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内的秘密:乾隆六下江南与身世之谜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一 雾锁江南
宝亲王是什么人?便是钮祜禄皇后从陈世倌家里换来的儿子,取名弘历。——《清宫十三朝演义》
康熙皇帝在二十四年间先后六次南巡,分别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从北京出发,由山东入江苏,涉江而南到苏州、南京、杭州,最远是渡过钱塘江到了绍兴。康熙的南巡较为务实、勤勉,也很简朴。“他的臣民不会忘记,当南巡的时候,船泊于乡间,而皇帝灯下读书至午夜未歇。”(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康熙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途经多个城市却没有停留,昼夜行船三百六十余里,住宿多在船中夜泊。其次选择地方官员的府邸、运河岸边的寺庙作为临时居所,很少修建行宫。康熙南巡的主要目的是视察水利河工,没有半点游玩的意图。在行船途中,政务也从未荒废,他与在京城一样,每日例行处理奏章,并撰写《南巡笔记》。其中有一段很生动地记述了他平日的生活方式:
夜坐舟中,与侍臣高士奇谈论古今兴废之迹,或读《尚书》、《左传》及先秦两汉文数篇,或谈周易,或赋一诗,每至漏下三十刻不倦,日以为常。
康熙皇帝的南巡自始至终贯穿着治世的目的、求索的意图与伟人的风范。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第一次南巡,为了争取江南士大夫的支持,康熙皇帝在途中祭拜禹陵、孔庙、明太祖陵,以此争取江南士大夫及明代遗民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十一月初一,康熙抵达江宁(今南京),初二一早,就先派遣内阁大学士席尔达于明太祖陵读文致祭,后亲率内阁大臣、部院官员、侍卫一起前往祭明太祖。康熙皇帝本人极为推崇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表示对朱元璋的尊敬,他由甬道旁前行,并行三跪九叩礼至二门外,又于宝城前三奠酒。当时,江宁的平民百姓数万人在场,追忆前朝,又目睹此情此景,尽皆感慨流泪。
此外,康熙把自己在紫禁城与避暑山庄中潜心研习的西洋测绘方法广泛应用于南方河流的实地勘测。他利用欧洲的仪器、公式、图表准确地测绘了黄河、淮河、洪泽湖的水位及周边地势,并且亲自潜心钻研治理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热爱科学的康熙皇帝在南巡归途中接见了清代大数学家梅文鼎,向他请教并与他探讨数学问题整整三日,毫无倦意。多年以后,康熙皇帝将梅文鼎的孙子梅珏成召入京城,将自己研究多年的西洋代数传授给他。
而乾隆下江南就完全不同了,似乎他留给江南的尽是流传于街头巷尾的传说故事。他纵横于市井、街头、茶馆、青楼之间,潇洒的身影周围簇拥着无数倾国倾城的南方佳丽。他的身世在江南纠结成一个纷繁的巨大谜团,引发了野史、小说、戏曲、影视剧的大肆追捧。乾隆皇帝的个人生活与荣耀的血统在江南全都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与崩溃。无数俗文化贩卖者的争相传播,让不同面貌的他在银屏上大肆演绎着光怪陆离的八卦传说和丰富多彩的爱情故事。一时间,中国文学与影视作品充斥着这位帝王的喜怒哀乐和恩怨情仇。银屏上到处闪耀着他各色各样的身影,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以致使人厌烦。严肃的历史学者呼吁对清宫“戏说”作品的数量加以限制,但这仍阻挡不住这位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俗文化的演绎中狂泻而出的风流韵事。这一切是有民俗文化作为基础的,乾隆皇帝的各种故事自古就在江南精致的房屋、小巷和潺潺的流水中传播,为平民百姓所津津乐道。尽管这些故事为学院派历史学家所不屑,但其中却蕴含着江南民间特有的尘俗趣味。诸如“乾隆在江南纵情声色,皇后醋性大发,投水自尽”的传说,“大和尚登山途中向乾隆谄媚,致使大皇帝将身上所有物品尽行赏赐,最终裸奔下山”的故事,甚至“乾隆包养美貌江南尼姑,为她在北京修建行宫和苏州街”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如果一定要去考证这些民间传说的历史真实性,将它们一一驳倒,反而显得无聊了。
乾隆皇帝一生中曾有六次南巡,分别为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其中有四次驻跸在浙江海宁陈家的私园中。这引起了后人对他身世的猜疑: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四次到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陈家,陈家人与乾隆是什么关系?陈氏夫妇是否为乾隆的亲生父母?这一问题看似荒谬,但其实有广泛和复杂的成因。人们对乾隆下江南赴海宁的这个疑问并非空穴来风,它牵扯到清代影响最大的“悬案”之一——乾隆身世之迷。
