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公元638年虞世南去世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8月0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虞世南,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丞,世称虞永兴。唐初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擅长文词,尤工书法。书法亲承王羲之、王献之七代孙释智永传授,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之书法传统,笔致外柔内刚,圆融遒丽,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法家,有碑帖《孔子庙碑》传世。此外,虞世南在任隋秘书郎时,编有《北堂书钞》,共160卷,摘录群书名言隽句,供当时作文采摭词藻之用,分类编排,共852类。虞世南于贞观十二年(638)末卒。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大业实授秘书郎,入唐,李世民引为秦府参军,弘文馆学士,贞观七年(633)转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谥文懿。太宗曾称世南有五绝:一曰有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书法末年尤妙。太宗工隶,师虞世南,常患难于戈法。一曰书“戬”字乃空其右,世南取笔填之,以示魏征曰:“朕学世南似尽其法,卿看之。”征曰:“天笔所临,万象不能逃其形,非臣书所可拟。仰视圣作,惟戬字戈法颇逼真。”太宗深叹服。以《孔子庙堂碑拓》进呈。太宗特赐王羲之黄银印一颗。曾作《笔髓论》,学者多宗之。卒年81。
  
  云南大理佛图寺蛇骨塔的传说
  蛇骨塔位于云南大理市下关北3公里的羊皮村。为什么称蛇骨塔呢?在云南各族人民中很久以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时,下关属于南诏地方政权管辖,称为龙尾关。关外有一条大蟒经常出来吞食人畜,许多勇士想制服它,都没有成功。它一张口就产生一股内吸的旋风,能在几丈以外把人吸进去。在当时南诏的首府大理,住着一位叫段赤诚的青年。他决心消灭大蟒,为民除害。他打听到大蟒的伤人特点之后,毅然想出了一个十分冒险的方法,就是利用它的内吸旋风,钻进蟒的肚子里去杀死它。他穿上铁衣铠甲,手执双刀去迎战大蟒。果然,距离大蟒还有好几丈远,它就放出一股内吸旋风。段赤诚顺着风势,一下子就钻入大蟒肚子。在蟒肚里,他挥舞双刀把蟒的肝肠心肺砍得稀料,大蟒终于丧了命。段赤诚本想仍从蟒口中出来,但距离远,而且蟒口紧闭,只好从蟒背上砍开一个缺口。谁知钢刀一下被蟒的骨头卡住 ,已经筋疲力尽的段赤诚无法钻出,不幸死在蟒肚里。龙尾关的人们等了三天三夜,不见段赤诚出来,就一齐动手,剖开蟒腹,取出勇士的尸体,为他设祭安葬,还在他的墓上建塔作为纪念,并且把大蟒的尸骨焚烧后埋在塔的周围,以资保护。因此,这个塔起名为蛇骨塔。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