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业务性工作>> 文稿撰拟

文稿撰拟

写好讲话稿,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推广赚钱】  作者: 佚名   来源: 笔杆子阅读   阅读 次 【    】【收藏

一篇讲话稿,主要就是围绕“领导讲什么、怎么讲、讲给谁听和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收到什么效果”等6个问题展开。写好讲话稿,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讲话人与听众的关系

这里的讲话人也就是领导。一篇讲话稿,首先它是领导的讲话稿,且不说这篇材料好不好,就说能不能过关,第一步就是领导的认不认可。于是,我们特别需要考虑讲话人的意图。为此,要领会领导意图,加强与领导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有时候,领导的意图是明晰的,这就要按照领导意图去写。有时候,领导的意图仅仅是方向、轮廓,具体思路还不够十分清晰,这就要沿着领导思考的方向进一步的去理、进一步做深入的思考。日常工作中,需要好好揣摩领导的意图,尽可能地领会思路,然后列出提纲,通过自己或者办公室主任向领导汇报。领导认可了思路再进行具体文章的阐释,不然思路都错了,一切都是白搭。

再者,一篇讲话稿,还需要考虑听众。如果听众是单位中层干部或者一些学者专家,整体知识水平、政策掌握程度较高,可以深一点、可以用些专业术语;如果是面对群众百姓,那么就得直白点、通俗点,对相关的概念、数据进行类比。

这里举一个例子:前期,我有位学员负责北京市某区领导去北京大学开展招才引智宣讲会的讲话稿。稿子里面讲到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都是一些具体数据、多少多少。我当时就给学员说,因为你在政府机关,所以对这些数字比较敏感,一说多少,就知道到底是发展好与不好,但是对于还没有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很陌生,不知道什么情况、没有概念,因此你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类比。然后这位学员就有修改成这样:以全市16%的国土面积产生了35%的GDP,GDP总量相当于乌拉圭国家总量,等等一系列比较。这样就比较直观了,听众就能直接感受到当地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

再举一个例子:毛主席在党的七大闭幕式上做的《愚公移山》的讲话稿。文中引用愚公移山的例子,就不是直接用的文言文,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为什么?因为当时全国百姓的整体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如果用“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样的文言句式,估计很多百姓是听不明白的,而且也无法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情感。

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

实就是内容要实实在在。虚不是说虚头巴脑,而是指内容要厚度深度。

关于实的方面:

一是要有措施。例如,成立了什么领导小组、组织了什么会议、出台了什么文件、开展了什么活动、做好了什么专题等等,这些要实,要有具体内容。

二是要有数据。某项工作,不管是安全、投资、经营、教育还是民生等各项工作,一般都有一个指标,那么就要写出该项工作完成指标情况。例如,安全方面,实现安全天×天,安全事故数同比怎么样;投资方面,完成投资额×亿元,完成年度进度×%,同比怎么样等等。

三是要有事例。其实事例很好理解,事例有时候就是措施、就是数据。当然,有时候事例是该项大工作里面的一个小项,以小见大。例如,以单位某个人的事例来折射单位整体工作作风扎实。

关于虚的方面,首先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都看过龙应台的《目送》,作者在叙述完与父亲、儿子的分别后,都用了这样的一段话来进行升华:“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其实这就是在实写之后的虚写,画龙点睛之笔。那么,我们写讲话稿也应该这样。

关于虚写:

一是要有理论。这就是要掌握政策,要深刻学习理解党的思想路线以及法律、方针、政策等等。什么工作怎么做需要符合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来的。这就需要大家多看多读,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多记多背诵。

二是有思想。一篇好的讲话稿,不仅仅工作的陈述,更是思想的表达,要在这篇讲话稿中传递讲话者的思想,所有的一切例证、一切内容也都是围绕这一中心主题而来。例如,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不管怎么分析敌我态势,从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等诸方面,最终落脚点都是中国必赢、日本必败,但又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三是要有逻辑。在初写稿件的时候,领导经常会说,文章没有逻辑。那时候,我们很懵懂。逻辑是什么?层次就是逻辑,逻辑就是事务联系的规律。文章层次不请、逻辑混乱,说明没有把事情搞明白,没有把问题吃透。所以,要想达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就得把事情搞明白、搞清楚、搞透彻。当然材料逻辑的关系有很多种,例如并列式、递进式、因果式等等,这需要根据材料内容来进行选用。

处理好公文要求与领导个例的关系

讲话稿,是一篇公文文稿,也就需要遵循公文基本的语言要求,例如:严谨、务实、精炼。不准确、不简练,就没有把事物的本质和表达的方式找准。在行文中,语言一定要说到位、说核心、说本质,做到简练清晰到位,一句话能说清的就不要用两句话、三句话。例如,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变、稳中向好,要搞清这三种表述的区别,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其实他们各自都在释放着不同的信号。还有有些公文新词,例如:压茬、统筹集约等也要搞清楚,如果能够在文稿中及时跟进中央、上级领导节奏,这也是很难得的。

同时,一篇讲话稿是为一个特定的人所作,例如书记、例如市长,这二者应该是有区别的,书记讲话要符合书记、市长讲话要贴近市长,一听就知道是谁的讲话,能够反映他的特点甚至是思想,不然全是官话、套话、千篇一律,就失去了讲话稿的灵气。一位毕业后基层一步步走过来的领导和一位大学毕业后直接进部委升上来的领导话语肯定不同,一位学者型官员与政治型官员讲话也肯定不同,因此要区别对待。

一般领导针对某项工作可能也会有相应的比较直白的但是又很精炼的用语,那么就需要你去注意收集,在文稿中特别是讲话稿中就可以体现。例如,“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一样的口号。

另外,关于讲话稿,要想有代入感、打动人、吸引人,在一般公文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文学语言、文学思维,这样情感会很饱满。例如,“……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大家可以自己体会这段话的情感、韵味。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