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东周时期中原地区列国源流
【繁体中文】 作者:张锴生 发布:2014年05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张锴生(河南博物院研究员)
两周时期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武王伐纣到秦朝统一,800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奴隶制由兴盛走向崩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周王朝,进入东周以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夫专权,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天下大乱。无论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个崭新的社会在动荡中孕育,四分五裂的中国终被新兴强大的秦帝国统一。这一过程中,交通四面,辐辏八方,位处天下之枢的莽莽中原大地,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无可替代的成为两周时期社会发展的中心舞台,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剧。
传统的"中原"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古人常将中国、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一般认为,古代中原系指黄河中下游地面区,华夏族团集中分布的区域,中心是古代的豫州,即今河南省。史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至迟在夏代可能已有九州的概念。《尚书·禹贡》云:"荆、河惟豫州。"《汉书·地理志》:"昔在黄帝,……画野分州…尧遭洪水…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所谓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豫州地居正中,后世谓之中州。这里曾是夏商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如《史记·封禅书》所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夏商重要的都邑遗址洛阳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都发现于此。周代的成周、王城也在伊洛河畔。周初的《何尊》铭文就称这里为中国。周武王灭商返回途中,曾计划迁都中原,"宅兹中国,自之民"。西周之初,周王朝的政治中心东移。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封邦建国,形成了以宗周至成周为轴心的中原华夏文化区。中原的区域概念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华夏文化或周文化的扩展而有所漫延。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较先进的华夏民族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夷蛮狄的中原周边地区,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成康之世的分封,也纳入中原文化区。两周时期的中原地区除了今河南省外,主要还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可谓大中原文化区。这一地区文化深厚,地域辽阔,形胜甲天下。远古时期众多的部落、氏族曾在此生存发展,不同的民族在此融合交流。这里是我国文明起源的中心,数以千百计的古国、方国在此生活、迁徙,争城夺地,兴盛衰亡。
恩格斯讲:"国家是文明的概括。"国家的出现标志着氏族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形成。中国的早期国家有自己的特点,它多是建立在父系家长制基础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长期保持聚族而居的形态。即是夏商这样较完备的王国,也是由众多不同族属的自然方国组成的方国联盟式国家。西周王朝在此基础上,经过人为的"封诸侯,建藩卫",使之更加完善而系统。中央王权进一步强化,其本质依然是以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宗法制。两周列国在很长时间中也都是周王朝名誉下的方国。虽然独自管理经营,却要承担对周王室的相应责任和义务。
中原地区进入城邦国家的时间较早,一个突出标志就是夯土城堡的普遍出现。如郑州西山仰韶文化晚期古城,龙山时代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安阳后岗、辉县孟庄、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等城址。古文献中有关传说时代的资料表明,黄帝时代到尧、舜、虞、夏、商、周,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华大地上,曾经是方国林立。《荀子·富国》篇:"古有万国"。《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时"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汉书·地理志》曰:"昔在黄帝……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是故《易》称’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左传·襄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吕氏春秋·用民》:"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汤而三千余国。"又《吕氏春秋·爱类》曰大禹治水,"于东土所治者千八百国"。《战国策·齐策》:"大禹之时,诸侯万国。及汤时诸侯三千。"《逸周书o殷祝解》:"汤放桀而复亳,三千诸侯大会。"《史记·周本纪》记周武王九年"东观兵,至于盟津。……诸侯不期而会盟者八百诸侯"。《帝王世纪》曰:"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至周克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其后诸侯相并,当春秋时尚有千二百国。……至于战国,存者十余。"《吕氏春秋·观世》:"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晋书·地理志》也曰,周初封诸侯"凡一千八百国,""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国……而见于《春秋》经传者有七十国焉"。清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存灭》统计春秋时代列国仅余148国。经过兼并,其中较重要者也不过齐、晋、楚、秦、鲁、曹、郑、宋、卫、燕、陈、蔡、吴、越等14国。到了战国时期,按《史记·六国年表》所列,包括周在内也仅剩余8个。显然,从早到晚方国之数逐渐减少。星罗棋布的小邦国,被幅员辽阔,实力雄厚的强国一一兼并取代。
周代的诸侯国初封时国土范围不过方圆百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子产曰:"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孟子·告子下》:"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曰:"齐晋秦楚,其在成周甚微,封或百里,或五十里。"这些小国寡民式的封国均有一个特点,就是要筑一座或多座夯土城为都邑。所以,古代的都城也可指国,城也称邑。一个封国不仅指城邑,还包括城外的郊、野地区。王亲贵戚一般士族住在城内,而土著平民多在城外。一国之内便出现了"国人"与"野人"的区分。
两周时期的中原列国多是周初武王和成、康时代封邦建国时形成的。康王之后周王虽然陆续有所分封,但数量很少。
西周之初,面对新征服的广大地区,周王采取"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方式巩固自己的统治。分封的对象实际包括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两类。异姓封国又可分为功臣谋士,先王圣贤后裔,殷商王族及其他臣服归顺的方国贵族。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曰:"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其中武王兄弟,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大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叔振铎封于曹,叔处封于霍,叔武封于成等。异姓功臣姜尚封于营丘国号齐,商纣之子武庚封于殷,古帝王之后裔黄帝之后封于祝,帝尧后封于蓟,帝舜之后封于陈,大禹之后封于杞,等等。三监之乱发生,周公东征之后,倍感强化封邦建国之重要,再次进行大分封。《荀子·儒效》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这次分封的规模比第一次更大。武王灭商后,鉴于形势紧迫,一些封国可能只是名誉上的,未及实施。成王周公之分封,进一步落实了武王分封的成果,并有所改进。如周公、召公不能就蕃的鲁、燕等国,令长子代为就封,加强了对中原周边地区的控制。肢解众殷商遗民的族团,并分迁各地,以削弱敌对势力。诛灭武庚后,改封康叔于卫。平定唐地之乱,加封叔虞于唐。一系列封国安邦措施,使一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周王朝趋于稳定。在周初的分封中,姬姓侯国占了相当一部分。正如《荀子·儒效》所说:"周之子孙,若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曾记载其中的一部分:"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这些封国都安排在周王朝管辖的中心或关键区域,以拱卫保护周王室的安全。
