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6年02月22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生平简介
马一浮(1882--1967年),浙江绍兴人。原名浮,又字一佛,幼名福田,号湛翁、被揭,晚号蠲叟、蠲戏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1901年与马君武、谢无量合办《翻译世界》。1903年留学北美,习西欧文学,曾预撰《欧洲文学四史》等著作。后又游学德国,学德文。回国时带回德文版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久又留学日本,研究西方哲学。1911年回过,赞同孫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应竺可桢聘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精诗词,书法多山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主要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
清雅遒劲马一浮
近代书家中马一浮不仅以学问、诗文名噪学林,而且还以精湛的书法艺术,驰誉书坛,他有多方面的才能以及渊博的学问与艺术修养,他是20世纪一位不可多得的通人,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国学大师”,生前被聘为全国政协特邀委员,浙江省文史馆馆长。他还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发轫者。(1904年留美回国时,带回了我国第一部马克思著作《资本论》)。
晚清以降,帖学渐衰,一时在书界大倡碑学之风,继而又流行碑帖互为交融,形成了一股新的书法思潮,在沿碑学和帖学的夹缝中,劈开了一条新的通道,开创了书法表现形式的新局面,予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马一浮当然也无法拒绝这种思潮的侵袭,他从隶书《石门颂》入手,旦暮研习,体会着这被称为隶书“极品”的风格。在用笔上他强调温厚,力主内涵,在结体上他则追求潇洒,故态势颇有仙逸之气,以此为基的马老当然在后期表现在行书或行草书上,将帖学的遒媚、流转,贯穿其中,所呈现的行书风格的清新俊丽,雄强飘逸也就水到渠成,他的行书立足于王羲之的《圣教序》,并参索靖等人的章草,一扫一般学王者的柔媚之气。应该说马一浮的走碑帖相融之路是深受沈曾植的启发,但观“二家”的书法,不难发现,沈氏“碑六帖四”,马则“碑四帖六”,概括讲沈以拙取巧;马则大巧若拙,故马曾说:“人谓余书脱胎寐叟,甚或有之,无讳之必要,然说者实不知寐叟之来踪去迹,自更无从知余书有未到寐叟,甚或与之截然相反处?”虽取法一途,但面目各具,沈氏翻转盘旋,浑穆雄强,马则清新俊丽,体势清远,个中真味,书道中人不难理解。
检索马一浮书法作品,以手札书法最多,当然也是最能代表他书法风格特征的,水平也最高,我想这可能是马一浮并不太看重自己的书法,书法是他学问之余事。手札是古代和近代文人相互酬唱的一种实用文体形式,书者并不刻意追求书法效果,所以在心境上可能就有那种“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坦然,也正印证了东坡先生“书无意于佳乃佳”的高论。当然,今人为了展览变换一下创作形式,去作手札书法创作,不在此列,非可同日而语。热衷于手札书法创作的人,在读马一浮这则手札时,灵魂的清洗会受到深刻的启发。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