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心灵茶座

心灵茶座

一位材料小哥的心路历程:我越来越喜欢写材料了

以稿换稿】  作者: 浪子燕青   来源: 办公室主任   阅读 次 【    】【收藏

“写材料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写材料不就玩几个文字游戏嘛,很好写的”“写材料是机关干部的必修课”“加油,相信自己,能把材料写好的”……,

材料路上,我们听多了类似话语后,一度有种“原来我不想写材料,是自己不够努力”“怎么这么简单的材料都写不好,枉费了领导的栽培与信任”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在外人看来,写材料也就是玩玩文字游戏罢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其实,事非亲历不知难,材料人的辛酸,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当前,干部普遍不想写材料,着实是因为这是个苦差。不想写材料,无非是下几个原因:

一是动笔前没东西可写。一般地,很多人接到材料任务后,常常没思路,没灵感,很苦恼很焦虑很着急;苦思冥想,虽然有了思路,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前,同样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比如,需要收集、查阅大量资料,需要做大量调研才能行文,这个过程,不免感到很苦恼很焦躁。

二是写作过程很磨人。思路、资料千淘万漉始得来,但距离“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还差很远。毕竟,材料不是你想怎么写就能怎么写的。你要充分考虑上情下情、领导喜好、使用场合、受众等,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逻辑把握等每个环节、每个内容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耗费大量脑细胞……。

好不容易写成初稿,风风火火送审,领导却不满意,要求你推倒重来,一稿二稿三稿……直到定稿。这个过程,会有各种不同的领导给你提出修改意见,要么你全盘吸收了,要么你部分吸收了。

但是,你会发现,不管你是全盘吸收还是部分吸收,领导们对你都难免会有不满情绪。你全盘吸收嘛,结果到了大领导那里,大领导对你的材料还是不满意,你的领导会说,“整个文章架构、措辞都有毛病,这样小范围的修改,也是无济于事的,终究还得从整体修改上想办法。”

你部分吸收嘛,到了大领导那里,大领导对你的材料不满意,给你提修改意见的领导会说,“你看看,我提的修改意见你不吸收进去,这不,导致大领导对你的材料不满意了吧。”这个过程,很煎熬,让你有点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整个动笔前后的过程,人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极容易就崩溃了。下次再碰到材料,不免会心生“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是似乎加班写材料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自己辛辛苦苦熬夜加班写的材料,领导删繁就简,在会上三五分钟就念完了事……,于是,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文笔、能力,开始怀疑写材料这个工作存在的必要性;由于上次材料写得好,由于你是单位写材料的,因此,总会有不少材料找上门来,你很为难,拒绝不好,不拒绝也不好,不知该怎么办……。

年底,单位的评优评先、晋升提拔,似乎与写材料的你绝缘,你内心再次受到打击……

其实,很多人,一开始是不反感写材料的。甚至,有的“文痴”,一开始把材料当文学作品,还很喜爱写材料。

但是,由于一次次受到材料的煎熬,写着写着,也就渐渐没了兴趣。甚至到后来,开始反感写材料。而每次一接触材料,这种反感情绪就又增添几分。由于负面情绪的积累,久而久之,对材料自然就提不起兴趣来了,终于,曾经写材料的那份“热情”,已经被现实给弄的荡然无存了。

在“土壤”“生存环境”如此贫瘠、恶劣的条件下,外人一面鼓励你加油写材料,一面忽悠你写材料是晋升提拔的必备技能,试问,想写、愿写、会写材料这类“种子”,何以求生存?

“材料狗”一面要忍受写材料的苦痛,一面要面临前途渺茫带来的焦虑,人生已经很艰难了,这种情况下,学会改变自己。让自己慢慢进入角色,慢慢适应环境,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求生存。具体来说,该怎么做?下面,主要从“材料狗”心路改变出发,提出几个观点,供参阅:

一是动笔前,要有意识“减”排斥感。很多人,由于一次次受到材料的煎熬,也就开始会烦躁。随着接触材料时间越长,这种负面情绪会越多。甚至到最后,开始反感写材料。久而久之,对材料自然就提不起兴趣来了,一听到“材料”,头就大了,心里也无比排斥,根本找不到思路。

其实,写材料找不到思路,归根到底是自己不想写,是自己想太多。你去想或者不想,这些困难一直都在那里,不会增减。不想写的材料最难写。与其想太多,还不如给自己减压,让自己有更多精力放在材料上。

我曾经有个同事,其他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抱怨。

每次一接到材料任务,就开始陷入烦闷,不停抱怨。在抱怨过程中,他更加厌恶写材料,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最后,每每他经手的材料,要么质量不高,要么晚晚交差,多次受到领导批评,还惹来个不好的名声。

