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6年,前秦统一北方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7月1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统一北方。370年,前秦灭掉了北方最具实力的强敌前燕。前秦与前凉早有臣属关系,366年,前凉国君张天锡派人通知前秦,断绝双方外交关系,苻坚派兵攻打李俨,李俨向张天锡求救,但不久,张天锡竟听任王猛生擒了李俨,此事暴露出张天锡目光短浅的弱点。此后,前秦恩威兼施,在威逼利诱之下,张天锡再次向苻坚称臣。半年后,张天锡又一次背弃前秦,并派人去同桓温联系,以依晋敌秦。376年苻坚派遣毛盛、姚表等人率13万人大军伐前凉,一路势如破竹,进而围攻姑臧,张天锡出降,前凉亡。凉州郡县全都成了前秦版图中的组成部分。灭凉之后,苻坚乘军队士气高涨之时,于376年冬,遣苻洛率军10万,俱难、邓羌等率兵20万分兵击代,代国军队不堪一击,什翼犍出逃,不久,又回到云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代国又发生内乱,前秦趁机击云中,杀代国国君什翼犍之子寔君,代亡。至此,前秦基本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政权以淮水为界,南北对峙。
秦王苻坚
苻坚(338~385),字永固,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县东)氐人,十六国时前秦国王。苻坚的祖父苻洪是十六国中前秦的奠基者,伯父苻健于351年占领关中后,自称秦天王,建都长安,次年称帝。后因苻健的儿子苻生继位后过于暴虐,357年被苻坚所杀。苻坚自立,去帝号,称“大秦天王”。作为氐人的苻坚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不像后赵的石虎、魏的冉闵等人所持的那种狭隘的民族观念,而希望建立一个爱护百姓,团结各族,天下一家的国家。他不但重用鲜卑、羌、羯、匈奴等族有作为的人物,也器重汉族的将领和政治家,特别是对汉人王猛。383年苻坚不顾群臣反对,进军东晋,失败。385年被姚苌俘杀。
葛洪撰《肘后方》
晋代葛洪(284~364)编著《肘后救卒方》。《肘后救卒方》又名《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取其书精选可挂于肘臂之间而名,是一部实用的急救方书。此书涉及到各科医学,其中对天花、结核性传染病的认识比较深切,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肘后方》内容包括发病急聚的传梁病、寄生虫病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急症,还涉及食物药物中毒、虫兽所伤等。《肘后方》反映了中国3~4世纪前医学的成就,其方法的简单易行,药物的价廉易得,对大众的卫生保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还促进了医药知识在民间的传播,对后世中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亦僧人亦名士的支道林
支遁(314~366),字道林,俗姓关,世称“支公”或“林公”。陈留(今河南开封东)人,一说云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州)人。永嘉中,他随家人流寓江南,25岁出家为僧,先后建立支山寺和栖光寺,与当时谢安、王羲之等交游往来,善谈玄理。在佛教内典中,支遁对《般若经》颇有研究。般若学分化为若干派,即所谓“六家七宗”,支遁为其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色即是空”,为般若学六大家之一。其理论之成熟,超过了其他名学派。支遁也曾留意于神学,主张顿悟,认为顿悟生于第七地,七地以上尚须进修,因而被称为“小顿悟”。当时正值玄学和佛教并盛之世,僧侣崇尚清谈,支遁即是这种风尚的代表人物,时人将他与王弼媲美。清谈中他的见解揭示的境界契合于玄学,并且高于玄学,因此颇获当时名士赞赏。支遁还喜养马养鹤,擅草隶,工文章,能吟诗,俨然名士风范。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公元376年,谢安执政,东山再起
- 下一篇:公元371年,桓温废晋帝大权独揽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