纵观两周时期列国之分布,基本上都在大中原文化区内。仅中原腹地河南省目前已发现两周城址上百座,其中多数是当时的封国。春秋中期以前,姬姓国的实力在中原占据绝对优势。所立异姓国都是有条件、有选择、"于周为睦的"。然而,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宗法制的破坏,诸侯称霸,群雄争战,曾经名声显赫的权贵旺族销声匿迹了,纵横驰骋独步一时的列强灰飞烟灭,留给后人无限感慨。两周时期数以百计汇聚中原的诸侯列国,在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中渐次消失。以下我们就提纲挈领地将两周中原列国的源流脉络作一简略论述,权当对这段历史的一次回顾。
周——周本来是不能作为列国来论述的,但是东周时期,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一落千丈。及至战国时期,周王室沦落到连一个诸侯国也不如的境地。且从周王室又曾分出两个小国,史称西周国和东周国,是与周王一脉相承的姬姓之国。周之始祖叫弃,姜姓有邰氏之女姜源所生,又称后稷。早期的周人一般认为是生活于陕西渭水上游地区的农业部族,很长时间里他们与戎狄民族杂处。到了公刘时期,迁居豳(陕西彬县西北)这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时当夏代晚期。又经过八世到十世,周太王古公檀父迁都周原,定居岐山之南。自此改国号曰周,也称岐周。根据考古发掘,岐周遗址在陕西岐山县的凤雏村、扶风县召陈村、齐家村和庄白村一带。有学者认为这里才是先秦文献中所指的宗周。
关于周人祖源另有山西起源说。最先由钱穆先生提出,认为豳即汾,公刘旧居豳在晋南汾水之南,周人祖先未必局限于泾渭之间。邹衡先生对先周文化因素的分析,证明先周文化是多源的,既有来自陕西东部和北部乃至甘肃的,也有来自山西中部的。特别是先周文化与山西光社文化的密切关系,似可证周人入陕之前,曾在今山西地区发展。
商代晚期,偏居西部的小邦周逐步壮大起来。先战胜一些周边小国,进而向东面的山西、河南地区拓展。周文王晚期已沿着渭水向东,将国都迁移到丰,即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河西岸。周武王发扬先辈的事业,又在沣水东岸营建了镐京,并联合各地方国,于公元前1046年一举推翻大邑商。镐为周都,自周武王到周幽王凡十二王,历时300年余年。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以后,复建东都成周于洛河北岸,辅佐成王完成武王在"中国"治理天下的遗愿。洛邑成为周人又一处政治中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成周,并建都邑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东周王室的权威日落西山,逐渐衰微。东周末期,从周王室又分出两个姬姓小国,即西周国和东周国。
西周国:《史记·周本纪》曰:"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西周国的始封者为周考王的弟弟桓公揭,其时约在前440年。西周国的地域在今洛阳市及其西部地区。由于周王室的衰弱,西周国公是周王身边掌握实权的人,其办公地点就在王城内。西周国自身因势力单薄,常受大国欺负,与分裂出去的兄弟之邦东周国也矛盾重重,时有争战。周赧王五十七年(前256年),西周国因参与诸侯对强秦的战争,得罪秦国,"秦昭王怒,使将军谬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史记·周本纪》)西周国与周王朝也不复存在了。
东周国:东周国为西周国的兄弟国,是从周王室分裂出来的小国。其始封君为东周惠公。关于这位东周开国君主的身份、东周国分裂的原因存在不同说法。一曰东周惠公是周威公的少子根,西国公的弟弟;二曰东周惠公是周威公的孙子,西国公的儿子。传统观点认为,东周惠公是周显王二年(前367年)周威公死后,被分封至巩国旧地的。椐《史记·周本纪》、《韩非子·内储说下篇》等文献,东周国实乃周威公死后,因兄弟不和,小儿子根在赵、韩二国的唆使下独立出来,于巩伯国旧地建国。东周国故都约在今河南巩义市孝义镇西的康北村一带。《史记·秦本纪》载,秦庄襄公元年(前249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东周国灭亡。
管——管地是商代末年的一处重要交通关口。西周初年《利簋》铭文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辛未,王在阑师。"于省吾先生认为阑即管的初文。西周初年管地有"管师",武王灭商后曾在此停留,后封其大弟叔鲜于此。《史记·管蔡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管叔鲜作乱诛死,无后。"管国不存。
管国都邑一般认为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内,即郑州商城遗址所在地。也许是管国存在时间太短的缘故,郑州市区内几乎没有商末周初的遗存,管国城邑是否在此令人生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杜预注曰:"管国在荥阳京县东北"。近几年郑州市文物研究所在郑州市西北郊,多次发现周初文物,并清理了一座西周初年的贵族铜器墓及其他同期墓葬,使管国遗址在郑州西北部一带的可能性增加。
蔡——武王克商之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杨宽先生认为"蔡""祭"古音同,通用。蔡叔所封之蔡原在祭。朱右曾《周书集训校释》说祭在今河南荥阳西北,即在管国的西北,敖山之南。而今郑州市东郊有西周时期的祭伯故城城址,位于郑州管城区祭城村,当为蔡叔初封之地。其与西面的管国相互照应,以监北面的武庚。
三监之乱后,周公"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徙七十人从。……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兽。……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史记·管蔡世家》)此为蔡国二度受封,其都邑迁往今河南省上蔡县。蔡国故城遗址在上蔡县城关一带,西周早期始建,春秋战国仍修筑使用。春秋初年,蔡国尚出兵与鲁、宋等伐郑。前684年楚国利用蔡、息二国的矛盾,出兵俘虏蔡哀侯,将蔡国纳入楚国控制范围。从此,在楚的压迫下蔡国深受其害。前531年,楚一度灭蔡,三年后蔡平侯复国,并迁都吕亭(河南新蔡)。前506年蔡国曾随吴国伐楚,并攻入郢都。前493年在楚国的逼迫下,蔡昭侯迁都州来(安徽凤台县),经五世,于前447年蔡国再次为楚所并。何浩先生认为,此后蔡国可能被迫迁往楚国西境丛山之中,又存在了近百年之久,迟至楚宣王时才终为楚灭。
霍——周代姬姓霍国有两处,一在河南汝州市西南部。《左传·哀公四年》:楚人"袭梁及霍"。杜预注:"梁南有霍阳山"。梁约在河南宝丰县一带,与霍相邻。此霍国原为商的侯国,可能武王伐纣时灭之,改封其弟叔处。这里当为霍叔的首封地。三监之乱时,霍叔相禄父为三监之一,因"其罪独轻"属于从犯,受到流放的处罚。所以《商君书·赏刑》曰:"昔者周公旦杀管叔,流蔡叔。"此霍国改由其他姬姓贵族继承,春秋之世被楚国灭亡。另一霍国位于山西省霍县西南,是西周时期山西境内最北的姬姓封国,大概是霍叔流放之地,或是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改封霍叔后裔于此。晋献公十六年冬(前565),晋太子申生灭霍。
鲁——周代鲁国有二,其一在河南鲁山县,人称西鲁,为武王始封周公之鲁,亦伯禽始居之鲁;其二在山东曲阜,原商代奄国之地,人称东鲁,系周公东征践奄之后,成王再封伯禽之国。
西鲁历史悠久,夏商时已存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曾为夏孔甲饲养龙鱼的刘累,为了躲避孔甲而迁居鲁县。《逸周书·殷祝解》说夏桀也曾徙于鲁。商代甲骨文也有卜问"鲁受年"之类的卜辞。西鲁可能是夏商时的一处重要方国。周初姬姓鲁国在鲁山一带立国约一二十年,到成王封国时,西鲁迁移山东,鲁国之名也随之而去。但是,鲁作为地名在当地一直保留至今。
东鲁是周初周王朝控制东方的最重要侯国之一,由周公子伯禽替父就封,统辖山东东南部地区。西周时期,鲁国对稳定周王朝起了很大作用。春秋初期,鲁国为东方强国,曾多次战胜齐、宋等国,且不断侵袭杞、莒等小国。春秋中期之后,社会变革,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三桓当政,君权削弱,君臣斗争不断。战国时国力已衰弱仍多次与齐国作战。前249年,避秦东迁的楚国灭了鲁国。
卫——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乱后,封其同母少弟康叔于卫。康叔初封在康国(今河南禹县西北),金文中常见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卫国封地在殷墟及其周围数百里的地方,大体包括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区。这一带曾是夏朝与国韦之所在地,也是商代"大邑商"中心区,所以,周人仍习惯称商地为衣、殷。殷、韦古代同音相通,康叔封此国号曰卫,即取旧地为名。
