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 “经济伙伴”还是“精神伴侣”?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刘巍巍 来源: 半月谈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夫妻: “经济伙伴”还是“精神伴侣”?
导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纯净美好的婚姻生活人人梦寐以求。然而,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婚姻被负载越来越多的物质功能,被迫从“有情饮水饱”向“要爱情,更要面包”转变,家庭婚姻关系面临新的社会性纠结和群体性挑战。夫妻,是“经济伙伴”还是“精神伴侣”?婚姻,是“爱情田园”还是“生产单位”?
想过过不好,想离离不了
“结婚6年,俩娃,双方都有正式工作。他没毛病,没恶习,性生活和谐,彼此家庭关系也算凑合,处于一种你不惹我、我不怼你的状态。
但我俩除了在同一屋檐下生活,每月合力负担家里和孩子花销外,其他都是各过各的。有时看电视,我伸个腿碰到他,他立刻缩回去,好像我有啥传染病似的。”35岁的江苏国企职员韩某,不知道婚姻出了什么问题。
“想离,觉得不现实,那么重的经济负担和两个孩子咋办?不离,至少可以有个伴儿,一起赚钱养家,家务也能分担,只是这种日子没啥盼头。”韩某感到左右为难,不敢想接下去的日子如何继续。
在周围人眼中,32岁的“静如水”(网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女人——长相甜美、工作轻松;结婚5年,丈夫事业有成,家庭富裕安宁。但夜深人静时,她常常黯然神伤——“说是夫妻,更像合伙人。他满足我的经济需求,我为他装点门面。”
“静如水”告诉记者,看似幸福之家,实则危机重重。“我就像牢笼中的金丝雀,为了维持物欲,只能对丈夫在外面的拈花惹草的行为视而不见……也想过分开,但失去他的经济支持,生活就会大打折扣,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继续假装幸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中国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等机构,通过调查中国 29个省份 12471个家庭的 30591个人后,发布《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夫妻间共处和非共处时间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婚姻关系的现状是经济功能甚于精神伴侣。
“就像电影《一声叹息》台词所说,我拉着你的手,就像左手握右手,感觉是没了,但要分开很难。”韩某说。
先失语,再失爱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夫妻或家庭更多的是一个生产单位,除自我照料外,经济活动和家庭生产占据大部分时间。我国夫妻共处时间较少,娱乐休闲以看电视和休息为主,夫妻之间互动性较差。
夫妻朝夕相处,为何难以琴瑟和鸣?
“对话一般不超过两句,大多是沉默,吃饭时一句‘吃了’‘好’,睡觉时‘睡了’‘好’。”
一位外企白领告诉记者,没完没了地加班和无休无止的社交活动,让他疲惫不堪,也霸占了本应与妻子在一起的时间,久而久之,就越来越懒得讲话,也无话可说。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之间的交流只剩下:孩子今天作业写完了吗?晚上回来吃饭吗?周末加班吗?”
一位42岁的女性媒体从业人员说,生活一成不变,像一潭死水,明明有伴侣,却感觉比一个人还孤独。
在当下物质化、流水化的生活中,社会成员往往感到困顿和迷茫,“婚姻失语症”触目惊心——每日交流仅限于具体事情,很少交流感受和情绪;夫妻之间伴随着不耐烦、敷衍搪塞等,身体接触减少,甚至没有……
“夫妻交流才能理解彼此心意,一个人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他(她)想说的内容,还有渴望被理解的心情。”江苏一位情感专家说。
本已“沉默是金”,开口后却又“硝烟弥漫”。一位受访者表示,长期的柴米油盐,必然存在很多碰撞,矛盾得不到及时沟通与修复,就会被积累下来,随时被点燃……时间长了,要么不开口,开口必吵架。
人艰不拆,婚姻需温暖
“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变革、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等,都对中国婚姻家庭产生巨大影响。”
江苏某专家表示,在生活压力挑战下,婚姻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资源配置等均有所重构,婚姻中的关系角色出现变化,使人们的互动过程频发争执。
“这种情况需要家庭成员间协商适应、社会政策规范和婚姻道德教育,才能达到平衡。”
与国外夫妻相比,中国人的婚姻普遍缺亲昵、缺情话、缺欣赏、缺沟通、缺童心、缺幽默、缺共同爱好……一段婚姻关系的破裂,往往是从这些小细节开始的,但过去中国民众将这些视为难以启齿的琐事,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
要发挥妇联等机构在推进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婚姻家庭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婚前心理成熟度测试、婚前干预和教育制度,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名称替换)。
人们对于婚姻生活的厌倦,有时并不是厌恶婚姻本身,而是对自身平庸生活厌倦,又找不到出口,于是怪罪婚姻或者怪罪对方就成了常态。因此,一些觉得生活两点一线特别平庸琐碎、缺乏话题的夫妻,要更多地寻找新的经历,夫妻双方共同探索并体验生命的多样性。
渴望被爱、被尊重、被理解,是人类的天性。“要想对方懂你,首先得认真听对方说话。”专家认为,婚姻中的沟通至关重要,要学会倾听与回应,生气时不迁怒,正视彼此的不完美。
婚姻如同一场修炼,有困苦,亦有温暖。但愿我们皱纹满额、白发苍苍时,身边那个越缩越矮小的人,还是彼此最真的感动。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2019年第3期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