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诗圣杜甫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8月0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一说是襄阳人,小于李白十一岁。是唐前期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很早就有文名。但他虽是诗人世家,早负时誉,却屡试不第,偃蹇潦落,住在长安十年,才得到一个极小的官位。其时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李林甫、杨国忠擅权乱政的时期,富于正义感的诗人,在政治上,从怀抱满腔热情转而失望。安史乱起,半年左右,长安沦陷,诗人便开始度着他那乱离的生活。一生之中,除去在西川(四川)依靠严武(西川节度使,杜甫的故人)几年比较安定外,总是颠连困苦。严武死后他出川北归,770年就死在岳阳的船上,年五十八岁。杜甫一生是经过唐朝由盛转衰的两个时期。少年时期亲眼看到唐朝的全盛,但敏感的诗人,也很早就嗅出畸形的繁荣、即将崩溃的气息,而痛恨统治阶层的荒淫无耻,立志致君尧、舜。在早期诗中就说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腐败的政治处处使他失望,在《天育骠骑歌》中就愤激地喊出:“如今岂无騕裏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对立矛盾。《兵车行》暴露了唐王朝夸大武功的真实背景;《丽人行》则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与奢侈。安史乱后,诗人深入人民中间,深刻地感觉到沉重灾难首先是落到人民的身上。他写了“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深刻地刻画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在沉重的兵役徭役下的水深火热的生活。《三绝句》又说:“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为广大人民喊出沉重的呼声。回顾自己本身也是:“今夜鄜(音符)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长期沉浸在别离伤乱的痛苦之中。唐王朝则是“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盌出人间。”连帝王陵墓都被发掘了。“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这些事在封建伦理观念深重的诗人心灵上是多么巨大的创伤。但杜甫仍把希望寄托在两京的恢复和王室中兴上,所以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说:“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却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104阳。”安史之乱结束,使他喜欢得流下泪来。但安史之乱结束,战争灾害并未结束,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日益加深。杜甫还是被逐得东流西荡。他由于现实的启发,逐步知道统治阶级不可信赖,说:“万方声一慨,吾道竟何之。”“唐尧真自圣,野老复河知。”冷冷的几句话,是含有无限悲愤的。另一方面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已是由自己的切身感受,发展成为对劳苦大众的阶级同情,他宁愿“冻死”来换取劳苦大众的温暖。直到死前不久创作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还是在说:“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忘不了骨肉朋友,更忘不了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人民。杜甫的作品从头到尾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充满了人民性,是“诗史”。杜甫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民诗人之一,世人尊为“诗圣”。
  总而言之,杜甫与李白的区别:李白诗中所反映现实社会情调,偏重在康乐繁荣的光明面。我们承认盛唐是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但封建社会的光明,终是上层的和暂时的,是“浮光掠影”。李白能真实地抓住了这种光和影,在作品中用自己的风格将它表现出来,具体来看,仿佛又找不到什么东西,这正是李白最高妙的现实主义技巧和伟大的天才表现,非其他诗人所可企及。杜甫的作品则偏重于对封建社会阴暗面的暴露,它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本质,发掘了阶级社会的实质,其现实性和人民性是更深刻了一层。李诗和杜诗的比较,依稀是《楚辞》和《诗三百篇》,是春兰和秋菊各不同时,不必强分伯仲。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