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厌精(读书管见)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张保振 来源: 何新国讲公文写作新浪博客(授权转载)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按:无论从立论上看,还是从结构上分析,这都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但是,文章第二段里面,把“厌”字解释为“讨厌”的意思,显然是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成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语出《论语·乡(单字替换)》),“厌”字在这里与“餍”字是通假字,应该当作“餍”字来理解,即“满足”的意思。“讨厌”的意思,是“厌”字在现代汉语里面的解释,即今义。张保振同志这篇文章的标题,显然是从孔子《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话改造变化而来的,既然化用成语,“厌”字在这里就应当按照古义解释为“满足”才对。作者解释错了,偏偏编辑也未改正。偶然看到,不可放过,此乃常识也。
当今世界,书多如山,且一座连着一座,一座又比一座高。那该如何学习?窃以为:学不厌精也。
学不厌精,即学习不仅不讨厌那些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而且喜欢它、拥抱它,与之终生为伴。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犹如书山中的宝玉。石可以铺路建楼,玉却更高一筹,能养人润人。故而,学不厌精,多多益善。
学不厌精,要在精选,乐在精嚼,至在精思。
要在精选。学如吃饭。饭有优劣。健康食品得健康,有“病”食品生疾瘤。正因如此,孔子提出“食不厌精”的命题,并一口气说出了七种“不食”之物,这不可食之物,也正似精神生活中不必学之书。书不仅有精粗之分,而且有优劣之别,绝不可盛进碗里都当饭,拿起筷子尽去吃。不识货,就会错用功夫;读错书,就会玩物丧志。
乐在精嚼。精嚼者,细嚼也。再好的饭菜,不精嚼,难知其味;再好的书,不精学,难有斩获。相反,从容咀嚼,其味就长;反复研学,其见必出。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如当年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时,一连十几天,只学同一首曲子。师襄说:“这个曲子你已经学会,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又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直到最后,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感惊异,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不急不躁不怕慢,不急求功不厌烦,使孔子对音乐的奥妙深得其味,以至于当他在齐国听奏《韶乐》时,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这也就进一步启迪我们:学习,倘若只眼中了了,心中匆匆,难免如捕风捉影,白忙活一场;反之,穷于一物,反复咀嚼,就会识见胜出,学一得十。
至在精思。实践证明:精思,才能从无疑处有疑,从有疑处无疑,不为异端惑,不为文采眩;精思,才会使人之良言如出我口,人之精理如出我心,既得从容之乐,又获精约之功;精思,才可辨大义而修体,察微言而提神,从而做事知要事功倍,做人知足人常乐。有言道: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始有神。可以说,没有精思,要“翻成悟”,不可能;缺乏深思,要“始有神”,难持久。人在世间行,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识“没字理”。“没字理”,要靠读“有字书”时的精思才有可能获得。实践证明:人学不难,难在精思。惟有精思,方知是非。当然,精思,离不开精究:既要用功深到,又要专一不二。专一,才能明;能明,才建功。精思,还是密思。只有思之细密,才可能思如天网,疏而不漏;才可以七纵八横,头头是道。
有诗言:文须字字作,亦须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学不厌精,即是也。可以肯定,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善精选,乐精嚼,会精思,就能卓然可观,不仅眼能察天衢,而且耳能闻雷霆,从而思接千载有底气,视通万里有方向,做事识大体,做人见大义。
(原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7日第二十版)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读书“三食”法
- 下一篇: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读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