周初卫康叔遵守周公教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来贯彻周法,治理的很成功。卫国成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这样,卫国实际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统治。周厉王之前,卫国的历史少见记述。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春秋初卫庄公即位后,卫国虽仍为东方大国,却开始衰退了,内忧外患不断。前660年,荒淫奢侈的卫懿公被狄人所杀,卫也失国,仅剩五千遗民在宋、郑等国的资助下寄居于曹(河南滑县东)。前659年,齐桓公迁卫于楚丘(河南浚县东),重新建国。卫文公时,国力有所恢复。卫成公元年(前629年),卫为避狄人侵扰,又迁帝丘(河南濮阳),经百年休养生息,经济始现繁荣。春秋晚期,卫国孙氏、宁氏专权,王臣关系不和。进入战国,卫已衰败,夹在赵魏齐楚之间苟延残喘。前254年,卫终于被魏国兼并,成为其附庸。前241年,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并将卫迁到野王县(河南沁阳),卫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灭亡。卫是最后灭亡的周朝封国。
毛——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世本·氏姓篇》等记载,毛国是周文王庶子毛叔郑的封国。毛国之君世代任周王室卿士,称毛公,与召公、毕公齐名。武王灭殷后,在殷都举行社祭,毛叔郑就曾参加。毛国封地在今河南省宜县界内。周宣王时的毛公鼎、毛伯敦盖等都出于陕西扶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推测,毛公的采邑最早在陕西扶风,东迁后才到洛阳附近。周穆王时的毛公,曾随王巡视中原,也曾奉命征伐东国。《左传o昭公二十六年》载,前516年晋国出兵送周敬王入王城,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等奉周之典籍以奔楚。毛国的灭亡大概就在此时。
成——成也作成,文王子成叔武所封。地当齐鲁两国之间,今山东宁阳县东北。鲁隐公五年(前718年),成国乘卫国内乱,侵犯卫地,卫国反击,入侵成国。前712年,成国不响应郑国伐宋的命令,遭到郑、齐的讨伐。《左传·桓公六年》载,前706年鲁桓公"会定侯于成"。这时成国可能已在鲁国的控制下。此后,成国不断遭受齐鲁的侵犯。春秋后期,成是鲁国孟孙氏的采邑,其城坚固。前498年,鲁君围成邑,欲毁其城未果。前480年,"成叛二齐,武伯伐成"。不久,齐又将成归还鲁国。前408年,齐国再次攻取鲁国成邑。
《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前578年鲁成公及诸侯朝周期周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康公后死于晋国的瑕邑,此人似为周王室卿士,与成国关系不详。大概成叔武后裔也兼为王室公卿。枏--枏,音南,也写作冉、那,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之封国。后世有以枏、耽二字形近字同,而将枏、沈二国混淆者。《史记·管蔡世家》曰:"武王以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康叔封,冉季载皆少,未得封。"周公平三监之乱后,才封季载于冉。又因其有善行而被周公推荐到王室担任司空,以帮助成王治理天下。聃国地望一般推测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一带。《国语·周语》曰:"聃由郑姬。"讲聃国的灭亡是由于娶了郑姬,可见聃郑二国同姓通婚。《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四年"杨伯峻注引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沈家本《史记琐言》等书,谓聃在开封境,与郑为邻,鲁桓公或鲁庄公时亡于郑国。《左传·僖公二年》记有楚人伐郑,囚郑聃伯之事。是此前聃国已为郑之附庸。
郜——周文五庶子,武王异母弟之封国。周公平乱之后所封。位于山东省成武县东南。春秋初年已被宋国灭亡。《左传·隐公十年》记郑国伐宋入郜。桓公二年(前710年)夏天,鲁国乘宋国内乱,从宋国掠夺郜国亡国时被宋抢走的大鼎,放到自己的宗庙内。春秋时齐、晋二国也有郜城,一在山东长清县境,一在山西浮山县西南,大概是郜人亡国后,其族人所迁之地。
雍——原为商代子姓小国,武王伐纣后改封文王第十三子于雍。雍国都城位于汉代河内郡山阳境内,今河南焦作市西南7公里的朱村乡府城村。村西北200米处现存府城遗址,城垣方形,面积约8万平方米。调查发掘证实,此城始建于夏末商初,沿用于东周时期。这里北望太行,南邻黄河,是夏末商初黄河北边夏商文化交汇处,商王畿西部的田猎区,也是东周时期晋国东进黄河下游,与齐楚争霸的战略要地。雍国于春秋中期被晋国吞并。
曹——曹国是武王的弟弟叔铎的封国,在山东省定陶。春秋时期,曹国成了晋楚争霸的受害者。前637年,晋国重耳落难时经过曹国,曾受到曹共公的无礼对待。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伐曹、卫救宋,把曹共公也抓走了。楚国失利后,曹国亲近并听命于晋国。而宋国则不断对曹国侵犯。春秋晚期,不自量力的曹伯阳背弃晋国,又干预宋国政务,导致宋景公伐曹,而晋国见死不救。前478年,宋国虏杀曹伯阳,曹亡。
滕——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县西南7公里有古滕城即其国都。有认为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已有记载。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国拜见滕文公。战国初期,滕国即被宋康王所灭。
毕——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封邑。武王伐纣后,毕公高在王室担任要职,其封邑也在王畿毕地,位于今陕西咸阳东北。不知何时何故,断了封赐,子孙散居各地,晋国的魏氏即其一支系。
原——武王灭商,封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国域在今河南省济源市。《水经注》曰:"济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杨守敬《水经注疏》曰:"在今县西北四里,俗呼为原村,遗迹犹存。"现济源市西北2公里的庙街有原城故址。20世纪40年代尚存城垣,其文化内涵以龙山文化为主,也有周代遗存。史传夏帝宁都于原,周初的原国可能就建在夏都原城的故墟上。《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晋文公于前635年围攻原国。原人因文公守信而主动投降。原亡国后,晋文公将原伯贯迁往冀(山西省河津县)。
酆——酆一作丰。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五》曰:酆本商崇侯虎之地,文王灭崇,作丰邑,武王封其弟为酆侯。杨宽先生认为,文王之子所封的酆,不可能就是文王所建都的丰以及附近地区。他依据〈路史·国名纪己〉中的解释,以楚国之丰邑,即《续汉书o郡国志》南阳郡析县丰乡城为是,在今陕西山阳县。今本《竹书纪年》记:成王十九年,黜酆侯,自是绝封。酆侯是因好酒而醉乱迷逸,被成王废黜绝国的。
郇——文王之子的封国,地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诗·曹风下泉》:"郇伯劳之."《竹书纪年》曰:"昭王六年,王赐郇伯命。"此郇伯即其后裔在王室任卿士者。《左传·僖公十四年》载,前636年秦穆公送重耳回国时,晋国军队曾退居于郇。且"狐偃及秦大夫监于郇。"可见,至迟春秋早、中期郇国已被晋所灭。郇地盛产食盐,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左传·成公六年》载:"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而近盐,国利君乐,不可失也。"周初,武王在此封国是有特殊意义的。
于——又作盂,周武王第二子叔的封国。都邑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15公里的邰村东,现存残垣遗迹。原来是商朝的同盟国。《尚书·大传》曰:"文王受命……二年伐于。"《泰誓》:"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于即。武王灭纣之前,其父文王已伐灭于国。待周人灭商之后,于国就封给了于叔,时间应在成康之世。春秋初年,于国可能已被郑国所灭,成为郑国的领地。《左传》载,前712年周桓公从郑国手中夺取于、刘等国的土地,而将自己无法占有的温、原等十二邑给郑国,至使周、郑失和。
晋——成王弟唐叔的封国。武王死后,唐地有乱,周公灭唐后封叔虞。《史记·晋世家》曰:"唐在河汾之东。"唐地所在,颇有争议,有翼城、鄂地、永安、河东平阳、太原晋阳等说。总之,初封唐国当在商末唐国的故地。叔虞的儿子燮都于晋水之阳,改称晋,又称故绛(今山西省曲沃与翼城交汇处的天马-曲村遗址)。约前725年晋昭侯曾迁都于翼(山西翼城),前678年晋武公代晋,又都故绛。晋景公时,迁都于新绛(山西侯马)。
西周时晋国的历史记载较少。春秋初,晋国公室争权夺位。前679年,曲沃的武公掌权,正式受命为晋侯。晋献公时晋国灭耿、霍、虞、虢等小国,开始迅速扩张。晋文公成就霸业,长期与楚国交替把持中原霸主地位。春秋晚期,晋国异姓大臣权势增强。昭公以后,形成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相互之间斗争激烈。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晋静公,晋国彻底灭亡。
应——应国是武王儿子的封国,《左传·二十四年》曰:"于、晋、应、韩,武之穆也"。有记应国为武王弟所封,可能是武王弟先为应监,成、康时改封其子为应候。应国故城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西郊薛庄乡原蚩阳镇。应国城址1964已没入白龟山水库西北隅。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平顶山薛庄乡北蚩村一带,发现了周代应国墓地,包括数十座贵族青铜器墓,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应国原为商代方国,古文献及甲骨卜辞有关于商王步于应,应侯朝商等记载。灭商之后,周公改封武王之子于应。应侯在两周有较显赫的地位。伍仕谦认为,西周早期应先是监国,故有应监、应公之称。而后才成为诸侯。《逸周书o王会解》载,周初,成周洛邑建成后,应侯曾参加了"成周之会",位列曹叔、伯舅之前。西周晚期尚有应侯簋等应国相关青铜器,可证应国其时尚存。学者们根据应国地近申、曾及汉阳诸姬,而"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推测应国大概在楚武王或楚文王时亡于楚国。