乾隆身世之迷是清宫四大疑案之一。首先是他的出生地存在疑点:浙江海宁?热河避暑山庄?北京雍和宫?这个问题在史学界和民间流传着不同的版本,而这些版本又为人津津乐道。由于乾隆的出生地直接关系到他的生母是谁:浙江海宁陈夫人?热河女子李佳氏?满洲贵族钮祜禄氏?而他的生母又直接关系到他的血统——他是汉人?还是满人?还是满汉混血?疑点涉及到血统,因此,乾隆身世之谜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成为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然而,现代人眼中民族与政治的争端已然淡化了,人们的关注更多是出于对历史考证的热衷或猎奇的兴趣。
在民间最为深信也流传最广的是晚清天嘏所著的《满清外史》中《弘历非满洲种》一节关于乾隆身世极具颠覆性的说法。书中称,乾隆即非生于热河避暑山庄也非生于北京雍和宫,而是生在浙江海宁朝臣陈世倌家。此外,这种说法为人深信的原因是有实物为证的。海宁陈家有乾隆亲笔题写的两块堂匾,一块是“爱日堂”,一块是“春晖堂”。“爱日”二字是指儿子孝顺父母,出于《法言》“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感叹奉事父母的日子不能长久,因此对与父母相聚的每一日都倍感珍惜和眷恋,此为“爱日”。“春晖”则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这段诗句完全是儿子感念母恩的真情流露。题写这块匾额的乾隆如果与陈世倌没有血缘关系,怎么会题匾以示报答“春晖”呢?按照这个传说,如果乾隆是陈世倌夫妇的儿子,那么他就完全是汉人,没有半点满洲血统。也就是说,自乾隆朝开始,清王朝实际上就是汉族王朝。因此,这种说法的确是极具颠覆性。除天嘏所著的《满清外史》之外,20世纪初著名的历史作家蔡东藩也秉承这种说法,蔡氏在其《清史演义》中提到:
相传钮祜禄氏,起初为雍亲王妃,实生女孩,与海宁陈阁老的儿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钮祜禄氏恐生了女孩,不能得雍亲王欢心,佯言生男,贿嘱家人,将陈氏男孩儿抱入邸中,把自己生的女孩子换了出去。陈氏不敢违拗,又不敢声张,只得将错便错,就算罢休。
之后,1925年出版的许啸天著的《清宫十三朝演义》也如是说:
宝亲王是什么人?便是钮祜禄皇后从陈世倌家里换来的儿子,取名弘历。
书中称,乾隆后来从乳母嘴里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便以下江南督促河务的名义到浙江海宁去见陈阁老夫妇,但当时二老已经去世,乾隆为报答父母的恩情,只得到陈氏夫妇的墓前行大礼,行礼时周围用黄幔遮挡。这个情节在小说《书剑恩仇录》里也有演绎。金庸《书剑恩仇录》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而书中最大的悬念就是乾隆的身世之谜。乾隆朝最大的反清复明帮会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涉险潜入紫禁城,将乾隆的母亲陈世倌夫人的手书交给乾隆,信中详述了当年在雍王府掉包的经过,称乾隆左股有一块朱记。乾隆帝大惊之下,连忙询问自幼抚养自己的乳母廖氏,方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四皇子允祯的侧妃钮祜禄氏生了一个女儿,不久听说大臣陈世倌的夫人同日生产,命人将小儿抱进府里观看。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陈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骇之下,一句都不敢泄漏出去。
然而,这个故事已经被各种事实证伪,它完全是一个虚假的传闻。首先,历史学家孟森做过考证:海宁陈家确有“爱日堂”和“春晖堂”两块御书匾额,也确是为赞颂父母的恩情而题,但分别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和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家在朝中做官的侍读学士陈元龙、陈邦彦奏请康熙皇帝题写后赏赐其父母的。而传说中的乾隆生父陈世倌,在清宫档案中也有所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陈世倌升任内阁大学士后,因起草谕旨出错被乾隆斥责“少才无能,实不称职”。之后将他革职。如果乾隆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无情奚落的这个陈世倌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那么他知道内情后,六下江南,四赴海宁,住在陈家花园,就应该上演“报父母恩,墓前行大礼”的一幕了。但是这并没有发生,乾隆到海宁的目的只有一个,按他自己的话说是“海宁往何为?欲观海塘形”,也就是视察耗费巨资修筑的钱塘江海塘工程。
