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范文>> 心得体会>>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晚兴集》校读前后

    】【收藏】 作者: 何新国  来源: 何新国讲公文写作新浪博客(作者授权转载) 【加入会员】 

2007年国庆节,表哥黄光早来杭州看望他的小女儿,我陪他游览江南古刹灵隐寺。
       在欣赏灵隐寺景点内大量的对联时,我们不约而同地谈起了故乡前辈学者诗人黄克敏先生的诗联创作。
       这很自然地勾起我对于儿时往事的回忆。
       记得大约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每年正月初二都要独自去大栗坪黄家给舅舅拜年。
       经过黄家祖堂时,总要尽情欣赏屋内琳琅满目的春联。
       这些春联数量多、内容广、形式活、风格新,有的歌功颂德,有的析事明理,有的感物抒情,而且描写农村生活,体现群众思想,反映时代主题,书生可以从中学习作文之法,商人可以从中找到生财之路,官员可以从中感悟为政之方,就是普通百姓也可以从中领会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
       我当时只是一个小学生,除了从中获得很多做人的道理之外,主要还是学习对联的写作方法,这是一堂比较特殊的语文课,每年仅有一次,持续了将近十年,直到我离开故乡来到杭州求学定居。
       当时,我知道这些对联都出自克敏先生之手,但就是不敢去当面向先生请教。
       因为黄家屋场大、人烟多、文武兼备者不少,有的我要称外公外婆,多数都得称母舅舅母,至于表兄弟表姐妹则不计其数,而我生性胆怯,逢人开口笑,见面打招呼,既有压力,也是负担,所以每次从黄家祖堂出来,都是走边门、穿小巷、直奔舅舅家,目的就是悄悄地来,生怕别人指认我是读书人。
       在舅舅家里完成拜年的礼节任务之后,我也总是悄悄地离开,穿小巷、入边门、到祖堂,把祖堂所有的春联再温习一遍,然后出大门而去。
       现在回想起来十分可惜,胆怯让我失去了向先生直接问学的良机。
       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先生的家紧挨着祖堂, ……

【文章共4786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