韩——韩国分西周之韩与战国之韩
周初的韩国是武王之子的封国,其地望众说纷纭。有河西说(今陕西韩城),河北说(今河北固安),河东说(山西芮城或河津)等等,以河北之韩为首封,余为后迁,春秋之初灭于晋。
战国时的韩国也为姬姓国,属战国七雄之一。此韩出于晋国公族,其祖先为晋曲沃桓叔之子韩万,又称韩武子,因封于韩原(山西西南部)的西周韩国故地,即以地为氏。此韩是西周之韩后裔。前588年,韩献子列为晋卿。前566年韩宣子徙居州(河南浚县东北)。前497年韩贞子徙居平阳(山西临汾西南)。前453年韩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一起灭知氏,三分晋国。前416年韩武子开始向中原腹地扩张,先徙都宜阳(河南宜阳县西),韩景侯时又迁都阳翟(河南禹县老城)。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后迁都到郑(河南新郑)。地处诸大国之间的韩国不断遭到攻击,战国晚期其大部分城邑土地被强秦侵占。前230年秦国灭韩,设韩地为颍川郡。
凡——周成王封周公庶子于凡国,国域在辉县市西南。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凡地。周代凡国之君世为王室卿士,周厉王时,在王室供职的凡伯曾赋诗讥讽时政。西周末年的凡伯一如其先辈,公开讽刺、进谏昏庸无道的周幽王,力求挽救走入寄途末路的周王朝。《左传·隐公七年》载,当初戎人到王城朝见周王,凡伯为王室公卿,收了戎的财礼却未以贵宾之礼款待,得罪戎人。前716年,凡伯奉王命出使鲁国,返回时经过楚丘(山东曹县东南),遭到戎人的袭击和劫持。此后凡伯不见于《春秋》经传。春秋早、中期,北方狄戎一度相当活跃,凡国可能就在此时被怀恨在心的戎人所灭。
蒋——周公第四子伯龄的封国,当为成、康之际所封。始封国邑在河南省尉氏县西。大约到周宣王时,为了强化对淮河中上游地区的控制,姬姓蒋国迁至河南淮滨县东南。春秋中期城濮之战后,楚国北上受挫,掉头东向,伐灭淮河流域小国,蒋当于此时被灭,其灭蒋后置期思县。
邢——周初之邢国是周公儿子的封国,地在今河北邢台。周成王所封。商代,殷墟北面已有邢国,即商王祖已所迁都之处,也是拱卫商都北大门的战略要地。《帝王世纪》曰:"邢侯为纣三公",周初邢地是戎狄频繁活动的地区,邢国肩负着阻止戎人东出太行,骚扰周疆的重任,同时可联络齐、卫,并与北方燕国遥向呼应。史学界关于邢国的始封地颇有争议,有山西、河南、山东、河北诸说,影响最大的是《说文》的河内怀地(温县)说,和《汉书·地理志》的汉襄国县(河北邢台)说。二者都与古邢国有关系,只是何者为先争论不一。从考古发现看,温县"邢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址及"邢"、"邢公"陶文。而河北邢台一带则发现大量商代与西周早期的文化遗存,包括周初召公爽占卜的卜辞。邢国在邢台无疑。邢丘之地或为邢国后裔所迁居或为西周邢侯的一处采邑。春秋时这里曾属晋国。邢国自建国开始,与河北中部的戎狄长期征战,春秋之初,邢侯曾大破北戎。前662年"狄伐邢"。《吕氏春秋o简选》曰:"中山亡邢"。狄人所建的中山国在春秋早中期已经十分强大,这次伐邢导致邢国的灭亡,虽然齐国救之,也无济于事。《春秋·喜公元年》载:"夏六月,邢迁于夷仪"。前659年在齐国、宋国、曹国军队的保持下,邢被齐桓公迁到了今山东聊城的西南部。前635年亡而复兴的卫国,把同姓的邢国灭掉。
茅——周公之子茅伯的封国,地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茅国当为成王所封,大概在春秋兼并中被邾国占据。
胙——胙为周公之子胙侯的封国,在今河南延津县北部及相邻地区。胙国史迹不详,其地春秋时为南燕所居。
祭--祭、蔡音同相通,商甲骨文有祭,为商代与国,位于河南郑州市东北部祭城村。武王灭商后封其弟蔡叔于此。平三监之乱后,成王改封此地给周公第五子祭伯。周昭王南征荆楚,祭公随行,回师途中,船沉汉水,祭公与昭王溺水而亡。祭公之子祭公谋父是穆王时的名臣,他曾谏阻穆王不要征伐犬戎,而以德安邦。作为王臣,他虽然反对但仍陪伴周穆王西征和巡游。祭国约在春秋初年,郑国东迁时被灭,成为郑国大夫祭仲的食邑。郑--周宣王前806年封其弟友于郑(陕西凤翔),号为桓公。唐兰先生认为,初封之地在域林(今陕西凤翔县南),后迁拾(陕西华县),始名为郑。
西周末期王室危机四伏,北方戎狄猖獗,郑桓公身为司徒,预感到周王朝的衰败,采纳了周太史伯的建议,提前东迁到虢郐之间(今河南荥阳,新郑一带),先后灭掉郐与东虢。西周亡国,桓公死难,其子郑武公掘突护驾东迁有功,继为王室聊士,在原虢郐故地重建郑国,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市区的郑韩故城即其都邑遗址。1923年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莲鹤方壶等春秋重器,惊动国人,近年来仍不断有大量珍贵文物出土。郑庄公时,郑国势力不断发展强大,侵陈伐许,破息攻宋,打击北戎尤为擅长。在与周桓王率领的周、陈、蔡、卫诸国联军的征战中,大破王师并射伤桓王,成为春秋初年不可一世的小霸主。其后内乱不断,又因地处交通要塞,春秋之世一直是大国争夺的中心,国势发展受挫。虽然春秋末期子产执政,一度受到晋楚强国的尊重,但是弱国地位难改。战国时期,国内君臣争权,外受韩国蚕食,终于前375年被韩灭亡。
虢--周代姬姓国。西周春秋时期,共有五个虢国,后人以西虢、东虢、南虢、北虢、小虢别之。五虢的沿革存有争议,此略述其要。
《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杜预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国语·晋语四》说文王:"孝友二虢","谘于二虢",是周初只有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封于东西二虢,其他三虢当为后出。
东虢:《汉书·地理志》:"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国语·郑语》史伯说:"虢叔恃势,郐仲恃险"。东虢当是文王同母亲弟弟虢叔的封国。今河南省荥阳市广武乡有"平城",即东虢都邑。东虢史事文献少见。东虢君自文王时即在王室为公卿,曾任周武王师。不知何故直到周幽王时,东虢还是一个"子男"小国。蔡运章先生据金文记载,认为虢叔旅钟诸器中的"虢叔旅"即是周夷王周孝王时的东虢君。他作为执政大臣,曾参与周王的册命典礼,还代表周王处理下级贵族间的纠纷。周平王四年(前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
西虢:西虢是周文王异母弟虢仲的封国。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县一带,西虢君历代在王朝任职,文献记载较多。如穆王时的虢城公;夷王时伐太原之戎的虢公;厉王时伐淮夷的虢仲;宣王时谏不籍千亩的虢文公;幽王时败坏朝政的虢石父。西虢约在西周晚期的周宣王时,因不堪犬戎的侵扰而东迁。
南虢与北虢:北虢下阳位于山西平陆县东北,西虢上阳位于今河南三门峡,二虢隔河相望。此二虢起源的族系、时间存有异议。今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及三门峡市湖滨区李家窑上阳城遗址的发现,已证明西虢东迁在周平王东迁之前,依相关资料分析,南北二虢当系一国两地,均由西虢东迁所置。大概在宣王时西虢先迁至山西平陆,进而渡河占据同姓焦国的部分土地,建上阳城为都邑,并于幽王七年(前775年),灭掉焦国,河北岸之下阳城仍作为其下都保留着。前655年南下拓展疆域的晋国,假道于虞,一举消灭了虢国。
小虢:春秋初年西虢故地之内遗留的一个名"虢"的小国。此虢或为西虢一支滞留原地,或为虢郑二国东迁后,虢国旧地为羌戎占据仍号虢。比之上阳之虢后人称为"小虢"。前687年秦武公灭此虢。
虞——周代姬姓国。虞也同吴,史书记载虞有二,一在南方,即春秋时曾争霸中原的吴国,此略。一是山西晋南的北虞。《史记·吴太伯世家》:"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此谓山西平陆、夏县一带的虞国是周初武王所封的虞仲之国。然而,刘晓景等根据金文及相关资料论证,山西虞国乃陕西陇县一带西周矢国的后裔。前655年,虞国君贪图晋献公的宝马珍玉、借道给南下伐虢的晋国军队,晋军灭虢回师途中,顺手牵羊又灭亡了虞国。
焦——西周姬姓国,其故城在今河南陕县西十里铺一带。《史记·周本纪》曰:"武王追赶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是焦国始封为神农氏后裔,而姬姓焦国是后来改封的。何光岳先生认为姜姓焦国被迫东迁,西周时在今河南中牟,东周初时迫于郑国而迁豫东商水县,再迁今安徽亳县。此二地又被陈国兼并,最终迁至山东嘉祥县东北的焦城,春秋中叶之前并入鲁国。姬姓焦国约于西周末年,被东迁后的虢国所灭。
曾——曾字也作为缯与曾。春秋时期中原有三个曾国,一在河南东部的睢县,一在山东苍山县东北,皆姒姓国。另一姬姓曾国,西周初年封于今河南省南阳盆地的方城县一带。该曾国西周末年,西与姜姓申国为邻,国势强大。《国语·郑语》曰:"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大概曾国与姜戎有姻亲联盟关系,西周即是申、曾二国联合西戎灭亡的。在河南新野,桐柏等地曾发现一些春秋前期的曾国墓葬。可能是方城县曾国南迁的遗存。曾人的一支还迁到了湖北的随枣走廓。最迟在春秋后期,姬姓曾就被北上中原的楚国灭亡。何浩先生推测此曾国亡于楚文王三年至十一年间。上世纪70年代湖北随县的战国曾侯已墓发现后,引起众人的关注,战国之曾与春秋之曾的关系,曾随二国的关系等,至今争议尤存。方城姬姓之曾的一支南迁随枣,归顺楚国后,又延续至战国的可能性较大。
