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宋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公元975年: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开宝八年(975),中国科举制度形成了解试、省试、殿试一整套程序。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先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到宋初基本完善。宋太祖赵匡胤始行特奏名,首创殿试制度。特奏名,就是那些解试合格而省试或殿试落第的举人,累积到一定的举数和年龄,不经省试,由礼部特别奏名,直接参加殿试,分别等第,并赐给出身或官衔的一种科举制度。因为是皇帝特别推恩,也叫做恩科。开宝六年(973)三月,赵匡胤为收揽文权,使读书人入仕感激皇恩,在讲武殿亲自复试举人,从此,皇帝亲自复试的殿试制度成为一种基本制度。到了开宝八年(975),科举考试有了省试、殿试的分工。特奏名、殿试的实行,标志着科举制度在宋初已基本完善。
  
  李成山水画独成一派
  山水景物先是在人物画中用作配景的,大约在唐代逐渐形成独立的画种。北宋时,山水画在题材、风格、技法上均有重大发展,李成、董源、范宽三人被称为宋初三大家。其中,李成被北宋人公认为宋朝最重要的山水画家。李成(919~967),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唐朝宗室之后。李成的山水画学习荆浩、关仝,继承了荆浩、关仝的北方山水画派的特点,并发展成新的风格。他擅长画平远寒林,能够真实生动地表现开旷和深远,有很高的写实技巧。他善于发挥笔墨的表现性能,以爽利的笔法和微妙的墨色表现烟霭雾气中山川大地的灵秀和风雨阴晦的变化。他用墨淡而有层次,誉为“惜墨如金”。李成的画作真品,传世不多,只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