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座的学问
【以稿换稿 】 作者:林中居士 发布:2011年06月02日 阅读: 次
看到这个题目,您可能会哑然失笑:真无聊,排座还有学问吗?我认为有的。在中国,学问简直是太多了,说话有说话的学问,坐车有坐车的学问,甚至喝茶有喝茶的学问。排座当然也有学问了,甚至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问。“坐,请坐,请上坐,茶,喝茶,喝好茶。”相信你看到这个类似对联的东西,就已经知道了排座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意义了。
中国人讲究座位,应该是从古代就开始了的,但具体年代无从考证。我们现在看古装戏,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景:官员之间相互拜访,甚至在普通老百姓家里,主人一般会发出“看座”、或者“赐座”的口令,然后,作为客人的一方才整整衣冠,或者甩甩水袖,款款入座。当然,级别不同,座位也有所不同,皇上的座位就得叫“龙位”或者“龙椅”,而且皇帝永远是面南背北的座位。一般皇帝早朝,也许就是召开皇帝办公会吧,只有皇帝一个人可以堂而皇之地坐在那里,作为臣子的文公武卿,要垂手分立在朝房的两厢,听皇帝询问或者安排工作。一旦得到皇帝的恩赐而得到座位,臣子首先要感谢皇上的圣恩,并口中念念有词地朗诵“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的,方可以入座。没有经过皇上御准而擅自就座的,大概可以以无视国法、蔑视皇威论处吧,只是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情形。
在中国众多的国粹中间,排座应当算是其中之一了,而且经过千百年来的研究探索,排座的学问越来越深,应用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
最讲究排座的,当属于各种会议场合了,而且越是规格高的、级别高的会议,排座越严谨,越有水平。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参加的会议,自然座次安排会科学有致,这里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是,曾经听说境外各种媒体甚至情报机构,对我国一些重要的会议的领导人座次非常关注,甚至可以从中得出推断和结论,而且居然大多数时候,这些看似荒唐的推断都得到了验证。在这个层次上,座次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当然重要地无以复加了。
一般会议对座位座次也是十分讲究的。当然,座次主要是就主席台而言的。开会以前,会议的筹备单位照例会将参加会议的领导的名字制成比较精致的牌子,前后都能看到名字,并将座次早早排定好。一般来说,参加会议的主要领导,我们在这里不妨称为会议首长,他的官职级别应当是最高的,而且要作重要讲话或者会议总结之类的,他的座位就在居中位置。在他的两厢左右,分列会议的次级长官,而且一般左首和右首的官职相当,但又有一定的微妙的区别。依次类推,直至将会议主席台坐满。有时比较重要的会议,前排主席台的后边,还要设若干排次的主席台,似乎可以称为副主席台,座次的排法也照例是以居中的官职、资历最高,两厢依次分列。实际上,会议的议题中间,并不是每一个就座的主席台上的成员都有发言或者讲话的机会的。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主席台成员在整个会议期间都是一言不发,我想这多少有点陪会的嫌疑。之所以出现陪会的现象,我想,第一便是由此证明会议的重要性和规模、规格,第二可能是单纯的“陪”,因为陪在中国是一种礼节,客人来了,主人要热情招待,同时还会找若干名陪客,以示热情隆重。陪会者大都是与会议主题或者会议首长有关联的,也就是说他们有陪会的资格和权利。可见,陪会也不是随便哪个就能陪的。与会议首长滔滔不绝讲话相比,陪会者一般会有很好的风度和忍耐力,因为整个会议期间既要保持一言不发,避免冲淡会议主题,又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和形象,因为一般的会议都要有新闻录象甚至现场直播,非不得已情况,无论是会议首长还是陪会官员,一般都不会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这种情形对尿频尿急患者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也有出现差错的时候,这种情形大都是会议组织单位没有或者缺乏经验,主要是缺乏排座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时也是偶然事件。