沈——周公之后所封的姬姓国。唐兰先生据沈子也簋铭,认为可能是从姬姓凡国分封出去的。沈国位于今河南平舆、沈丘一带。《水经·汝水注》云:"汝水又东南,左会意水。……又东经平舆县故城南,为意水县,旧沈国也,有沈亭。"沈国位卑势弱,在春秋时代强国争霸中左右为难,苦不堪言,因地近强楚,故多依附之,因而屡遭中原诸国的讨伐。公元前624年,晋、鲁、宋、陈、卫、郑等联合伐沈,使之一厥不振。沈作为楚的同盟国,前558年和前537年,两次随楚伐吴,前519年沈子逞伐吴兵败,成为吴国的俘虏。《左传·定公四年》载,前506年,晋国召集诸假,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亲楚的沈国拒不参加,晋国指使蔡国,出兵伐灭了沈国,并将沈子嘉押回蔡国杀掉。
单——作檀,周成王之子所封的姬姓国。系东都王畿内封国,国域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南。单国之君世为王室卿士,鲁庄公元年(前693年),周王嫁女于齐,鲁侯主婚。单伯送周王之妇到鲁国,以备出嫁。杨树达注曰:"单音善,天子畿内地名。单伯,天子之卿,世仕三朝,此及文公之世皆称单伯,成公以下常称单子。"《国语·周语下》有单襄公等论述。
阳樊——周代姬姓国。西周时都于陕西长安县东南。后东迁至太行之南,黄河之北的阳邑(河南济源县西南),故曰"阳樊"。樊国系周太王之子虞仲的后代,《待·大雅·蒸民》曰:"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的记述。仲山甫(父)即周宣王的卿士气,食采于樊,《国语·周语上》有仲山父谏阻周宣王,不要立鲁武公幼子为鲁国太子之事。仲山父还劝阻宣王不要"料民于太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云:"樊皮叛王"。樊皮即樊侯仲皮,是樊仲甫的后人。前664年,周王命虢公讨伐樊国,并把樊皮抓回京师。前635年,周王将阳樊之地赐给晋国,晋文公围樊,樊人不服,后有感于樊人德行,才放樊人出城,樊国遂为晋国所有。共--西周姬姓封国,位于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这一带有共山、共水(百泉河),是远古时期共工氏旧地。西周晚期,周厉王任用虢公长父和荣夷公,横征暴敛,阻断言论,激怒了国人,公元前841年,引发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彘地(今山西霍县),共伯和被推举为领袖,并摄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宣王继位后,共伯派毛公和师询到彘迎回宣王,自己则移交政权,返回共国。《左传·隐公地年》载,前722年,郑国内乱,郑庄公讨伐弟弟公叔段,"大叔出奔共"。此时共国可能尚存。庄公十六年(前678年),"公父定叔出奔卫"。公父定叔是公叔段的孙子,此时出奔卫而不是共,共国这时当已被卫吞并。
荣——荣伯是与武王同辈的姬姓贵族,其封邑约在今陕西户县西。据《国语·晋语》,文王时荣伯已在朝廷任职。成王时还有荣伯,《史记·周本记》载:"成王即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西周中期,《师永盂》也有荣伯参与周王赏赐田地之事的记载。"厉王的卿士荣夷公,是成康之际荣伯的后裔,他"好专利",与国虢长父一同辅作厉王,导致"国人暴动发生"。东周时荣邑不存。
滑——西周姬姓国,有谓周公第八子所封。滑国之地一般认为先在河南睢县西北,后迁都于费(今河南偃师西南),又称费滑。前678年,滑国君滑伯,还参加齐桓公组织的会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前627年秦军偷袭郑国未成,顺便灭滑国而返。秦撤兵后,晋败秦师,滑邑为晋所有,称侯氏或缑氏,后又归属周、郑。
刘——春秋时期姬姓国。刘国故城位于河南偃X缑氏镇西南。《左传》《国语》等史籍记载,刘国自康公、定公、献化、文公、桓公五世,相继为王室卿士。刘康公为周顷王的小儿子,是周匡王和周定王的同母兄弟,食采于刘,约于前599年前后建立刘国。刘国诸公,在朝总揽百官,出外号令诸候,地位显赫。《左传·哀公三年》载,刘氏与晋国的范氏世为婚姻。春秋末年,晋国赵、魏、韩三家灭范氏和知氏,支持范氏的周王室受到三晋的责难,当朝卿士刘文公也难免受到牵连。刘国事迹自鲁定公八年(前502年)以后已无记载。刘晓景推测,刘国灭亡的时间当在战国初年的周贞定王时期。
巩——春秋时期姬姓小国。巩国故城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西约3公里处的康店村一带,欲称"巩王城"。《世本·氏姓篇》曰:"巩氏,周王族大夫食采于巩为氏,有巩简公。"巩国为周王室卿士的采邑立为国,其国君称巩伯。巩国北临黄河,西有洛水,东控虎牢关,南望嵩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前516年"晋师克巩"。因巩地属周王畿之地,晋灭巩国后其地被转送给周王室。战国时周王室分裂,在楚、赵二国的操纵下,"东周国"利用"巩王城"旧址建都立国。东周国实为韩的附庸,东周国被秦人灭掉。巩地划入三川郡。
密——周朝姬姓小国。密国原在今甘肃灵台县一带,是商末周文王灭佶姓密须国之后,在其旧地重新分封的姬姓国。《国语·周语》曰:"恭王游于泾上……康公不献,一年,王灭密。"是西周时密康公得罪了周共工而遭亡国之祸。以后,西部姬姓密国重又迁都到今河南新密市境内。春秋时,密国被郑国所灭,成为郑的附庸。
胡--周朝姬姓国。在今河南郾城县、舞阳县一带。《韩非子·说难》、《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等记载,春秋初期,计谋多端的郑武公,先以其女嫁与胡君为妻,乘胡国不备,一举灭之。
项——姬姓小国。在今河南省项城县一带。《左传·传公十七年》载,前643年鲁国在淮与齐、宋,陈、卫等国会盟后,派军队灭掉项国。项远鲁国近楚国,鲁虽灭之却鞭长莫及,项地遂并入楚国。
魏——姬姓国,战国七雄之一。据《史记·魏世家》载,魏国的远祖是周初重臣,文王之子毕公高。后裔毕万事晋,前661年,晋献公把魏(山西芮城县北)封毕万,其后代就以魏为氏,世代辅佐于晋。魏悼子时,迁邑于霍(山西霍县西南)。前562年,魏昭子徒治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前514年魏献子代韩宣子执政。前453年,魏桓子联合韩康子、赵襄子三家分晋。到前403年,周威列王正式策命三家为诸候。此后,魏国向中原腹地,今河南省的北部和中部扩张。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河南开封市)。战国初年,魏国曾是最强大的诸侯国。魏文侯用李悝变法,使经济实力增强。迁大梁后,开凿鸿沟,进一步促进农业灌溉和水运交通,文化事业一度繁荣昌盛。魏曾连年攻秦、伐齐、打败楚军。但是,随着齐秦等国的崛起,魏国的势力受到扼制。战国晚期,已降为弱国,大片土地被强秦占有。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城,俘虏魏王假,魏国灭亡。
戴——周代姬姓小国,其故城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戴国位于郑国与梁国之间,郑、宋两国不知,戴国多受欺凌,春秋初期郑国势力较弱,戴国实为郑国附庸。《左传·隐公十年》载,前713年,蔡国、卫国随从宋国伐郑,并乘机侵入戴国,一贯善谋的郑庄公,抓住这一时机,在戴国围歼了三国之师,又顺便将戴国占为己有。
道——周代姬姓小国。《汉书·地理志》汝南郡阳安县,应邵曰:"道国也,今道亭是也。"道国位于今河南汝南县南部一带。《左传·僖公五年》:"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烟也。"春秋时期,道黄等淮汝间小国,因惧怕楚国而联合依附于强齐,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势弱,楚国乘机北扩,控制了这一地区。楚国一度将道国迁到荆地,楚平王时又迁回原地复国。道国最终当为楚国所兼并。
息——姬姓国。位于今河南息县城西南的淮河北岸。息国商代已有,在今河南罗山县一带。罗山蟒张乡天湖村出土晚商息国墓葬及铭文铜器可证。周灭商后,改封姬姓息国。西周息国的历史不详,春秋初年息国还是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它与陈国联姻。《左传·隐公十一年》载,前712息国因与春秋小霸郑国发生矛盾,竟出师讨伐郑国,结果大败而归。前684年,息侯因蔡侯的不敬,一怒之下,邀请强楚之师伐蔡,蔡国虽败,却与息结怨。前682年前后,蔡哀侯挑唆楚文王灭息,并将花容月貌的息国夫人掠回楚国,占为己有。楚灭息而置县,作为争霸中原的北大门。
赖——赖文献中也作"厉",古代同音。周代赖国有二,一在随枣走廊,今湖北随州东北部。此赖可能源于商末赖国,是商末周初河南鹿邑县之厉所迁。另一赖国位于河南省息县包信镇一带。是周灭商后,改封周武王弟叔颖的姬姓小国。包信之赖国可能也是由今河南鹿邑县迁来。《春秋》僖公十五年记载,前645年中原诸侯联合救徐抗楚,齐曹的军队共同讨伐赖国。次年,齐国又一次出兵伐赖,均未攻克。可见赖国在春秋中期是依附楚国的,且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年)楚灵王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到楚军请罪,楚灵王迁赖人于今河南鄢陵县。此后,赖国从历史上消失了。
唐——周代姬姓国,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境内。属周代"汉阳诸姬"之一。李学勤先生释《中尊》铭之"唐"为江汉之唐国,是西周前期此唐已存在,它与周初山西晋国之唐当有关系,或为唐叔虞后裔之一支所封迁。《左传·哀公十七年》载,楚太师子谷说楚武王以若俘观丁父为军率,"克州、蓼,服随、唐,大启群蛮。"可知,春秋早期楚国已经征服了唐国。前597年晋楚必之战时,唐侯曾率领楚师左路军参战。《左传·定公三年》载,春秋晚期唐成公朝楚,因没有打点好令尹子常,被扣楚三年。归国后,唐侯判楚从吴,并于鲁定公四年(前505年)参加吴蔡伐楚之战,攻入楚国郢都,楚昭王逃奔随国,躲过一次亡国之灾。次年,楚国在秦国援助下,卷土重来,收复失地,打败吴师,又消灭了唐国。
蓼——周代有三蓼,虽渊源有自,皆亡于楚。徐少华先生分辩为东蓼、西蓼、舒蓼。
东蓼位于今河南省固始县一带,故城尤存于固始县城关及城北,人称"北山口古城"。据《世本·氏姓篇》,东蓼为姬姓。《左传·文公五年》载,前622年冬,"楚公子燮灭蓼"。鲁大夫臧文仲以为,蓼国之亡是其内不修德,外无援助所至,实乃是楚国北扩,借题发挥而已。