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开始,钱塘江海潮北趋,海宁一带潮信告急。一旦海宁一带的大堤被冲毁,那么临近的苏州、杭州、嘉兴、湖州,这些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将会被海水淹没,成为泽国。乾隆皇帝从“海塘为越中第一保障”的认识出发,四次到海宁亲自检查海潮屏障鱼鳞石塘,以确保万无一失。海宁岸边的地形和土质很不理想,施工难度很大。负责修建海塘的官员在具体措施上意见不一,有诸多分歧。因此,乾隆皇帝必须亲临现场视察,对海塘修建的关键部分做出决策。最终,在乾隆皇帝密切的关注和巨资投入下,海宁一带建起了坚实可靠的鱼鳞大石塘,牢固地抵挡住海潮的侵袭,使当地民众的生命、房屋、土地得以保全。鱼鳞石塘全部用整齐的长方形条石丁顺上迭,自下而上垒成。每块条石之间用糯米浆靠砌,再用铁锔扣榫,层次如同鱼鳞,并加帮土墩护塘。其背水则以地壅固加厚,并形成地堰,工程浩大。中国历史上历代君王都十分重视海塘的修建。现存的海塘大多为清代重修,因从纵面看形似鱼鳞,故称“鱼鳞大石塘”。时至今日,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海水冲刷,海宁石塘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年的海宁是个偏僻的县城,陈家花园是当地唯一像样的房子,所以乾隆四次赴海宁都住在那里。乾隆皇帝还将陈家花园赐名“安澜园”,以励治水之志。乾隆回京之后,在圆明园仿造了一个安澜园,而且还写了一篇《安澜园记》,希望百姓远离江河湖海泛滥之苦,这更让海宁陈氏安澜园在民间名声大噪。海宁陈氏安澜园位于盐官镇西北隅,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宋、明、清三代都是江南名园之一。南宋时为安化郡王王沆(王国维的祖先)故园。明代中叶,太常寺少卿陈与相(陈元龙曾祖)得之,该园经历了元代的荒芜,尚遗存池塘、土坡及一些百年老树。陈与相便依园林原来的形貌而重新复建,重新修建了竹堂、月阁、流香亭、紫芝楼、金波桥等亭台楼阁。陈与相号“隅阳”,在园林复建完毕后便取名为“隅园”,而民间则俗称“陈园”。到了乾隆朝,这座园林传与清代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陈元龙在隅园的故址再度扩建,占地增至六十余亩,并大量种植了花草竹木,雇用能工巧匠装修整治,希望自己告老还乡后能在此安度晚年。八十二岁时,陈元龙终以大学士乞休故里,心遂初愿,所以将“隅园”改名为“遂初园”。这座园林池水幽深,林木恬静,房舍古朴,保存了明代园林特色。到陈元龙的儿子陈邦直时,更是再度扩建这座园林,占地增至百亩,含楼台亭榭近四十所,达到全盛。清代文人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对这座园林推崇备至:
游陈氏安澜园,地占百亩,重楼复阁,夹道回廊;池甚广,桥作六曲形;石满藤萝,凿痕全掩;古木千章,皆有参天之势;鸟啼花落,如入深山。此人工而归于天然者。余所历平地之假石园亭,此为第一。
在明清时期,安澜园与南京瞻园、苏州狮子林、杭州小有天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而乾隆皇帝也直白地表示,驻跸陈家花园是因为“喜其结构至佳”,而且这座园林景色宜人,在园中就可以听到海潮的声音,所以乾隆皇帝每次驾临海宁都要驻跸此园,流连忘返。这成为乾隆被民间传言为陈家后代的主要原因。
在1975年,金庸为他流传甚广的第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撰写后记,文中指出了“乾隆是海宁陈家的儿子”这段故事并不是历史事实。1994年,金庸在《金庸作品集“三联版”序》中提到:“我初期所写的小说,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到了后期,中华民族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同时,在1995年出版的蔡东藩《中国历代演义》的《清史演义》部分,江苏人民出版社在卷首的《重印说明》中认为蔡东藩“十分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对史料选择和运用都经过一番审慎的考核”,但同时也认为“这套书由于作者受时代的局限,缺乏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选用史料和解释史料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早在民国时期,蔡东藩就声明自己的著作并不存在什么有欠公允之处,而且自夸道:全书的“宗旨何等正大光明,不比那寻常小说家,瞎三话四,乱造是非。”可见,他对自己著作中所阐述的所有内容,确是深信不疑的。同时也体现了“乾隆生于海宁陈家”的传言何等深入人心。
【来源:作者原创】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