我参与过一次会议的组织,会议首长的确定有了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是市政府市长,另一方面是国内知名的企业家,据说和省里高层领导都保持经常来往的一位。企业家没有官职级别,在最能中国官本位的场所——正式会议上,这种重要人物的排座自然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陪会的副市长等官员的级别也是非同小可的,所以最后提请市政府定夺。除此之外,还会有别的情况发生。听说过有重要官员就座时看到自己的座位排列不正确,当场拂袖而去的,但这毕竟是少数。还有的会议组织者在开会之前还没有弄明白到底邀请的最高官员是否能够参加,所以只好多写几个牌子,会议开始时临时摆放排列。有的官员公务繁忙,原本没有时间参加会议的,会议开始一段时间以后,得以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匆匆赶来开会,这时会议组织者就要眼疾手快,立即制作牌子,而且按照既定的套路、规律摆放。
有一种会议看似不讲究排座的,比如圆桌会议,这也许是召开国际性会议常用的方式。但是,在中国,即使圆桌会议,也能体现出会议的官级阶次。再圆的会议桌,总是要摆放到室内的,既然在室内,座次依然可以照惯例安排的。一般来讲,会议室的设计上,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个座位是正位,即使没有这样的设计,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正对着门口的作为应当是上座。上座确定了以后,然后依然按照官职级别左右交替排序。不同的是,这种排法大都没有事先写好的牌子,只是靠大家下意识地对号找坐,而且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其实,排座的学问不仅体现在开会上,开会只是提供了排座的经典方法,类似的排座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例如宴席或者说吃饭。一般来说,正对着房间门的位置是上首位,这应当由最尊贵的客人或者最高官职的客人占据,然后还有主陪客、次陪客之分。就餐的时候,主位的客人要先动筷子,每一个菜都有人殷勤地让他品尝甚至亲自给他夹到面前的餐具中,上鱼的时候,鱼头要无一例外地对着坐在首位的客人,尽管他不一定喜欢吃鱼头,也不一定就得他吃鱼头。敬酒的时候当然也要先给这位客人敬。这些规矩,不曾在那些法律法规条文里出现,也没有在任何一级的红文件里作过规定,但是人们都似乎约定俗成,概莫能外。一旦哪位不知好歹坐错了位子,大家会嗤之以鼻,并从内心里骂他不懂规矩甚至没有教养。遗憾的是,我的家宴中,儿子总是占据上首位,因为他每天吃饭的位置就是这里,不论再尊贵的客人来到家里,也不得不屈尊就坐于下手位。啼笑皆非的同时,只好自嘲“养不教,父之过了。”
坐车也是要体现排座规律的,这一方面体现到车辆的豪华程度上,一般说来,级别越高,能享受的坐骑档次也越高,这一点似乎中央还有明令规定。另一方面,坐车还要讲究座位的。在这一方面,似乎目前通行的做法不大统一,一种是领导或者叫首长要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上,而与司机并排的前座位据说是副司机或者警卫员的位置。目前据我观察,一般的做法采取下一种,即首长坐在前边,这样一来至少有以下几个优点:视线开阔,避免了在后坐与下级拥挤,还有就是不轻易让下级看到领导坐车的正面表情。当然,有的领导使用的是专车,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别人搭乘,还有的领导为了节省人力物离财力和时间,亲自驾车,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的保密程度。据说,领导亲自驾车也将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是作为领导的必修科目之一。
相关的排座法则还体现在考察、视察、编发新闻、照片等等方面,而且都有很明确的但是不成文的规矩。这些规矩的总的实质或者原则,我想应该这样总结:按级排序,领导优先。
这样的排座方法使得我们这个社会形成了井然有序的稳定的架构,支撑着我们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转。但无庸置疑的是,这种排序方法更多地表现出强烈的官本位意识和弄权做派作风,也反映了我国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制约着机制的更新和人才作用的发挥。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这种排座方法有可能会有被打破的一天。当然,关键是要看时间了。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