西蓼位于河南省唐河县南部的湖阳镇一带。西蓼为己姓,祝融之后。《左传·桓公十一年》载,前701年蓼国曾准备参加郧、随等国讨伐楚的战争,尚末行动,楚军先打败了郧。《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述,楚武王任用若俘观丁父,战胜了蓼、州二国。蓼的灭亡也在此后不久。
舒蓼为淮河中游今安徽境内的群舒之一。《左传》文公十四年(前613年)楚国曾伐舒蓼,鲁室公八年(前601年)楚国以众舒叛楚为由,伐灭了舒蓼。
燕——周代姬姓国,战国七雄之一。燕又称北燕,以别于黄帝之后的南燕。燕本写作郾,商代为殷人北土,也是狄人生活的一个区域,地处中原北疆,包括今北京地区及辽西大凌河流域。武王灭商后即改封召公。周公东征后重命召公爽于燕,并令其元子克代其就封等一任燕侯,此有《克盉》、《克罍》为证。燕国初都于燕亳(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西周时期,燕国史迹文献记载不详,《史记o燕世家》仅记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周初金文有燕侯派人赴周问候召公的记述。中期以后便无音信,这与燕国地处偏远,中途有戎狄阻隔不无关系。
春秋时期的燕国,史书也少有记载。早期经常受戎狄侵扰,燕桓侯时徙迁都到临易(今河北容城县)。前664年山戎侵燕,齐桓公出师相救,燕与中原的联系得到加强。
约在战国初期,燕都城又北迁到蓟(今北京宣下门至和平门一带)。燕国的实力在战国各诸侯国中较弱,但与相邻的齐、赵、中山等国仍经常发生战争。前314年燕国内乱,齐、中山乘机侵占燕国领土。前312年秦、魏、韩等出兵救燕。燕昭王即位后励精图治,国势壮大。燕国此时除有蓟都外,又另设了下都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下都与上都城互为犄角,多次抵御南来之师,保卫了上都之安全。燕昭王利用苏秦之计谋,又任用乐毅为上将军。前284年燕联合秦、楚、赵、韩、魏五国伐齐。攻入齐都临淄,半年内连下齐七十余城。燕昭王之后,燕国开始走下坡路。战国末年,合纵抗秦策略逐步失败,前227年燕太子丹策划了荆轲刺秦王的悲剧,更加速了秦攻燕的步伐。当年,秦将王剪即占领燕都蓟。前222年秦将王贲攻取辽东,俘获逃到那里的燕王喜,燕国灭亡。
南燕——周代(女+吉)姓国。《汉书·地理志》东郡南燕条,班固自注:"南燕国吉姓,黄帝后。"南燕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东约17公里处。南燕首封地当与古燕地有关,不在河南延津。《礼记·乐记》曰:"武王克殷反商,末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是吉姓之燕初封在今北京地区。大概西周时,因成王又令有燕侯克赴燕就职,且燕地多受戎狄侵挠,致使吉燕小国迁往内地,迁徙时间在周宣王以后。南燕史迹只见于春秋前期,《左传·隐公五年》载:前718年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以燕师伐郑。""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可见,此时南燕已论为卫国的附庸,受其驱使,充当炮灰。前649年郑文公有妾曰燕吉,生子曰兰。《史记·郑世家》、《左传·宣公三年》也有相同内容。这时南燕国尚存,以后不见有南燕国的记载,其约在春秋中期被卫国吞并的可能性最大。
赵——嬴姓国,战国七雄之一。《史记·赵世家》载:"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赵氏族属,长期聚讼不已,有谓东夷,有谓西戎。赵氏先祖从商末的季胜开始,曾居皋狼(今山西离石县西北)。到周穆王"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邑在今山西洪洞县北。幽王无道,造父七世孙叔带"去周如晋"。又传五代至赵夙,因军功被晋献公赐封于耿(山西河津县南)。赵夙子赵衰(赵成子)事晋文公,徙居原(河南济源西北)。赵襄之后四世皆为晋卿。公元前元六世纪初,赵鞅(简子)命家臣造新城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前453年,赵襄子与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分晋。前403年,赵烈侯被正式封为诸侯,赵的领土已从晋中扩大到今晋东及河北。前423年赵献侯即位之初就迁都中牟(河南鹤壁市西),谋求向东发展。赵敬侯元年(前386年),又迁都邯郸,活动中心北移。赵国在战国初期,曾灭代,攻中山。战国中期与齐、魏争卫。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实行改革,教民"胡服骑射",国力增强。前296年最终灭亡中山国。此后赵国多次与秦、齐、魏交战。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军大败,被坑杀降卒40万,邯郸被围。在与秦、燕等国的伐争中赵国实力大损,前228年秦收王剪破赵,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前222年,秦将王贲攻取代,俘获代王嘉,赵亡。
齐——姜姓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姜太公吕望的封国。吕望为文王所用重臣,随武王灭商有功,初封在今河南南阳市的吕地。周公东征之后移封营丘(山东淄博东北),占有东夷族旧地,建立齐国。西周后期周夷王烹杀齐哀公,立其弟静为胡公,迁都薄姑(山东博兴)。齐献公时又迁回营丘,改称临淄。春秋初,齐国向东西两端发展,与鲁国战争不断。前686年齐襄公被杀,次年齐桓公就位,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国势渐强,称霸一时。春秋中期,齐桓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联合华夏诸国,讨代戎狄,前664年,救燕,保邢护卫。前656年又会诸侯之师攻蔡伐燕,迫使楚国召陵会盟(河南郾城东)。前651年,齐国主盟葵丘(河南兰考县东)。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霸主地位渐为晋国取代。春秋晚期,齐国公室衰败。卿士兼并。至前379年齐康公卒,妫姓的田(陈)氏代齐。齐威王、宣王时,齐国一度兴盛,直到战国晚期。前301年齐与韩、魏大败楚军于垂沙(河南唐河县西南)。后又连年攻秦,迫秦求和。前284年,燕、秦、韩、赵、魏攻齐,连下七十余城,入临淄。多年争战齐国元气大伤。前221年秦将王贲俘虏齐王建,齐亡。
秦——嬴姓国,战国七雄之一。原为东方部族,商末已迁戎狄之地,与赵国同一远祖。西周时,秦的先人事周,仍居于西犬丘(甘肃天水西南礼县)。周孝王时,秦先世非子牧马有功,被孝王封于秦(甘肃清水县),遂以秦为氏。周宣王即位,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战死。秦仲子秦庄公破西戎,封为西垂大夫。秦襄公救护周平王东迁有功,平王赐之岐以西之地,封诸侯,都西犬丘。春秋早期,秦致力于收复西周故地。秦文公迁都于秦,扩地至周原。宪(宁)公迁都平阳(陕西宝鸡市东),德公时迁都于雍(陕西凤翔县南)。春秋中期,秦积极东扩。前627年秦晋崤之战后,秦东进势头受扼,秦穆公改变策略称,霸于西戎。战国早期秦国内乱,至战国中期,奉献公徙治栎阳(陕西临潼渭水北)。前356年,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秦国开始振兴。前350年迁都咸阳(陕西咸阳市)。前324年秦惠文君称王改元。秦国既破六国连横,又灭巴蜀南国。战国晚期,秦国不断东扩,攻取韩、魏、燕的领土。前260年长平之役大败赵国,又灭东、西周国。前230年灭韩,前228年破燕,前226年拔燕,前223年灭楚,前221年亡齐,秦始皇统一中国。
宋——子姓国,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殷之先祀,都今河南商丘。微子启在武王灭商时已归顺周人,武庚之乱时表现不错,得封于宋。西周时期宋国世系有载,事迹不详。西周宋国都邑至今尚未发现。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太清宫遗址发掘"长子口"墓,王恩田先生认为"长子"乃"微子"之误识。该墓规格超过同期诸侯墓,且属西周早期殷人墓,墓主应为宋国君微子启或其弟微仲衍。太清宫北距商丘60公里,西周宋国都邑当在此附近。此说值得关注。春秋初年,宋国仍行"兄终弟乃继"制。前728年,宋宣公卒,其弟宋穆公继位。宋殇公时,在位不满十年,即为华督父所杀。宋庄公继位,华氏专政,宋国常干涉卫、郑内政而发生战争。前690年宋国内乱,诸公子纷外逃。宋襄公(前650前-前637年)继位后,想成就霸业却连遭挫败。前638年,宋、楚泓之战,宋襄公抱残守旧,拘泥古礼,战败受伤而亡。此后,宋国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中,成为晋楚两大国争夺的中心,饱受战乱之苦。春秋后期,宋国权臣华元倡议弭兵,最终受到响应,中原得到四十年较为和平的环境。但是,宋国内部权力斗争不断,到战国中期,子姓的宋桓侯被戴氏司城子罕所取代。新宋国回光返照,撑强一时。前318年,宋君偃自立为王,即宋康王。他东败齐,南败楚,受到齐楚大国的忌恨。前286年齐国乘宋内乱,伐宋杀康王,三分其地。
中山——春秋时期白狄四部之一鲜虞所建,姬姓。也可能属商人后裔子姓的一支。春秋中期,白狄从赤狄中分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始见"白狄"。《左传》定公9年(前506年)中山之名初现,是时狄人已建国。《左传·哀公三年》载,前492年"齐卫国戚,求援于中山"。有关中山国的史料很少的史料很少。1974-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河北平山县城北,发现了中山国晚期都城灵寿故址,发掘了两座中山王陵,出土大量珍贵文物,为了解中山国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都于顾(河北正定县)。前408年魏文侯以乐羊为将,率兵攻伐中山。前406年魏灭中山。亡国28年后,前378年中山桓公复国,徙都灵寿(河北平山)。同年,赵国即伐中山。前369年中山国筑长城,抵御赵国的攻击。前323年中山与韩、燕、宋国同时称王,已成为略逊于七雄的千乘之国。前314年,中山参加了齐国攻燕的战争,乘机掠夺燕的大片土地。此时中山与齐的关系较亲近,而与赵国不和,成为赵的心头之患。前307年,赵武灵王即位,开始大力发展军事,攻伐中山。前305年,灵王亲率军队伐中山,中山国被迫割地求和,此后则一厥不振。前300年,赵国又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并于前296年乘齐伐楚之机,攻入中山国都灵寿。继位不久的中山国王逃往齐,中山再度亡国。王子尚(胜)被赵迁到肤施(陕西榆林东南)继祀,一年后废除。