其实,一个人抱怨久了,负面情绪积累多了,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心情变得不好了,做事效率也就降低了,甚至根本不想做。在单位,领导是绝不会喜欢一个爱抱怨的人的。与其对材料有排斥,于己于人带来不好影响,还不如收起这些负面情绪,多点阳光心态。

二是动笔时,不妨让自己早早进入状态。常言“入戏太深”,用这句话来激发自己想写、愿写的初心使命,未尝不可。写作过程很折磨人,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主动从写作过程中寻找快乐。毕竟,材料虽然很讨人嫌,但也不是十恶不赦。

身边有的人,平时有事没事喜欢发朋友圈。几张图片,配上构思半天、遣词造句、修改润色后的,几行洋洋洒洒的文字,再点击“发表”,一条图文并茂的朋友圈动态,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虽然,编辑一条状态有时要花费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有的还是在深夜编辑的。但他们不觉得累,“笔耕不辍”,就是为了发个简短的说说,聊表心境。特别是,当评论如潮、点赞颇多时,他们很有存在感,这也正是他们坚持“创作”的原因。毕竟,人都是喜欢被关注、被肯定的。

还有的人,为了玩游戏,常常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虽然费脑、熬夜,但他们乐此不疲。因为,他们喜欢,他们沉浸其中,他们能通过游戏找到存在感、获得感。

既然成为了“材料狗”,短时间内又无法改变。“既来之则安之”,那不妨拿出精气神、做出个样子来,从写材料中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获得感,对材料“爱”起来。

要想对材料“爱”起来,关键要正确认识材料。其实,写材料绝不是玩文字游戏。所谓“文以载道”“文以辅政”,你辛辛苦苦写的材料,并不是没用处的。材料是一个载体,工作的谋划、推动、复盘,都离不开材料这种载体。

冯巩有个相声是这样说的:一个点子能救活一个厂子。这用来形容材料的意义,再好不过了。一份经过仔细研究、思考的好材料,能转化为发展成果,带给群众利益。

像这次疫情防控中,很多领导的讲话材料,就在网上被疯狂点赞,甚至被当做“教科书”在学习。

比如,网上就有网文解析了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副组长陈一新与武汉各区一把手的微信群聊,称文中落实中央要求及时、筹划部署有力度、紧前推进有实度;1月27日,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给147名将赴千里之外驰援的医护人员讲了“一番教科书级别的领导讲话”,激励了现场医护人员“出征”武汉。

作为材料工作者,写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来自领导的“刁难”、委屈、折磨,心累的时候,不妨多叩问自己的初心:我当初选择写材料,是为了什么?我现在材料写的怎么样了?材料这么改来改去到底有没有用?我写的材料给单位发展带来了什么?

弄清楚这几个问题后,在写作过程中,面对各种折磨,定能多点平常心、早点进入状态。

三是动笔后,要抬头看路。对材料狗来说,如果单位领导抛开待遇跟你讲奉献,那就是耍流氓。

虽然号召激发写材料的初心,但是,如果一直都是写材料,只能说,你把太多精力都放在材料上面了。而,此消彼长。材料上花的精力多,人际交往、家庭经营等方面,势必会无暇顾及,这种生活,是很恐怖的。

毕竟,写材料是为了生活。每个人,除了写材料,还有家庭、孩子,还有自己的人生要经营。写材料时,更要学会抬头看路。以文辅政的同时,要以文辅自己的人生;不能只顾埋头拉车,更要注意抬头看路,写完材料后,要认真思考下一步路该怎么走。否则,稍有不注意,就容易沦为材料机器。

我以前有个同事,属于典型的“脱坑”成功者。从事材料工作5年,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材料人普遍的经历,喝墨水、吐苦水、尿黄水、费脑水,过程很折磨。甚至,单位没有给他发展的平台,没有栽培他的土壤,认为他无背景无后台,能到机关单位已经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了;认为他只是个写材料的,所以大小材料都丢给他。

尽管如此,他对材料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厌恶。相反,他一直坚持写作,似乎从来没有讨厌过自己的岗位。因为,他把写材料当成一个跳板在对待,他在抬头看路。他明白,只有把这个跳板整好了,才有机会离开这个坑。

工作中,他利用每次跟大领导接触的机会,该汇报的汇报,该谈思路的谈思路,该提建议的提建议。在跟领导处好关系的同时,向对方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单位之外,他在谋划自己的出路。一方面在寻找上级单位遴选、借调等机会,另一方面在业务方面苦练自己的本领。正好那一年,上级有个岗位空缺,他通过遴选,最终去了更好的单位、部门。

所以说,一旦踏入了材料门。与其破罐子破摔,不妨化危为机,多琢磨琢磨自己的事。毕竟,不是每个单位、每个领导都会真正为下属考虑的,“优先提拔写材料的”这句话更多也只是在材料中写写罢了,不要对他人抱有太多幻想。真正能让你写材料不烦躁、有动力的,只能是自己努力。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