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3年,桓玄篡位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7月1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桓玄(369~404),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字敬道。一名灵宝,权臣桓温之子,袭爵南郡公。隆安二年(389),桓玄与青兖两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对专擅朝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次年,他击败殷仲堪。兼并荆州。隆安三年(399),桓玄领荆江二州刺史,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与朝廷对抗。元兴元年(402)司马元显对他发动进攻,他举兵东下,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掌握朝政。次年(403)底他代晋自立,国号楚,年号建始,后改称永始。桓玄总摄朝政后,罢黜了一批奸佞,提拔了一些俊贤。但稍后,他即奢侈无度,政令朝出夕改,众人备感失望。不久,三吴地区(今江苏吴县至浙江湖州一带)闹饥荒,昔日富庶的三吴地区变得凋零不堪。由于桓玄骄奢淫逸,政治腐败,因此称帝不久,即元兴三年(404)二月,刘裕便率北府兵征讨桓玄,杀桓玄于江陵,迎司马德宗(安帝)回建康复位。
陶渊明其人其文
陶渊明(365~427)名潜,又名元亮,以字行,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但到他这一代。家境已经没落。陶渊明少年时生活贫困,学习却非常勤奋,对儒家“六经”及诸子百家的书无所不读。年轻的陶渊明本来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他生活于东晋和南朝宋时代,29岁时踏上仕途。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不仅无由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要违心地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使他对仕途前程灰心失意。陶渊明在10多年的仕途生活中,曾几次辞官归隐。他在自叙性的《五柳先生传》里,以简洁的文笔,描述了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性格风貌。陶渊明仕途生活中最后一任官职是彭泽令,当了80多天,正逢上郡里的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该恭敬地去迎接,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立即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陶渊明在辞官归家途中,写下了《归去来兮辞》这篇历来为人称颂的辞赋名作,着力描写他由仕途折回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突出表现了他的高洁志趣,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得非常自然,语言清新流畅。诗歌是陶渊明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方面。他在归隐生活中写下了大量田园诗,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颠”,不仅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生活,而且情趣盎然,在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写了《饮酒》、《拟古》、《读山海经》等其他内容的篇章,他性喜饮酒,诗中几乎篇篇提到酒,他不仅仅企图醉酒忘世,更多的是以酒寄怀,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愤慨难平的复杂感情。《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散文杰作,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有人物和对话,有对明丽如画的自然景色的描写,一个人们理想中的社会宛如就在眼前。作品中优美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思想内容相结合,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开创的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他的作品平淡自然,但是,无一不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亲切动人,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麦积山石窟开凿
麦积山石窟(在今甘肃天水东南45里)始凿于后秦姚兴时(394~416),当时“千崖万象,转崖为阁,乃秦州胜境。”后经凉州各割据政权不断续凿,至北魏初期已具相当规模。北魏重视石建筑艺术,使麦积山石窟的开凿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有很多,建筑风格并不完全相同,如方形,平顶,左右侧壁各一圆拱大龛;或正壁和左右侧壁各凿1大龛,四壁上方加凿小型龛;或平面作马蹄形、穹窿顶,等等。壁画内容亦争奇斗胜,有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西方净土变。麦积山存窟龛194个,敷彩泥塑及石雕700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大部分是北魏时期创制的(小部分为十六国时期及西魏至明时期创制的),在麦积山石窟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公元404年,刘裕攻破桓玄
- 下一篇:公元399年,孙恩起义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