陈——周代妫姓国。《史记·陈杞世家》记载,成王克商后,求帝舜后裔,找到了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祖祀,称胡公。陈国故都位于今河南淮阳县城关一带。西周时期,陈国的情况不详,由"陈侯作王妫簋"可知,西周晚期陈国与周王室仍保持亲密关系,姬、妫两姓的世代姻亲始终未断。春秋早期,陈桓公有宠于王,郑庄公小霸中原,不敬王室,陈国还参加宋、蔡、卫等国的伐郑,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陈桓公死后。陈国内乱,陈宣公时才趋于平稳。这时期齐国称霸,陈国多次参加齐桓公主持的诸侯会盟。陈与齐、鲁强国关系和谐。齐桓公之后,楚国加快北上争霸的步伐。前637年楚伐陈国,陈被迫依从强楚。后曾跟随楚国围宋,攻晋。城濮之战后,晋国兴盛,楚国受挫,陈国又依附于晋。陈国夹在晋、楚之间艰难的生存,时常遭受侵犯。从陈灵公开始,陈国历经三次内乱和亡国之祸,国势日趋衰败。陈国的后一百余年间,多数时间是依附于楚国的一个傀儡国。楚弱时又顺从于晋、吴。前598年楚庄王趁陈内乱灭陈,置为县,不久又复封。前534年,陈国又因争立而内乱,楚灵王使公子弃疾灭陈为县。前429年,楚平王夺得王位后,为笼络人心,再次使陈复国。前478年,依附于吴的陈国,在楚国公孙朝率领的楚师攻伐下,终于亡国。
杞——姒姓国,夏禹后裔。《史记·陈杞世家》载:"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周代杞地,有二,一在今山东诸城安丘一带,一在今河南杞县,何是何非,何早何晚,意见有异。周之杞国是封于商杞旧地的。成汤灭夏后,即迁姒姓于杞。甲骨文中有关于杞的记载,其与商有一日之地,应在河南境内。卜辞中有"杞侯",是商末杞为商的侯国之一。周初的东楼公应是商代姒姓杞人迁居山东娄地的一支,首领称东楼公。武王得之,把其封到娄西的杞国故地,以续夏祀,可能娄地仍有一支祀人并存。所以,《史记》曰:"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娶公。谋娶公当周厉王时。"
西周时期,王室尚强,诸侯不得擅自征伐,杞国虽小,与宋、陈、曹等相近,也相安无事。平王东迁之后,形势变化,兼并开始。郑、宋等邻国都跃跃欲试,角逐中原,夹在其间的弱小杞国自然苦不堪言,难免"杞人忧天"。为了生存只有东迁。迁徙情况,《春秋》隐公四年"莒人伐杞"杜注曰:"桓六年,淳于公亡国,杞似并亡,迁都淳于。僖十四年,又迁缘陵。襄二十九年,晋人城杞之淳于,杞又迁都淳于"。缘陵即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淳于,史书也作州,即今山东安丘县。春秋中期之后,因"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史籍失载。前445年,楚惠王四十四年,杞被楚所灭。
黄——嬴姓侯国,东夷少昊的后裔,是黄夷的后代。《竹书纪年》载:"(夏)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商代黄夷已在淮水之滨建立国家,与商王的关系不是十分和谐,卜辞中有"伐于黄尹"的记载。周人灭商后,黄人归服,得以保留。从出土的东周时期黄国及相关的青铜器看,嬴姓黄国与姬姓曾国等一直保持婚姻关系。
黄国故城位于河南潢川县西北6公里处的隆古乡。城址长方形,周长6700米,城墙残高5米-7米,时代为西周到春秋时期。在黄国故城西南约20公里的光山县宝相寺一带,发现黄国贵族墓地。1983年发掘出黄君孟夫妇墓,1988年发掘出黄季佗父墓。在黄国疆域内的罗山、光山、潢川等地都出土不少珍贵的黄国文物,时代多为春秋早期。
黄国史实见于《左传》者,始于桓公八年(前704年)。这时楚国方兴,在楚地约会诸侯,黄、随二国都没参加,结果,汉阳的随国受到讨伐,淮水的黄国由于相距较远,躲过一劫,但也遭到楚国的斥责。鲁庄公十九年(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黄。面对势力已扩张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国,黄国采取了依靠强齐抵御强楚的策略。鲁僖公二年(前658年),黄国参加了在宋地举行的谋划伐楚的齐、宋、江、黄四国会盟。第二年,四国又在山东阳谷盟会。前655年秋天,黄、江二国伐陈。随着齐国霸主地位的形成,淮域诸国纷纷叛楚附齐。极力北上争霸的楚国当然不甘示弱,前655年就将黄国的姻亲小国弦国灭掉,弦子逃奔黄国。6年后,即前649年冬,楚国借口"黄人不归楚贡",出师由伐黄。半年后,即前648年夏,黄国终于被楚成王消灭。
江——据《世本》、《史记·秦本纪》等记述,江为嬴姓国。何光岳先生曰:江为"东夷族与夷的一支。江,又作、鸿、邛、邛,音鸿。卜辞有’鸿’的国名,系以鸿鸟为图腾,以后发展成为国号"。周代江则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这里发现有江国故城,平面长方形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时代为东周至汉代。徐少华先生认为,江人周初以前应在东方,周公东征伐淮夷,践奄后才南迁。周穆王时及其以后,溯淮河两岸西侵,渐入中土。西周晚期,召公平淮夷,江、黄等嬴姓诸族归附于周,各自所居即成为周王室承认的封土。
江为小国,春秋早期先依附于楚,楚成王曾嫁妹于江。待齐国称霸时,江又改依于强齐。《春秋》僖公二年(前658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左传》曰:"服江、黄也",杜预注:"江、黄,楚与国也,始来服齐,故为合诸侯"。不久,江又参加了北方诸侯谋楚的阳谷和召陵之会。和黄国一样,江国因惧楚,未敢贸然参与直接伐楚的行动。即便如此,也已得罪了决意北上东进的楚国。前624年,"楚师围江"。后因晋国出兵救江,楚师暂时撤走。第二年秋天,楚穆王再次出兵,一举灭掉江国。《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江的亡国,大大刺痛了同姓秦国,秦穆公为之服哀。
樊——嬴姓国,东夷少吴氏后裔,有传世"樊君鬲"铭为证。樊国地望有湖北樊城和河南信阳等说,以河南信阳说为是。其故城马世之先生谓在今河南信阳平桥镇以南的狮河之滨。1978年在平桥南山嘴清理了两座樊国贵族墓,依铭文知为春秋早中期的樊国君及其夫人墓。1981年在这附近又清理一座樊国铜器墓。出土器物有浓厚的楚文化风格,是樊与楚关系相近的佐证。《韩诗外传》卷二记楚庄王有后妃"樊姬",徐少华认为是樊国之女适楚庄王者,当时樊楚二国尚有姻亲关系。
樊国历史,文献失载,由文物资料推测,至迟在两周之际或春秋初年,樊已立国。樊国地当楚国北上之前沿,其应为楚所灭,具体时代约在春秋中晚期。襄阳樊城或为楚灭樊之后,迁樊人于邓国故地的遗留。
申——姜姓国。《左传·隐公元年》曰:"郑武公娶于申,曰武羌。"《国语·周语中》:"齐、许、申、吕由大姜。"韦昭:"四国皆姜姓。"申人源于姜戎,早年居于今陕西米脂县及以北地区,是较早与华夏融合的西戎。先周时期姬姓周人便与申人世为婚姻,周太王之妃、王季之妃、文王之祖母等皆称"太姜"即是。西周后期,申国仍不断与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职,如厉王大臣"申季",厉王、幽王皆娶申女为后。
周宣王时,为了加强对"南土"局势的控制,改封王舅申伯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在原谢国的土地上建邑立国。此申国遂称"南申",西土之申国可称西申。平王东迁以后,南申是东周王室的南大门,为了防备荆楚侵犯,周在此驻扎了军队。申国也加强了与中原内地诸侯的联系,曾将申女嫁于郑武公。春秋早期,楚国北上,地处要冲的申国成了攻击目标之一。鲁庄公六年(前688年)楚师假道于邓伐申。大概在楚文王时,申国被灭,设为县。何浩先生认为约在前687-前684年之间。申国故城北即后世的南阳古宛城所在,位于今南阳市区东北部,有大小两重,文化内涵为周代和汉代。1981年在此附近的西周墓中,曾出土南申国青铜器。1975年清理的一座春秋中期墓,出土了楚国申县县公的青铜器。楚灭申后,曾将申国的部分贵族平民迁往东面的信阳一带安置,成为楚之附庸。这就是春秋时期信阳之申的由来。信阳之申称东申。《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东申被迁往楚地,楚平王时申又在信阳恢复。南申亡国约在战国中早期。
邓——曼姓国。邓国的先人早期就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商代的邓为侯国,约在河南孟州市境内,卜辞中有"王在登"的记述,登即邓。马世之先生认为,商代晚期,邓人南徙至今河南郾城县东南。西周初年,又举族南迁至南阳盆地,其地域在今河南邓州与湖北襄樊一带,都城约在河南邓州西南的林扒镇。西周以后,邓国又徙都于今湖北襄樊市附近。西周时,邓国与周王室及姬姓国关系密切,先后与井、应、等国联姻,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成、康时代的盂爵铭有"王令盂宁邓伯"之句,记述了周王派盂慰问邓国君之事。西周中期开始,有关铭文上邓群一律称"公",反映了邓国权威的进一步提高。
春秋时期,邓国依然活跃,邓与郑、楚等国保持有婚姻往来。《春秋》桓公七年载,邓侯千里迢迢到鲁国访问。鲁桓公九年邓与楚、巴二国发生纠纷,引发楚巴联军伐邓,结果邓师大败。鲁庄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申经过邓国,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邓国大夫提出借机杀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邓侯不听。第二年,楚文伐邓。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楚再次伐邓,将其灭亡。
