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范文>> 心得体会>> 观后感想

观后感想

《榜样9》观后感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加入会员】 

坐在办公室刚写完今天最后一份材料,抬头看看挂钟已经晚上九点半。
       我一边收拾桌面一边打开手机,点开了单位群里发来的《榜样9》视频链接。
       原本以为又是些高大上的说教,没想到这一看,竟让我这个在基层摸爬滚打了五年的"老办公室"红了眼眶。
       一、原来好干部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
       节目里那个在高原上晒得黝黑的村支书,让我想起了上个月跟着张主任下乡走访的场景。
       当时我们去的是最偏远的李家沟村,老村长五十多岁的人,裤脚上沾着泥巴就急匆匆从玉米地里跑来接我们。
       他办公室墙上贴着的脱贫计划表,铅笔修改的痕迹比打印的字还多。
       这不就跟电视里那个把全家福照片钉在驻村工作本上的第一书记一个样吗?以前总觉得榜样人物都是遥不可及的标杆,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榜样就是那些把工作往实里做、往细里抠的普通人。
       就像我们办公室的王姐,每天最早来最晚走,接电话永远先说"您别急",处理群众来访总能在政策框架里找到最温暖的解决方案。
       这些人身上都有个共同点——他们不是在"当干部",而是在"过日子"。
       二、基层工作就是千万次重复中的坚持。
       看到那位在边疆守了二十年的邮递员,我突然想起上个月暴雨夜的值班经历。
       那天晚上十一点,应急办的电话就没停过。
       李副主任带着我们核对全县低洼地区人员名单,嗓子都哑了还在跟各村支书确认转移情况。
       凌晨三点雨势最大的时候,他套上雨靴就要往现场冲,被我们硬拦下来。
       现在想想,这不就是节目里说的"把责任缝进针脚里"吗?在办公室工作久了,常常会陷入"材料围城"的困惑。
       每天面对的都是会议纪要、情况汇报、督查通知,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忘了这些文字背后的 …

【文章共1843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