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范文>> 心得体会>> 观读后感

观读后感

《周书记的一记耳光》读后心得体会

以稿换稿】【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秘书工作交流群  阅读 次 【    】【加入会员

把“心系人民”这根“接力棒”传好近日,《周书记的一记耳光》这篇文章,在网上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转发、点赞和评论。
       文章讲了一则改革开放初期的小故事,篇幅不长,但发人深思:时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同志,看到一名病重老党员的艰难生活现状后,羞愧难当,在会场当众扇了自己响亮的一耳光。
       这一记耳光,不仅扇在了他自己脸上,更扇在了在场所有领导的心上。
       他们都因此纷纷羞红了脸、低下了头,收起了原本准备好的工作成绩汇报材料。
       在这则故事中,周振兴书记以及与会老一辈干部们,如此计较“计较”一件“小事”。
       表面上看,是出于对工作不利的自责;更深层次的,是出自他们深厚的为民情怀,出自他们敢于承认错误并能够自我反思的担当。
       这也正是广大网友为之感动的根本原因。
       与文章中提到的周书记一样,老一辈党员干部大都对党充满无限感恩、对服务人民都有着饱满的热情。
       面对组织的信任与托付,面对生活存在困难的人民群众,他们常常心存“愧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他们竭尽全力地干好每一件工作,以求不辜负党和人民。
       基于此,涌现了一大批如焦裕禄、孔繁森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进干部典型。
       如今,迈入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工作中可用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
       但是,少数领导干部却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了:走访慰问,只顾着拍照“留痕”、微信定位,根本无心与群众深入交流者有之;面对服务对象的办事需求,没有耐心、怨声载道者有之;丝毫不满足于已拥有的职务,总觉得组织“亏待”了自己,不肯担当作为者有之.....凡此种种,都是对人 ……

【文章共1038字,范文学习借鉴,请勿直接抄袭】




  • 我要加入会员

  • 我要以稿换稿

  • 我用手机阅读

  • 我要推广赚钱

  • 我要咨询问题


  •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