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15年:宋代开始恩荫制度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大中祥符八年(1015)正月,宋真宗赵恒定承天节(真宗生日)、南郊奏荫子弟恩例。宋代恩荫之滥自此始。宋代恩荫名目繁多,如官员每逢承天节时奏荐亲属补官的圣节荫补。此外,有中高级官员每逢郊祀、明堂大礼的奏荐亲属补官的大礼荫补;有中高级官员退休时奏荐子孙弟侄补官的致仕荫补,有中高级官员去世前遗表奏荐子孙弟侄及门客等人被官的遣表荫补,以及中下官员因死于王事而奏荐子孙弟侄 补官的死事荫补等等。恩荫补官的人数众多,据统计,有宋一代平均每年以各种恩荫补官者,超过500人。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平均每年由科举入仕者。由于这些凭借父祖恩荫补官的纨绔子弟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甚至文不能识字,武不能射箭,其素质低下显而易见。这些是造成北宋一代官员冗杂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
《百家姓》产生
北宋时编的《百家姓》是流传较广的以识字教育为主的综合只字课本。《百家姓》是集汉族姓氏为四言韵语的蒙学课本,作者的姓名已佚。全篇从“赵、钱、孙、李”始,为“尊国姓”,以“赵”姓居首。全篇虽是400多个前后并无联系的字的堆积,由于编排得巧,亦极便于诵读,不仅为孩童提供识字条件,而且提供全国姓氏的基本内容。《百家姓》和《三字经》、《千字文》曾合称“三、百、千”,成为相辅相成的整套启蒙识字教材,一直流传到清末。后世曾有不少对《百家姓》、《三字经》的改编本,但都未能较久、较广地流传,不能够取旧本而代之。
王旦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他沉默好学,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真宗时,累进工部尚书同平章事。真宗帝曾对众人说:“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澶渊之盟后,王钦若鼓动宋真宗登泰山搞封禅活动,王旦对此表示反对。宋真宗特诏王旦共饮,临走又送他一坛黄封御酒。王旦拆开一看,竟是一罐耀眼的珍珠!王旦长叹一声:“皇帝行贿,要堵住我的嘴,奈何?”从此违心地依从真宗,对这类蠢事不再发表异议。真宗被王钦若的花言巧语迷惑,准备叫他出任宰相。王钦若是江西人,相传宋太祖有条禁忌:不用南方人任宰相,并刻石于政事堂。王旦从旁提醒真宗:“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者。”结果王钦若到天禧元年王旦死后才得以拜相,他颇为不满地说:“为王公迟我十年作宰相。”王旦死后,赠魏国公,谥文正。
宋代兴起话本小说
宋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式样——话本小说,它从口头文学底本整理演变而来,与传统的讲唱文学有直接关系。传统讲唱文学兴起于唐朝,现存的《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叶净能话》就是唐朝传留下来的话本。到了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城市人口增多,市民阶层得到壮大,市民们对文化娱乐要求日增,就刺激了各种演唱技艺的发展。歌楼酒馆之外,当时的瓦肆对民众最具吸引力。其中“说话”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宋代的说话艺人班底壮大,还结有书会、“雄辩社”等组织,安流技艺、刊辑话稿,所以,话本小说在宋代很快兴起。在现存的书籍中,《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和《五代史平话》都是宋代话本小说的集大成者。在宋代出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诗话体的话本,描述唐僧玄奘取经故事,后来相继出现的《西游记平话》和章回小说《西游记》就是在此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话本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创作方法和白话语言的运用上,很多话本小说能以巧妙的布局、波澜起伏的发展过程来打动人。宋代话本小说的大发展,是中国小说史上重要一环,它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创作精神,给后人极大启发。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公元1022~1067年的北宋
- 下一篇:《清明上河图》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