出的“三有”见解,意蕴深刻,文稿写作亦是。在组织部门,公文写作是组工干部的“必修课”,唯有用心思考、持之以恒、笔耕不辍,才能有所作为。
1
要有知识
知识是文稿写作的源泉,熟练掌握必备的业务是基本前提,这就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是加强理论。掌握理论就是为写作实践服务,要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蓝本”,对照“两学一做”规定范围,反复学、经常悟、善总结,做到烂熟于心,随时用起。二是提炼信息。信息是文稿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整体内容的表象。信息化时代要求掌握辩证的观点,坚持两点论,练就“火眼金睛”,对信息进行甄别,进行分类,转化成要点,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为写作提供理论素材,用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脱离信息,很容易造成侃大山现象。
2
要有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文稿写作要懂得掌握规矩。一是公文规则。中办对党内文件的形式有专门的规定,包括文种、主送、抄送,字体、数字、标点符号的使用等,这是基本的规定,必须掌握。比如,中组部对干部选拔任用、换届选举报告等都有公文模板,联系实际稍加改动即可。有的同志心中一团火、脑子一团麻、笔下一团糟,就是没有这样的基本功,要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二是党内法规。党内文稿包括形成的文件、工作讲话,都要符合党内法规。党章是公文写作的指南,必须作为第一遵循原则,第二位是准则,第三位是条例,第四位是规则、规定、办法、细则。下位法规必须服从上位法规,不得违背。三是政策。政策是我们党解决一个时期的实际问题的经验总结,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从事某一方面工作的依据和指针,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只有仔细学习政策,弄懂政策条例,记住政策规定,划清政策界限,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3
要有激情
如果没有反复推敲、持之以恒的激情,写作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一要勤写。好的文稿都是吃苦爬出来的,加班熬出来的,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要把写文稿的过程作为砥砺党性的过程,作为学习提高的过程,作为孕育才俊的过程,作为展示才华的过程。二要敢写。“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最基本的就是防止只讲成绩,不讲问题,或讲问题不痛不痒,怕得罪人。写文稿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三要讲情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能以势压人,这样才能得到党员干部的认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写文稿要始终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因群众而说话、为群众而说话、替群众而说话,说群众听得懂的话。
4
要有境界
毛泽东同志指出,“使人读得下去,读过后很舒服”,文稿写作的最高境界,莫过如此。一要有领导思维的境界。写文稿特别是领导讲话,要转换思想,站在领导角度想问题、写材料,以我们所服务的对象去思考、去行文、去表述。二要有宁静以致远的境界。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需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写过一幅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组工干部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坐得住“冷板凳”,安心静心“踱方步”。
(作者单位:新疆阿瓦提县委组织部)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上一篇:领导讲话稿的写作:实务性讲话稿、表态性讲话稿、礼仪性讲话稿
- 下一篇:再说活动致辞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