养——周代嬴姓小国,文献失载。养与淮域上游的江、黄、樊等国同族,皆东夷少昊族的后裔。传世西周养史尊铭曰:"养史作旅彝。"养史即诸侯史官,西周前期养已立国并有自己的史官。湖北江陵一春秋中期墓曾出土一件养伯簋,说明此时周王室所封之养伯国尚存。此器是养伯为其元妹外嫁所作的媵器,出自楚墓,也是楚养通婚之证。
养国地望,文献无确切记载。黄盛璋先生认为养国在今河南鲁山、郏县、襄县一带;何浩先生则认为,养在河南沈丘一带。前者所云当为养国后人所居,后者所论较符合春秋时期淮域形势,但缺乏确凿的文物证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河南桐柏县月河镇左庄附近,多次发现有铭记的养国青铜器。1993年底,这里又发现一座春秋晚期养国墓葬,一件青铜器上有"养之伯受止铎"铭文,可知此墓为养国国君墓。董全生等提出,养国应在今桐柏及其附近地区,言之有理。桐柏之养或许是楚灭沈丘之养后所迁或重封的养国,系楚国的附庸。也许周代之养就在桐柏。
《左传》载,鲁昭公三十年(前512年),楚昭王已将养地封给了吴公子,可见此前养已亡国。养亡国时间何浩先生推定在春秋中期晚段,可从。亡国后的楚人就在桐柏居住,成为楚国的附庸。降归楚国的养人有在楚国任要职者,楚国贵族中有养氏,如以善射著称的养由基。
番——也作潘、鄱,周代己姓小国,远古时代祝融八姓之一的昆吾之后,与楚国同源。西周及其以前的番国应在河南温县附近。西周末年南迁到淮河上游,今河南信阳一带早期以后,又东迁到河南固始、淮滨地区。
西周中晚期,番国贵族就世代在周王室任要职。番氏也嫁女于周,与王室结为亲戚。西周中晚期早期,番国青铜器在信阳一带发现较多,且成组出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番国经济、文化的发达。这时番国君主既称番伯,也称番君。
进入春秋中期以后,番国随着楚国的北上扩张,逐渐被纳入楚国的势力范围。番国文物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向着楚文化转换。番国贵族开始在楚国任职,并得到重用。如楚穆王的老师潘崇帮助穆王夺得王位后,官至太师。春秋晚期,番国完全沦为楚国的附庸。《左传》定公六年(前504年),"吴太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帷子及大夫七人"。《史记楚世家》云:"吴复伐杨,取番。"这次战争中,番国的君主、都邑均被吴国所获取,以后再未见有番国的记述。
楚——芈姓诸侯国。楚国的族源至今存有异议。据古文献,楚的远祖是来自中原祝融部落的一支,直系祖先为季连。夏商时期楚祖曾为侯伯,不知何故,逐渐南迁到江汉地区,与当地土著融合立国,大约在商代中晚期,季连率部先到丹阳一带,即今陕、豫、鄂三省交汇处的丹水之滨。在此披荆斩棘,开辟家园,并向南扩展。到楚熊鬻时,投靠新兴的周国,鬻本人曾为文王师。楚人应是参加了灭商战争的。成王时,熊绎被正式分封在楚地,赐子男之田,都于今湖北秭归的古丹阳。
西周时,异姓楚国久居蛮夷之地,得不到周王的重视,所以,时服时反。周昭王曾几次南征,主要就是讨伐楚国。昭王最后一次南征时,竟溺死于汉水。西周晚期,王室衰微,无暇南顾,楚国乘机发展起来。
春秋早期,熊通夺位,迁都郢(湖北江陵纪南城),前704年自称武王。他曾多次攻伐汉阳诸姬中的强国--随。文王时,楚国迅速壮大,并率上伐灭申、吕、息、邓等国。春秋中期,楚国多次北伐,基本上控制了淮河上游及南阳盆地。楚庄王时终于成就霸业。前606年,楚师伐陆浑戎,观兵洛水,问鼎中原。楚已是中原南部最强大的国家。春秋晚期,楚国一度陷入长期内乱。前575年,鄢陵之战楚军大败。以后中原进入长达40余年的弭兵休战期。前550年,楚国就开始东进攻打吴国。内乱中,楚伍子胥投吴,并兴师伐楚。前506年,吴军进攻楚国,在柏举大败楚师,此后又五战五胜,直捣楚国郢都。楚昭王狼狈逃入随国。申包胥哭乞秦国相救,后吴国撤走。前504年,楚迁都于若(湖北宜城东南)。
战国早期,楚占领淮水流域。任用吴起变法后,楚国复兴,占领南方大片土地。战国中期,楚国参加了中原各国合纵攻秦的战争。前301年,齐、韩、魏、大败楚师于垂沙;次年秦取楚襄城;第三年,昏庸无能的楚怀王入秦被扣押,三年后死于秦国。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都,楚迁都于陈(河南淮阳)。前253年,楚曾迁居钜阳(约在河南光山县西南)。前241年楚迁都寿春(安徽寿县)。此时的楚国内乱不止,日益衰退。前223年,秦将王剪攻破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了。
总之,两周时期的中原列国,几乎都经历了分封后的发展、繁荣、衰亡的过程。中原古代的国家制度,也逐步走向成熟。从西周时期以周天子为中心,以宗族宗法制为基础的诸侯分封制,转向以皇帝为首的封建郡县制,整个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东周时期的大分化、大动荡、大瓦解,摧毁了旧体制,孕育了一个新时代。诸侯国数量由多到少,规模由小变大,最终结束了几千年来小国林立的局面。从姬姓国优先,天子独尊,到强国争雄称霸,社会关系得到改善。在血与火的争战中,一场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融合悄然完成。两周时代,中原地区经历了一次缧旋式上升的历史进程。由一统的一元化社会,到分化的多中心,继而又形成统一的大帝国。两周时期中原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为日后的封建帝国遗留了一笔宝贵财富,影响中华历史二千年。
周代的诸侯国初封时国土范围不过方圆百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子产曰:"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孟子·告子下》:"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曰:"齐晋秦楚,其在成周甚微,封或百里,或五十里。"这些小国寡民式的封国均有一个特点,就是要筑一座或多座夯土城为都邑。所以,古代的都城也可指国,城也称邑。一个封国不仅指城邑,还包括城外的郊、野地区。王亲贵戚一般士族住在城内,而土著平民多在城外。一国之内便出现了"国人"与"野人"的区分。
两周时期的中原列国多是周初武王和成、康时代封邦建国时形成的。康王之后周王虽然陆续有所分封,但数量很少。
西周之初,面对新征服的广大地区,周王采取"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方式巩固自己的统治。分封的对象实际包括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两类。异姓封国又可分为功臣谋士,先王圣贤后裔,殷商王族及其他臣服归顺的方国贵族。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曰:"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其中武王兄弟,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大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叔振铎封于曹,叔处封于霍,叔武封于成等。异姓功臣姜尚封于营丘国号齐,商纣之子武庚封于殷,古帝王之后裔黄帝之后封于祝,帝尧后封于蓟,帝舜之后封于陈,大禹之后封于杞,等等。三监之乱发生,周公东征之后,倍感强化封邦建国之重要,再次进行大分封。《荀子·儒效》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这次分封的规模比第一次更大。武王灭商后,鉴于形势紧迫,一些封国可能只是名誉上的,未及实施。成王周公之分封,进一步落实了武王分封的成果,并有所改进。如周公、召公不能就蕃的鲁、燕等国,令长子代为就封,加强了对中原周边地区的控制。肢解众殷商遗民的族团,并分迁各地,以削弱敌对势力。诛灭武庚后,改封康叔于卫。平定唐地之乱,加封叔虞于唐。一系列封国安邦措施,使一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周王朝趋于稳定。在周初的分封中,姬姓侯国占了相当一部分。正如《荀子·儒效》所说:"周之子孙,若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曾记载其中的一部分:"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这些封国都安排在周王朝管辖的中心或关键区域,以拱卫保护周王室的安全。
纵观两周时期列国之分布,基本上都在大中原文化区内。仅中原腹地河南省目前已发现两周城址上百座,其中多数是当时的封国。春秋中期以前,姬姓国的实力在中原占据绝对优势。所立异姓国都是有条件、有选择、"于周为睦的"。然而,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宗法制的破坏,诸侯称霸,群雄争战,曾经名声显赫的权贵旺族销声匿迹了,纵横驰骋独步一时的列强灰飞烟灭,留给后人无限感慨。两周时期数以百计汇聚中原的诸侯列国,在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中渐次消失。以下我们就提纲挈领地将两周中原列国的源流脉络作一简略论述,权当对这段历史的一次回顾。
周——周本来是不能作为列国来论述的,但是东周时期,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一落千丈。及至战国时期,周王室沦落到连一个诸侯国也不如的境地。且从周王室又曾分出两个小国,史称西周国和东周国,是与周王一脉相承的姬姓之国。周之始祖叫弃,姜姓有邰氏之女姜源所生,又称后稷。早期的周人一般认为是生活于陕西渭水上游地区的农业部族,很长时间里他们与戎狄民族杂处。到了公刘时期,迁居豳(陕西彬县西北)这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时当夏代晚期。又经过八世到十世,周太王古公檀父迁都周原,定居岐山之南。自此改国号曰周,也称岐周。根据考古发掘,岐周遗址在陕西岐山县的凤雏村、扶风县召陈村、齐家村和庄白村一带。有学者认为这里才是先秦文献中所指的宗周。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齐鲁古代乐舞艺术之美
- 下一篇:春秋战国中国律师的鼻祖——邓析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